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宋詞人考:楊纘(9)

2024-02-02國風

鐘振振博士 1950年生,南京人。現任南京師範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古文獻整理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特聘教授。兼任國家留學基金委「外國學者中華文化研究獎學金」指導教授,中國韻文學會榮譽會長(原會長),全球漢詩總會副會長,中華詩詞學會顧問,中央電視台「詩詞大會」總顧問、【小樓聽雨】詩詞平台顧問、國家圖書館文津講壇特聘教授等。曾應邀在美國耶魯、史丹佛等海外三十多所名校講學。

編者按:

本文是鐘振振教授主持的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重大專案【全宋詞人年譜、行實考】(專案批準號17ZDA255)的階段性成果。

宋詞人考:楊纘(8)

被花惱

[宋] 楊纘

疏疏宿雨釀寒輕,簾幕靜垂清曉。寶鴨微溫瑞煙少。檐聲不動,春禽對語,夢怯頻驚覺。欹珀枕,倚銀床,半窗花影明東照。〇惆悵夜來風,生怕嬌香混瑤草。披衣便起,小徑回廊,處處多行到。正千紅萬紫競芳妍,又還似、年時被花惱。驀忽地,省得而今雙鬢老。

楊纘,【宋史】及清·陸心源【宋史翼】均未予立傳。【全宋詞】楊纘小傳不盡完備,間有訛誤,茲予訂補。

纘本洪氏,原籍饒州鄱陽縣。寧宗楊後侄楊石之子早夭,遂祝為嗣。非「嚴陵人」。字或作「嗣翁」。約生於寧宗嘉泰二年。約寧宗嘉定十五年或稍後,以門蔭入仕。曾兩次應聘進入方面大員之幕府。理宗紹定六年四月,階官已至朝請郎。理宗淳祐六年前,曾先後通判安吉州、臨安府。理宗淳祐六年冬,太社令。此後,曾任大理寺少卿。理宗寶祐二年至四年,知安吉州。仕至司農寺卿、知紹興府、兼兩浙東路安撫使。度宗鹹淳二年末或三年初卒。贈少師。平生謙介自將,一時貴戚無不敬憚,氣習為之一變。洞曉律呂,尤精於琴,能自制曲。與其客毛敏仲、徐天民合著【紫霞洞琴譜】。

或謂其【紫霞洞琴譜】乃自古譜出,而不著本始,匿前人以自彰。

元·袁桷【清容居士集】卷四四【雜文·示羅道士】曰:近世通南北謂吳中所習琴為浙譜,其咎在楊司農纘諱其所自。

又卷四九【題跋·題徐天民草書】曰:甲申、乙酉間,余嘗受琴於瓢翁,問譜所從來,乃出韓忠獻家。蓋通南北所傳皆閣譜、宣和譜;北為完顏譜;南為禦前祇應譜,今紫霞前譜是也。韓譜湮廢已久,東嘉郭楚望始紹其傳,毛、楊、徐皆祖之。不知者鹹稱浙譜,由毛、楊自秘其傳故耳。蔡氏四弄,嵇中散補之,其聲無有雷同,孰謂浙人能之乎?

按,「吳中」,泛指今江、浙一帶。

「甲申、乙酉間」,謂元世祖至元二十一年(1284)至二十二年(1285)間。

「瓢翁」,徐天民之號。

「宣和」,北宋徽宗年號,當公元1119—1125年。

「禦前祇應譜」,謂宮中琴待詔為皇帝演奏古琴所用之琴譜。

「毛、楊、徐」,謂毛敏仲、楊纘、徐天民。

「嵇中散」,嵇康,三國魏時音樂家,曾官中散大夫。擅古琴。

能詞,持律甚嚴,一字不茍作。著有【圈法周美成詞】【作詞五要】。

宋·張炎【詞源】卷下曰:余疏陋譾才,昔在先人侍側,聞楊守齋、毛敏仲、徐南溪諸公商榷音律,嘗知緒余,故生平好為詞章。

按,「先人」,張炎自謂其亡父張樞。張樞亦為南宋後期知名詞人。

「徐南溪」,即徐理,號南溪,紹興府人。宋末,以知音律而聞名。

又曰:近代楊守齋精於琴,故深知音律,有【圈法周美成詞】。與之遊者,周草窗、施梅川、徐雪江、奚秋崖、李商隱。每一聚首,必分題賦曲。但守齋持律甚嚴,一字不茍作,遂有【作詞五要】。觀此,則詞欲協音,未易言也。

按,「周美成」,北宋著名詞人周邦彥,字美成。

「周草窗」,南宋著名詞人周密,號草窗。

「施梅川」,南宋知名詞人施樞,號梅川。

「徐雪江」,南宋知名琴師徐宇,號雪江。一說即徐天民。

「奚秋崖」,南宋知名詞人奚㵄,號秋崖。

「李商隱」,南宋知名詞人李彭老,字商隱。

又曰:楊守齋【作詞五要】:作詞之要有五。第一要擇腔。腔不韻則勿作,如【塞翁吟】之衰颯,【帝台春】之不順,【隔浦蓮】之寄煞,【鬥百花】之無味是也。第二要擇律。律不應月則不美。如十一月調須用正宮,元宵詞必用仙呂宮為宜也。第三要填詞按譜。自古作詞,能依句者已少,依譜用字者百無一二。詞若歌韻不協,奚取焉?或謂善歌者融化其字則無疵。殊不知詳制轉折,用或不當即失律,正旁偏側,淩犯他宮,非復本調矣。第四要隨律押韻。如越調【水龍吟】、商調【二郎神】,皆合用平入聲韻。古詞俱押去聲,所以轉折怪異,成不祥之音。昧律者反稱賞之,是真可解頤而啟齒也。第五要立新意。若用前人詩詞意為之,則蹈襲無足奇者。須自作不經人道語,或翻前人意,便覺出奇。或只能煉字,誦才數過,便無精神。不可不知也。更須忌三重四同,始為具美。

或謂其尚著有【紫霞偶筆】,蓋出於偽托。

清·馮金伯【詞苑萃編】卷二四曰:凈慈尼,宋舊宮人也。羅誌仁賦【虞美人】贈之雲:君王曾惜如花面。往事多恩怨。霓裳和淚換袈裟。又送鑾輿北去聽琵琶。〇當年未削靑螺髻。知是歸期未。天花交室萬緣空。結綺臨春何處淚痕中。註:楊纘【紫霞偶筆】。

按,所記羅誌仁詞有「霓裳和淚換袈裟,又送鑾輿北去聽琵琶」語,述及恭帝為元人虜往北地,是恭帝德祐二年(1276)初宋亡後情景。楊纘卒於度宗鹹淳二年末(1266)或三年(1267)初,不及見宋亡。所謂「楊纘【紫霞偶筆】」,必出偽托,實不可信。

作者/鐘振振 編輯/馮 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