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我所收藏的部份微型硯

2024-04-16國風

昨天,有朋友留言問我,你收藏的「寶貝」,能夠變現賺錢嗎?實話實話,文人真沒考慮過這個。自己玩收藏三十多年,一直是只買不賣,往大了說,收藏的意圖就在傳承文化,把古人留給我們的好東西傳承下去,最後的歸屬是博物館,自己其實就是在做公益。往小了說,收藏就是個人的一種愛好,就是自己想玩,自己玩高興了就好。

當然,玩也要玩出點名堂。前面,文人展示了自己收藏的部份唐代硯台,有兄弟「得隴望蜀」,還想看看文人收藏的宋硯。文人回答,沒問題,那個更多,等哪天有空了,文人也可以集中秀一秀。不單宋硯,歷朝歷代的硯台,文人都可以分門別類的發一批。但是,問題是東西太多,放得也分散,真不好歸集。今天一看,手邊正好有一堆子自己經常把玩的微型硯,這個不多見,今天就集中秀秀這個吧。為便於大家全面了解微型硯,今天行文會啰嗦一些。希望你有耐心看完。這樣的東西,別處不多見,也沒人會像文人一樣認真研究這個。看完了,文人保準你不會覺得吃虧。

硯的基本用途就是磨墨寫字,故大小適度就好。所見古硯,多十幾厘米到二十厘米出頭,因這個尺度之硯,制墨足夠書寫,同時又方便移動、洗滌。當然,也有超出這個範圍的。偶爾能夠看到尺度到三、四十厘米的古硯,這個,是寫大字用。但還有更大的。江西余江一古寺中有一方號稱唐代遺物的巨硯,長77厘米、重百余公斤。僅從所見資料推斷,個看應為宋硯,色類吉石,應是宋人在修建寺廟時專為書寫寺廟的大匾所特造。揚州博物館還藏有一尺度更大的端硯,通長達95厘米,系清代名宦阮元的家藏遺物。該硯造型碩大、選石優良、書法工整、刻工精熟,真可謂古硯中的絕品。

不過,再能折騰的古人,也比不過今人。改革開放後,隨著國力與民力的增強,能工巧匠們所制巨硯的尺度越來越大,尤其是各硯石的原產地,紛紛爭奇鬥「硯」,大放衛星。連號稱素無大材的端石,也有「大師」造出了四五米長的鴻篇巨制。最新的記錄是一方易水石硯,重量達60噸,尺幅近17米。如此大體量的作品,別說是硯台,就是一件雕塑,放在廣場上也足夠霸氣!估計要不了幾年,巨硯的記錄還會被不斷重新整理。

陋室逼仄,裝不下如許大硯。但說到小硯,就可以盡數「家珍」了。這些年收藏硯台,見小硯甚夥,覺得有意思,也收了好幾十枚。這類僅僅幾厘米的小硯,行內一般統稱為微型硯或袖珍硯。除極少的精品外,微型硯的市價一般不高。但是,尺度雖小,功能卻一樣不少,且年代從古到今,樣式五花八門,材質應有盡有,也同樣濃縮了硯史發展的精華,是很值得收藏與研究的。今天不揣淺陋,拋磚引玉,依據己之所藏對微型硯進行一簡單梳理。梳理圍繞分類來展開。

第一類微型硯,屬於古人的實用硯。首先聲明,這裏說的還不是普通的行囊硯。文人士子外出遊學要吟詩作賦;商旅出行要隨時記賬,都需要用硯。而普通硯台尺度較大,不便攜帶,於是,行囊硯就應運而生。與居家用硯相比,行囊硯通常更為輕巧。但是,絕大多數的行囊硯還算不得微型硯。因為尺度過小,就難以滿足較長時間的書寫需要。同時,文人外出遊學多是負書擔橐,商人出行也是貨擔、騾馬隨行,硯台稍大一點也沒關系。古硯中我們常見有尺寸在十三、四公分但卻極其輕薄者,就是行囊硯的主流尺度。而這個尺度的行囊硯,顯然還不算微型硯。

但是,實用硯中,確實也有不少隨身攜帶、尺度極小、供救急使用的微型硯。最著名的就是「靴硯」。 「靴硯」的名稱來自於朝官們的稱呼。朝官們上朝前,有事上奏,往往是事先在家寫好奏折。但是,在上朝路上,免不得還常有新的想法冒出,需隨時修改奏折,所以,官員們通常都隨身攜帶著一套微型筆、硯。其中的硯台,就被稱為「靴硯」。劉錫榮先生在【 榮齋隨筆•清賞篇 】中對「靴硯」作了詳細的記載,還展示了實物:大不過寸許,裝在銅盒內,還有一支裝在銅管裏的微型筆配套,兩者以銅鏈連為一體,仿佛今天的鑰匙串。不過,靴硯的使用方式不是現場磨墨,而是在墨池中預先置放了飽含墨汁的棉球,到時蘸墨即可書寫,硯面只舔筆,故靴硯之墨池,往往較一般微型硯要深大一些。

