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和自己談談心

2024-03-13國風

此身非我

此心亦非我

隨緣生滅,有無不定

平常人很容易把心念活動當作我,比如「我高興,我不高興」,以為是我在作主。結果卻成為心的奴隸,被心念所主宰。這個心到底是不是「我」?需要根據「我」的特點,對心加以檢討。

「我」具有恒常、不依賴條件、不可分割、有主宰性等特點。我們的心是否具備這些特點?事實上,心並不具備這樣的特點。

首先,心是緣起的。

每種識的生起都是由因緣和合而生。比如眼識九緣生,耳識八緣生,鼻舌身識七緣生。包括各種心理,貪心生起是有貪心的因緣,嗔心生起是有嗔心的因緣,我慢生起是有我慢的因緣,嫉妒心生起是有嫉妒心的因緣。因緣具備了,我們才能生起相應的心理。

其次,心是無常的。

心念時時都在隨緣生滅,沒有一種可以恒常不變。正如【唯識三十論】所說:「五識隨緣現,或俱或不俱,如濤波依水。」前五識的生起就像大海的波濤,有風時波濤很大,無風時風平浪靜。

心念也是如此,比如我們遇到特別喜歡的東西時,會生起強烈的貪心,但沒有這樣的外緣時,貪心會暫時蟄伏起來。因為每種心念的生起都有相應境界,隨緣起滅,有無不定。

第三,心是多元的。

比如快樂、痛苦、自信、自卑,包括善心、不善心,常常集於一身。其中,善心包括很多心理,不善心也包括很多心理。

按其他宗教的思想,認為有一個神我在生命中產生不同作用。但佛法認為,心本身屬於多元的作用,不是單一的,也不是恒常不變的,並不是一個心在產生不同作用。同時,心是無自性的存在,沒有恒常不變、不可分割、獨立存在、不依賴條件的自性。

對心的認識,是佛法修行的核心內容。佛陀在菩提樹下悟道,就是對心的觀察過程。他從十二因緣入手,認識到生命像河流一樣,然後從這個心流去追溯輪回的源頭。因為輪回的延續就是心的延續,所以輪回的源頭就是心的源頭。找到心的源頭,就找到覺性所在。

初祖接引二祖時,二祖說:「我心不安,乞師與安!」達摩說:「將心來,與汝安!」心是什麽?二祖去尋找自己的心,發現「覓心了不可得」。這個心是什麽?有沒有恒常的存在?如果這個不安的心是恒常的,我們將永遠處在不安的狀態。

當一個人恐懼時,恐懼是什麽?如果有恒常的恐懼之心,我們將永遠處在恐懼中。那就麻煩了。當我們以般若智慧觀照內心,會發現不安、恐懼的本質都是空的,了不可得。

在我們身心中,根本找不到恒常不變的「我」,找不到符合自性的身心活動。所以「心」不是我。

摘自:濟群法師佛法講座

版權所有:濟群法師

如需轉載,請務必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