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睽違九秩,藝苑回響|李樹化作品特別音樂會

2024-04-13國風

2024年4月8日,國美釋出2024活動開場上演了三首李樹化音樂作品。當日晚間七點,在同一場地舉辦的「紀念國立藝術院——李樹化作品特別音樂會」吸引了中國美院師生與社會各界的目光。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書記金一斌、院長高世名、黨委副書記孫旭東、紀委書記陳於傑、副院長夏文莉,及各職能部門和二級學院負責人,師生代表等出席音樂會。

這是一場註定載入中國美術學院校史的音樂會——中國第一代鋼琴家、作曲家李樹化(1901-1991)先生重新回到了他參與創制的國立藝術院——觀眾在此追憶、重溫國立藝術院的音樂,以及每一首樂曲背後的故事。

開場曲【秋夜】原為題材不明的室內樂,改編為鋼琴曲首演。它與1931年歌曲殘稿【悲秋(贈我友林風眠)】為同一首樂曲,透過它可以走進林風眠先生不為人知的內心世界,感知李樹化與他貫穿一生的友情。

張奕明演奏【秋夜】

鋼琴作品【緊張之夜】的音響,具有不協和與緊張感。這首是李樹化鋼琴作品中最有特點的,甚至可以說帶有現代音樂特點。樂曲的開始就以5個極弱的音響展開,半音下行的連續小三和弦,並在第五個和弦變換為增三和弦,制造出極其怪誕恐怖的音響。後續的樂譜上,還寫有「警報鐘」「喇叭」等來提示演奏所需要的氣氛。隨後夜幕的深沈籠蓋,重新安撫了緊張的情緒,鐘聲帶著希望的期冀漸漸響起,在遠處回蕩。

【樹化歌曲集I】

【樹化歌曲集I】自1930年出版以來,本次音樂會上首次公開完整演出。【樹化歌曲集I】,共收錄有12首作品,為10首歌曲、2首鋼琴曲,由上海三民公司出版。

【樹化歌曲集I】收錄李樹化1926-1930之間創作的歌曲,是他從法國回國到在杭州工作初期的音樂。音樂題材多為李樹化生活相關的主題,歌詞也大多為自己創作。

1926年從南洋回國途中創作的【溫和的海】、【流星】,為女兒塵生創作的【搖籃曲】(1927年)與【催眠曲】(1928年),歌曲中透著初為人父的溫情。

以及來到杭州之後,在西湖子畔所創作的【我懷想的音樂女神妃】、【不堪回首】、【星】與【春】等。

這些歌曲中的抒情與浪漫,能夠看出當時李樹化在杭州與同仁共建國立藝術院初期的狀態。那是一種自由的、松弛的、理想的、歡愉的狀態。這本歌曲集在近年才被發現,為我們揭開李樹化藝術歌曲的神秘面紗提供了重要的線索與途徑。

唐佳悅演唱【搖籃曲(給我的小寶寶塵生)】

隨後上演的【柳枝與竹枝】以一段旋律將賀知章【詠柳】和顧況【竹枝曲】兩首唐詩連結在一起,代表李樹化歌曲中「一曲容多詞」現象。先前【樹化歌曲集】中演到的二部合唱【流星】與另一首二部合唱【流水】實為同一旋律曲調,後接下來即將演奏演唱的【酌酒與君】與【客家山歌】也同樣如此。兩首歌曲,雖然前者是根據古詩詞創作的歌曲,而後者用客家話來演唱的山歌。同一曲調下,如此風格迥異的音樂特色,體現了李樹化藝術歌曲創作多元的特色。

翟曉寒演唱【柳枝與竹枝】

最後演出了三首李樹化轉譯的法國民歌【在敗壞的封建時代的宮墻中】、【在月亮底下】、【乍克哥】,現場保留了原曲,並譯制中文歌詞。

常規曲目後,張奕明登場加演了【湖上春夢「獻給蔡威廉」】、【藝術運動】兩首鋼琴曲。熱烈地回應了國立藝術院的宗旨——「介紹西洋藝術,整理中國藝術,調和中西藝術,創造時代藝術」。

音樂會在全場觀眾熱烈的掌聲中結束。睽違九秩,藝苑回響!

星海音樂學院鋼琴系教師張奕明演奏並講解

星海音樂學院教師翟曉寒演唱

星海音樂學院聲樂歌劇系大四學生唐佳悅演唱

浙江音樂學院音樂學系教師鄭曉麗講解音樂作品

文 字 |沈臨楓 鄭曉麗

攝 影 |傅江傑

編 輯 |王慧樂

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出品:

中國美術學院黨委宣傳部

PUBLICITY OFFICE OF THE CPC CAA COMMITTEE

CAA融媒體中心

CAA MEDIA CONVERGENCE CEN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