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5首悠然自得的古詩詞,開啟另一番境界

2024-03-29國風

悠然,是詩酒趁年華的灑脫,是松菊猶存的寧靜;

是一種無拘無束的自在,是一種淡泊名利的超脫。

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的隨遇而安,

是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恬淡自適。

人到暮年,告別了繁雜的工作、復雜的官場,瑣碎的生活。

兩袖清風,自然是另一番境界,可以一舒襟懷,視野大為弄滴在,天地盡收眼底。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

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

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魏晉· 陶淵明 【飲酒(其五】

在紛繁復雜的世間生活,卻能不被車馬喧囂與世事紛擾所動。

若問何以如此,只因內心秉持高遠的情操,自然會感知到身處之地的寧靜安詳。

悠然地在花園籬笆邊采擷菊花,視線可及之處,便是那靜謐的南山。

山間彌漫的氣息和傍晚時分的景色美不勝收,群鳥歸巢,構成一幅和諧生動的畫面。

這其中蘊含著生活的深層真諦,雖有感觸萬千,卻又難以言表。

詩人以其恬淡自得的情感,以及描繪的那如詩如畫、深遠幽靜的景色,透過情景交融的藝術手法,傳達出萬物各安其位、順應自然變化的哲學理念。

詩中的警句「心遠地自偏」、「此中有真意」,精煉且凝練了這一哲理,使得整首詩的韻律更加雋永深邃。

真正的超脫塵俗,是無論處於何種境況下都能堅守本心,不為物質欲望所駕馭,這正是明代儒學大家唐順之所倡導的「胸中無事」的境界。

空山梵唄靜,水月影俱沈。

悠然一境人外,都不許塵侵。

歲晚憶曾遊處,猶記半竿斜照,一抹界疏林。

絕頂茅庵裏,老衲正孤吟。

雲中錫,溪頭釣,澗邊琴。

此生著幾兩屐,誰識臥遊心?

準擬乘風歸去,錯向槐安回首,何日得投簪。

布襪青鞋約,但向畫圖尋。

——清·納蘭性德【水調歌頭·題西山秋爽圖】

在這片靜謐的山林之中,唯有禪師誦經的低吟和水月洞天的秀美風光,沒有任何世俗的紛擾侵入。

猶記那次夕陽斜照時分,疏林梢頭的一抹輕雲,營造出寧靜而神秘的氛圍。在懸崖峭壁頂端的茅草小屋裏,一位老僧正沈浸於深深的冥想之中。

我在霧氣繚繞的山間悠然漫步,溪邊垂釣,澗旁撫琴,盡情享受這份無拘無束的自由生活。心中萌生了隱居山林、遊歷四方的想法,只是不知這一生將要踏破多少雙鞋履。

我內心的感慨與畫中景致相互交融,又有誰能真正理解呢?曾經涉足官場,追逐名利,如今卻深感懊悔,渴望回歸自然,但這個願景何時方能成真?只能暫且在這幅畫卷中尋求一絲慰藉。

題畫之作猶如詠物詩一般,既要細膩描繪實物,又要巧妙融入人的思緒情感,使畫面中的景物與人物相互映襯,既不緊貼也不疏離,這樣才能成就一幅上乘的藝術作品。

納蘭性德對身為權貴公子及侍從官的榮華富貴生活已然心生倦意,轉而向往清心寡欲、遠離塵世的生活狀態,就像畫中那位老僧一樣。

同時,他也透過作品表達了內心深處對於這種理想生活的熱烈追求卻又難以實作的矛盾與無奈之情。

問訊湖邊春色,重來又是三年。

東風吹我過湖船,楊柳絲絲拂面。

世路如今已慣,此心到處悠然。

寒光亭下水如天,飛起沙鷗一片。

——宋·張孝祥【西江月 · 題溧陽三塔寺】

啊,這湖中的春水盈盈,岸上的繁花似錦,林間的鳥語呢喃,你們的美麗真是令人贊嘆不已,我上次造訪此地已是三年前的事了。

微風輕輕吹拂,我悠然駕著小船在湖面蕩漾,楊柳依依,枝條輕柔地撫過我的臉頰,仿佛在親切地向我致意。

我在人生的旅途中已習慣了曲折起伏,無論身處何方,內心都保持著一份淡然與閑適。停駐在寒光亭下,湖面如鏡映照著廣袤天空,天水交融,一片湛藍。一群沙鷗翩翩飛起,這樣的美景實乃美不勝收!

