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1500余年歷史的蘇州寒山寺,揚名海內外,只因一首詩、兩個人

2024-04-17國風

在詩人輩出的唐代,張繼算不上有名,但他那首【楓橋夜泊】卻幾乎人盡皆知。他本是湖北襄陽人,天寶十二年(公元753年)的進士,卻在銓選中落榜回鄉,兩年後就是安史之亂,一直到十年後他才得任用。「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也許正是他落選後心情的真實寫照。在一個深秋的蕭瑟夜晚,有才的人卻無法施展自己的抱負,只有寺院的鐘聲在深夜回響。

而彼時的寒山寺,已經聳立了兩百余年。就在張繼的年代,也是妥妥的古建築。

寒山寺始建於南朝蕭梁代天監年間(公元502~519年),就是南朝四百八十寺的那個時代,初名「妙利普明塔院」,更名為「寒山寺」則是源於另一名有才情卻無仕途運的詩僧——寒山子。

寒山子和張繼同為唐代人,張繼最後好不容易有了職位,寒山子則是屢考不第。據說是因唐朝對公務員的儀表有要求,而寒山子雖有才華,卻過不了面試這關。後來他幹脆放棄,「尋思少年日,遊獵向平陵……聯翩騎白馬,喝兔放蒼鷹」,過上了寫詩遊歷的隱居生活。

寒山子的生卒年代不詳,但據說唐太宗貞觀初(627-649)那會兒,他來此縛茆起居,後來他去了浙江天台山國清寺,與寺僧豐幹、拾得為友,天天撿剩飯做竹筒飯吃。生前寂寂無名的寒山子,可能想不到關於他的傳說會流芳百世,他的詩隨著鑒真東渡傳到日本,還被轉譯成多種文字。到了五四時期,開始提倡白話文,寒山詩的地位得到拔高,他也被稱作詩僧、白話詩人。

現在的寒山寺,寺廟結構主要由大雄寶殿、羅漢堂、天王殿、素齋堂和弘法堂組成,但大家來寒山寺,一是求姻緣,寒山拾得的故事,造就了「和合」文化淵源。

二是看一些文物古跡,寒山寺內,有四座「楓橋夜泊」詩碑。其中最珍貴的一座莫過於文征明為寒山寺重寫的【楓橋夜泊】詩碑殘碑,字跡已經非常模糊,僅存「霜、啼、姑、蘇」等字。

三是看看和其他寺廟不一樣的地方:正殿佛像後面供奉的,不是觀音,而是寒山拾得像。藏經樓的樓屋頂也很有意思,是【西遊記】中唐僧師徒四人的塑像。

傳說張繼【楓橋夜泊】詩中的鐘聲就來源於原來這裏的鐘樓,只是鐘樓建築和這裏的鐘早已不是唐代的了,現在的鐘是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重鑄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