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中國傳統文化,特別是說起中國古典名著,自然離不開【道德經】,僅僅5千多字,卻字字珠璣。
然而,【道德經】中的道德和我們現代社會中人們經常提起的「道德」相差甚遠。特別是一句「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讓多少學者大師前仆後繼去解讀,去註解。當然,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法。
今天,我想聊一聊,我自己讀【道德經】時的感受。
道到底什麽?有人說,這個道,就是天道,一種神秘莫測的東西,具體說也說不清楚。我想,其實這裏道,就是客觀規律,宇宙執行的客觀規律。這裏的客觀規律是指不因人的意誌而轉移的一種規律。
大部份人,對於道的理解,應該要容易接受點。比如說,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就是說,宇宙的一種規律,恰恰到了那個臨界點,就誕生了一,然後就是這個世界所有的東西。也可以理解為,誕生了陰陽兩種性質的東西,然後慢慢就繁衍,一直到現在。從生命的角度來說,宇宙執行過程中,時機剛剛好,溫度剛剛好,然後就有了第一個胺基酸,然後成了RNA,再是DNA,然後是無機物,有機物,再到海洋生物,兩棲動物,然後最後是高級的人類。正是因為客觀規律,才有了這豐富多彩的世界。
道容易理解,德呢?我們習慣了我們理解的道德,就是那些困住人們思想的一些價值觀,所以就有品德,等等。然而,這列特,卻和品德毫無關系。
道德經裏的德,我想,從客觀規律對應著的一種東西,就是我們人的認知。這個世界一定存在客觀的規律,更存在站在我們人的角度看待世界的一種東西,現代人稱之為認知。老子把它稱之為德。
最早版本的道德經,第一篇就是德篇。老子這樣定義為德,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如果我們按照品德去理解,就完全不同。最有品德的人,都是沒有品德的。這豈不是自相矛盾?或者說,最好的道德,就是不道德?不談論道德?不實施道德?也不通。但是,我們把這裏的德理解為自我認知,就通了。最有自我認知的人,都是不認為自己有認知的。仔細琢磨這句話,我生活中,那些高手,會在人前吹牛或者好為人師嗎?相反那些大師、大家,通常都非常低調。這樣,我們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就非常順暢了。就是說, 認知高的人,通常不說自己有認知,或者說自己認知高,這才是真正的有自我認知的表現。
如果只看這一句,還不夠理解,或者有說服力,我們不妨看下一句, 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 。 就是說,最沒有認知的,往往處處都表現出有認知的樣子,別人說一句話,立馬插嘴,立馬引經據典,顯得自己很有才華一樣,其實這樣的認知,恰恰才是沒有認知的表現。
接著,往下看,老子又說 :「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 因此,如果不遵守客觀規律,就會遺失自我認知,沒有自我認知,就沒有大愛,沒有大愛就會處處要求講義氣,連義氣都不講了,就只能靠強迫的秩序去維持。反過來說,一個對宇宙,對人性有著客觀認識的人,一定是遵守秩序的,因為他知道,自己也在秩序中。有了秩序,自然就守義氣,然後就會有大愛,然後就是有著強大的認知,這個認知就是宇宙的客觀規律相互統一的。
最後,老子總結說: 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泊;居其實,不居其華。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真正的高手,真正的大丈夫,應該是不斷去充實自己的認知,而不是處處表現出淺薄、無知,賣弄等等。
應該表現出務實,而不是浮華虛空 。
其實【道德經】說的就是,自以為高等智慧的人類,如何把客觀規律和自我認知相互統一起來的一個過程。把道擺在第一位,表達出老子對道,這個客觀規律的極其尊重,客觀規律是第一位的,我們再厲害的人類,也僅僅是客觀世界的一部份而已。德放在第二位,作為高等智慧,我們用我們自己的角度去看待世界,也表達出,老子對我們後人提出,不要妄自菲薄的要求,就是在遵守客觀規律的前提下,一定要自信,要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規律的客觀的,但是也完全可以被認識的,只要帶著虔誠的心態去認識客觀規律,我們就可以永遠保持生生不息的,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的繁榮景象。
因此,老子要求我們,道與德要相互匹配。
後面,老子又說,反者,道之動也。弱者,道之用也。反就是迴圈往復,道之動,就是這個世界客觀規律就是永遠都是運動的,從科學的角度看待,運動是絕對的,靜止是相對的。那麽弱者,道之用就是說,客觀規律的作用是非常微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