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兩首「廬山詩」,代表了唐詩、宋詩的不同特征

2024-04-16國風

作為千古名山,廬山備受文人雅士的青睞,歷代吟詠廬山的詩詞歌賦數不勝數,其中唐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宋蘇軾的【題西林壁】廣為流傳。兩首詩同為吟詠廬山的七言絕句,卻代表了唐詩和宋詩不同的特點。

先看李白的【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

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銀河落九天。

這是一首寫景抒情詩。

詩中的香爐,即香爐峰,「在廬山西北,其峰尖圓,煙雲聚散,如博山香爐之狀」(樂史【太平寰宇記】)。可到了詩人李白的筆下,便成了另一番景象:一座頂天立地的香爐,冉冉地升起了團團白煙,縹緲於青山藍天之間,在紅日的照射下化成一片紫色的雲霞。這不僅把香爐峰渲染得更美,而且富有浪漫主義色彩,為不尋常的瀑布創造了不尋常的背景。接著詩人把視線移向山壁上的瀑布。「遙看瀑布掛前川」,前四字是點題。「掛前川」,這是「望」的物件,瀑布像是一條巨大的白練高掛於山川之間。「掛」字很妙,它化動為靜,惟妙惟肖地表現出傾瀉的瀑布在「遙看」中的形象,也包含著詩人對大自然的神奇偉力的贊頌。第三句又極寫瀑布的動態。「飛流直下三千尺」,一筆揮灑,字字鏗鏘有力。「飛」字,把瀑布噴湧而出的景象描繪得極為生動;「直下」,既寫出山之高峻陡峭,又可以見出水流之急,那高空直落,勢不可擋之狀如在眼前。然而,詩人猶嫌未足,接著又寫上一句「疑是銀河落九天」,真是想落天外,驚人魂魄。「疑是」值得細味,詩人明明說得恍恍惚惚,而讀者也明知不是,但是又都覺得只有這樣寫,才更為生動、逼真,其奧妙就在於詩人前面的描寫中已經孕育了這一形象。巍巍香爐峰藏在雲煙霧靄之中,遙望瀑布就如從雲端飛流直下,臨空而落,這就自然地聯想到像是一條銀河從天而降。可見,「疑是銀河落九天」這一比喻,雖是奇特,但在詩中並不是憑空而來,而是在形象的刻畫中自然地生發出來的。它誇張而又自然,新奇而又真切,從而振起全篇,使得整個形象變得更為豐富多彩,雄奇瑰麗,既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又給人以想象的余地。

縱觀四句詩,全篇著重描寫廬山瀑布壯美景色,透過景物描寫,表達濃郁的贊美之情,這也是大多唐詩的主要特征。

再看看蘇軾的【題西林壁】:

題西林壁⑴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蘇軾的這首七言絕句是一首詩中有畫的寫景詩,更是一首哲理詩,只是把哲理蘊含在對廬山景色的描繪之中。

前兩句描述了廬山不同的形態變化:

廬山橫看綿延逶迤,崇山峻嶺郁郁蔥蔥連環不絕;側看則峰巒起伏,奇峰突起,聳入雲端。從遠處和近處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所看到的山色和氣勢又不相同。

後兩句寫作者的感悟:

之所以從不同的方位看廬山,會有不同的印象,原來是因為「身在此山中」。也就是說,只有遠離廬山,跳出廬山的遮蔽,才能全面把握廬山的真正儀態。不僅看廬山如此,生活中看待世間萬物都是如此——許多時候,我們身在其中,往往就不能客觀全面的看清事物真相,只有跳出事外,才能全面客觀的看出真相。詩人緊緊扣住遊山談出自己獨特的感受,借助廬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語言深入淺出地表達哲理。

同是吟詠廬山風景的詩,但蘇詩和李白詩有很大的不同,而且代表了兩個朝代詩歌不同特點。李白的【望廬山瀑布】和唐代大多寫景抒情詩一樣,都是透過對景物的描寫來表達情感,這也是唐詩的特點——重情;而蘇軾的【題西林壁】前兩句是對廬山景物的描寫,後兩句寫的卻是詩人感悟,這感悟既是關於廬山的,也是關於世間萬物的,讓讀者從觀景和讀詩過程中悟出哲理。這也是宋詩突出的特點——重理。

兩首詩,同是吟詠廬山的風景,但一重情,另一重理,代表了唐詩和宋詩不同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