當我再度踏足這片熟悉的土地,時隔三年,心中滿溢著懷舊之情和深深的眷戀。湖中碧波蕩漾、岸邊鮮花盛開、林間鳥鳴聲聲,這些美好景致讓我由衷地發出感慨。

再次登船啟程,離岸破浪前行,那隨風搖曳的楊柳仿佛熱情洋溢地歡迎我的歸來。乘著東風穿越湖面,盡享自由暢快之感。寒光亭畔,湖天一色,沙鷗翺翔,這份回歸自然的恬靜愉悅,無需多言,盡在其中

張孝祥妥妥的一位主戰派愛國人士,他一直義憤填膺,悲歌慷慨,在他屢經波折、閱盡世態之後,也寫了一些寄情山水、超逸脫塵的作品 ,且看也是渾無雜念。

寫景如此,寫情如此,這是堂堂劍氣之外,詞人的表現的另一人生境界。

虛窗兩叢竹,靜室一爐香。

門外紅塵合,城中白日忙。

無煩尋道士,不要學仙方。

自有延年術,心閑歲月長。

——唐·白居易【北窗閑坐】

在北邊的窗戶旁,我安靜地坐著,聽著禪音; 窗外是一叢叢茂盛的竹林,窗內則是一爐裊裊的香氣。

窗外的世界充滿了紛擾和喧囂,城中的人們忙碌不堪。但我並不羨慕那些追逐名利的人,也不願跟著他們尋找道士、學習仙方。

我有著自己的延年之術,那就是保持心境寧靜。這種寧靜帶給我深深的滿足感和幸福感,讓我覺得歲月悠長,延年益壽。

白居易從小就漂泊,目睹人間的種種不幸,他從小誌要報國,要做個好的父母官,他做到了,杭州的街頭上演了十裏長街送總理的景象,他是自豪的。

經歷過風風雨雨的人,聽過了琵琶女的琴音,淚流滿面的男人,到底有著多深厚濃郁的情懷。

那麽,他還有什麽看不開呢?如果有的話,估計是年老之後身體不太好而已。

人誰不顧老,老去有誰憐。

身瘦帶頻減,發稀冠自偏。

廢書緣惜眼,多灸為隨年。

經事還諳事,閱人如閱川。

細思皆幸矣,下此便翛然。

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

——唐·劉禹錫【酬樂天詠老見示】

劉禹錫與白居易是一對忘年交,相識的比較晚,但是感同身受的命運讓他們感覺異常親切與難得,可謂相見恨晚。

劉禹錫晚年與白居易同居洛陽,常有書信來往。

年老之後的白居易有思眼疾和足疾,看書、行動多有不便,於病中寫給劉禹錫一首【詠老贈夢得】,向他訴苦。

劉禹錫收到他的來信之後,先敘述了老年人的苦況:體瘦、發稀、眼昏、病多,這些都是自然的現象。

誰不怕衰老呢?當人變老時,很少有人會憐惜。我們的身體逐漸消瘦,衣帶也越收越緊,頭發稀少,戴正了的帽子也總是偏斜到一邊,我也有這樣的情況。

但他隨後筆鋒一轉,說 為了保護眼睛,我們可以不要經常看書了,可以使用艾灸來緩解年老帶來的諸多疾病。

他還描述了老年人值得自豪自傲的長處:歷經人世榮辱沈浮,對社會有了更深的了解;目睹眾生的愚賢善惡,對人生有了更清醒的體會。

他安慰起好友記:只要細細思量回顧人生,便可對一切都釋然了,這是人老之後的另一種境界。

仔細思量一下,其實老年很幸福,進入這一階段就會無拘無束、自由自在。不要說日落樹梢已是晚景了,放出的晚霞還可以照得滿天彤紅,燦爛無比。

劉禹錫在人生最輝煌的時候,不是被貶,就是在被貶的路上。這一貶,那是足足蹉跎了二十三年。

命運多舛的他,經過無數次的挫折歷練,年老之後才能這麽樂觀寬慰起老朋友,這是何其難得。

人生,放聲大笑時,就笑得合不攏嘴,擺動著雙手像個孩子。

只要看破一切人事繁雜,名利得失,心地了無明凈才能這樣瀟灑自如。

年有四季,天有四時,將把格局開啟,靜看花開花落,這也是順應天道。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不妥,聯系立即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