望文生義,「靴硯」通常被解讀為因其常被官員們放進朝靴內攜帶而得名。其實,此說大謬。官員朝靴,並未設計有專門的置物空間,所以靴硯哪怕再小,放進朝靴後,也會硌腳,對行走產生影響。同時,完整的靴硯,多帶有鏈條,明顯也不似要放進靴內,而是要懸掛攜帶的。所以,合理的推測應該是:僅僅只是為形容其尺度極小、小到放進靴子也不影響走路,這類硯才被稱之為「靴硯」。

配帶鏈條、以懸掛的方式攜硯,並不是官員們的首創。智慧來自民間。事實上,在民間早就普遍使用著一種大小與形制與「子岡牌」相若、帶有穿孔的微型硯。之所以打孔,就是為了穿繩,掛於腰間,隨身攜帶以便應急,應對不時之需。民間的這種微型硯,本就沒考慮要放進靴內攜帶,自然不能叫「靴硯」。今人一般稱為「穿系硯」。這類微型硯並不少見,尤其明代多見。本人藏品中也有一枚明代穿系端硯,長不過8厘米,可作一個標本看。

文人實用的微型硯中,還有更多的既不打孔、也不帶鏈。古人隨身收納物品,斯文之人多置袖內,所以,用「袖珍硯」來統稱這類微硯,真的名副其實。微型硯雖小,但文人士子們同樣寶愛。有一位名叫均怡的硯友曾經在網絡上交流:「曾收有一枚寒酸的小硯,背後卻刻著‘永不借’三字,真是敝帚自珍。還有一枚更差的硯,背後卻刻著‘狀元’二字,可以知道這位寒士前面的路有多崎嶇。」但是,隨著社會發展,清代中後期,各種便攜的實用小硯就逐漸淡出了人們的視野。而趕走它們的,並不是一般人所想象的現代鋼筆,而是一種比鋼筆更原始的近代文具:墨盒。

下面的幾枚,基本都是宋代的微型便攜硯。材質基本上都是澄泥。最後一枚稍晚,到明代,乃一枚洮河硯。

第二類微型硯是把玩硯。把玩硯也是文人用的,但主要不是實用,而是供欣賞、把玩。微型把玩硯的歷史同樣悠久,至少宋代已有這種微型把玩硯。大詩人陸遊作有一首題目怪怪的詩:【桐江哲上人以端硯遺子聿才寸余而質甚奇天將】,就記載了一枚微型端硯:長只寸許,材質奇特,連陸遊也感到神奇。這應該就是文人對把玩硯的首次記載。個人藏品中有一枚宋歙石古琴硯,比陸遊所記尺寸稍大,但亦可「掌握」,尺度為5×11.6厘米。材質為黑龍尾歙石,以指彈之,「鐺鐺」有鐘罄之聲。堂作履形,兩小方足,最奇之處在硯面有天然銀線如鉉,材質、造型、工藝皆很有宋硯特征。

把玩硯中也有尺寸較大者,如米芾記錄的硯山,還有明清的平板端硯,其觀賞性均大於實用性。但是,微型硯卻是把玩硯中數量最多、特征最明顯的。那麽,如何將微型把玩硯從其它微型硯中區分出來呢?看質看工看裝飾。把玩硯一般材質非常特別、做工非常精致、包裝配盒非常講究。所藏清代雙色端石雕荷塘清趣微型硯就是非常典型的把玩硯,該硯最後面專門展示,這裏另舉兩枚。

一枚是清代稍晚或者說民國的笸籮紋端石微型把玩硯。長8.2厘米,極寬5厘米,極高0.8厘米。硯石上布滿青花、火捺、魚腦凍等石品,為上好的老坑端石。硯側與硯底刻笸籮紋,刀工相當之不俗。

另一枚是民國或者更晚一些金星歙石橢圓微型把玩硯,配青銅盒。小硯的尺寸為6.8×5.3×1.5厘米。研面有金星以及銀絲等石品,雕工簡約。最重要的所配龜形青銅硯盒極其考究,本身就是一件文玩佳品。個人認為,該青銅硯盒遠早於硯台,系唐代舊物,硯石為後來精心配制。(註,硯盒不知道放哪裏了,找不出來了。)

第三類微型硯是畫眉硯。這類微型硯是閨閣硯中專供女性化妝用的,故又稱黛硯。漢代就有「張敞畫眉」的故事,以至後人還鬧出笑話:見出土的西漢硯板尺寸不大,就認其畫眉硯,還名之為「黛板」。

與畫眉硯關系緊密的,有一首著名的唐詩:「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妝罷低聲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無」(朱慶餘【近試上張籍水部】)。而這首充滿打情罵俏趣味的詩,居然是朱慶餘專門寫給另一位大老爺們張籍的。原來,唐代科舉考試前有「行卷」之風,朱慶餘問妝之意,目的在與當時大名鼎鼎的張籍套近乎,順便問問這次科考有戲沒戲。沒想到張大人也很幽默,居然回了一首同樣風格的詩:「越女新妝出鏡心,自知明艷更沈吟。齊紈未足時人貴,一曲菱歌敵萬金。」(張籍【酬朱慶餘】)。張籍真是慧眼識英雄,朱後面果然高中!

畫眉硯一般均小而輕薄。但女子使用的閨閣硯中,也確有與一般用硯尺度相差無幾的。如【蘭千山館硯譜】所載宋李清照閨閣硯、天津藝術博物館所藏明馬湘蘭肖像端硯,尺度都不小。也難怪,她們皆能詩善畫,其硯絕不止用於畫眉,尺寸稍大也理所當然。而一般的閨閣硯,總體就要秀氣些。謝明先生在【謝明談古端硯】一書中例舉的閨閣硯,尺寸多在12—14厘米。專用的畫眉硯還更小一些,有不少就是微型硯。著名的如葉小鸞「疏香閣」眉子硯,首次出現在梁紹壬【兩般秋雨庵隨筆】中,梁有詩雲:「一握端溪玉不如,在休想象畫眉時」,顯然大不盈握。而謝明先生收藏的「二喬」款白端硯,尺寸也只有8.4×4.9厘米。

微型畫眉硯的辨識,主要從圖案題材與硯材等方面進行區分。舉兩枚明顯是畫眉的微型硯,就能明白。一枚是明代的白端微硯。尺度僅有5×3.5厘米,是我收藏的微硯中最小的。該硯面寬底窄,還有宋硯遺風,也有明顯使用痕跡。白石端硯的主要用途是研朱作畫或磨墨畫眉。這個尺度的微型硯,用於研朱顯然太小,只能畫眉。註意,硯崗上雕有一動物,有人說是獅子,其實仔細看,是一獾狗。明清玉雕中多有次圖案,取歡悅之意。女為悅己者容哦 ,雕在畫眉硯上,倒也非常恰當、貼切 。

另一枚為清代鴛鴦和合紅絲微型硯。8×5.8厘米,大致呈三角形。硯面雕荷葉、荷花,主景為鴛鴦戲水圖。當為新婚女子所用。雕刻明顯是清代工,且為紅絲石制就,亦算難得。

第四類也是最後一類的微型硯是冥硯或稱明硯,也就是陪葬用硯。古人講究「侍死如侍生」,逝者生前所用之物,包括硯台,死後也要入土歸葬。譬如,著名的西漢海昏侯劉賀墓中,就陪葬有兩方硯。我們今天之所以能夠看到各朝代古硯的出土標準器,還真是拜先人們的葬制制度所賜。以逝者生前的實用硯陪葬,多數朝代是原物入土。唯南、北兩宋,習慣敲去硯之一足或則削去硯首,以別陰陽。但是,並不是所有人生前都使用硯台,所以,為了讓死者顯得有文化,就出現了專制冥硯陪葬的情況。尤其到了宋代,以冥硯陪葬的風氣非常只盛。我們現在所見的宋代歙硯,其形制較小、石質粗糙、制作粗率者,多是冥硯。嶺南的客家人,有以硯入葬安葬男性的基本葬俗,故出土的嶺南男性墓葬中,多隨葬有冥硯。收藏中要註意將冥硯與實用硯進行區分,兩者在材質、工藝上都差異很大。

既然冥硯本身只是做做樣子,意思意思,有的就制作得特別小,也屬於微型硯,只不過與一般微型硯在使用者上幽明有別罷了。曾在西安一古玩店內見一唐代陶制箕形冥硯,大不盈寸,工藝也很不錯。可老板開口要價五千,只能敬而遠之。閩南等地多見宋、明影青瓷冥硯,我處亦藏有幾枚,尺寸基本在八、九公分之間,也算微型硯,聊附幾枚於此。第一枚應可到宋,其余兩枚的年代也就到明,也算是真正的「明硯」。(註,寫好想配圖,結果東西不知道放哪裏了,暫時找不到了,缺圖片)。

下面這些,大家自己歸類吧。

最後這一枚,是自己最喜歡的一枚清代雙色端石把玩硯。硯面雕刻的是「荷塘清趣」圖,工藝及其精湛,方寸之間有大世界,當為大師之作,且原帶紫檀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