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第一縷秋風悄然拂過大地,秋意便如同輕盈的舞者,在天地間翩翩起舞。而古詩詞裏的秋意,更是如同一幅幅絢麗多彩的畫卷,緩緩展開,訴說著歲月的故事,演繹著生命的靜美。「晴空一鶴排雲上,便引詩情到碧霄」,古詩詞裏的秋意,是一種澄澈與高遠;「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 ,古詩詞裏的秋意,是一份深沈的思念。
古詩詞裏的秋意,去品味那一份獨特的韻味,去感受那歲月的靜美畫卷!
秋意
宋-黃庚
梧葉翻風敲老樹,蛩聲帶月泣寒莎。
只消些少閑風月,便覺客窗秋意多。
「梧葉翻風敲老樹,蛩聲帶月泣寒莎。」 首句中,梧葉在風中翻動,敲擊著老樹,一個 「敲」 字賦予梧葉以動感,生動地描繪出秋風中梧葉飄落、與老樹相互碰撞的情景。次句裏,蛩聲伴隨著月光,在寒莎中哭泣。「泣」 字將蛩聲擬人化,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這兩句透過對梧葉和蛩聲的描寫,展現了秋天的蕭瑟與清冷。
「只消些少閑風月,便覺客窗秋意多。」 後兩句中,詩人感慨只需一點悠閑的風花雪月,便覺得客居之窗充滿了濃濃的秋意。這裏體現出詩人細膩的感受力,即使是些許的自然景象,也能引發他對秋意的深刻感悟。同時,也流露出詩人在客居他鄉時的孤獨與惆悵,借秋意來表達自己的思鄉之情和對人生的感慨。
整首詩以簡潔的語言、生動的意象,營造出了濃郁的秋意氛圍,表達了詩人在秋天裏復雜的情感。
秋意二首 其二
宋-李綱
清霜夜落梧楸樹,脫葉驚風隕如雨。
一番掃盡一番新,策杖閑將黃葉數。
「清霜夜落梧楸樹,脫葉驚風隕如雨。」 首句描繪了一個清冷的秋夜場景,清霜在夜晚悄然落在梧楸樹上。「清霜」 一詞點明了季節的寒冷,也為整首詩營造出一種肅殺的氛圍。接著 「脫葉驚風隕如雨」,狂風襲來,樹葉紛紛飄落,如同雨點般墜落。這裏的 「脫葉」 和 「驚風」 相互呼應,生動地展現了秋天樹葉在風中飄落的景象,給人以強烈的視覺沖擊。
「一番掃盡一番新,策杖閑將黃葉數。」 後兩句筆鋒一轉,從自然景象轉向詩人的活動。樹葉被掃盡後,又會有新的樹葉落下,形成一種不斷更替的迴圈。詩人拄著拐杖,悠閑地數著飄落的黃葉。這裏的 「策杖閑將黃葉數」 表現出詩人在秋意中的閑適與從容,同時也透露出一種對時光流逝和生命更替的感慨。
整首詩透過對秋夜樹葉飄落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獨特感受。既有對自然景象的生動描繪,又有對人生的深刻思考,意境深遠,耐人尋味。
秋意
宋-蔣廷玉
秋意如詩淡,又如湘水清。
無家人易感,有筆畫難成。
月冷砧千杵,江空雁一聲。
夢回蕉葉上,殘雨幾番鳴。
「秋意如詩淡,又如湘水清。」 首句將秋意比作詩,且是淡淡的詩,形象地傳達出秋意的那種淡雅、清幽之感。接著說秋意如同湘江之水般清澈,進一步強化了秋意的純凈與澄澈。這兩句從整體上為秋意定下了一個清新、淡雅的基調。
「無家人易感,有筆畫難成。」 此句從情感角度切入,強調了在沒有家人陪伴的時候,人更容易感受到秋意帶來的惆悵。而秋意又是如此復雜微妙,即使有畫筆也難以將其完全描繪出來。這裏既表達了詩人的孤獨之感,又凸顯了秋意的難以捉摸。
「月冷砧千杵,江空雁一聲。」 這兩句透過具體的景物描寫來烘托秋意。清冷的月光下,傳來陣陣搗衣聲,給人一種淒涼之感。江面上空蕩蕩的,只有一聲雁鳴劃過,更增添了秋的寂寥。這裏的 「月冷」「砧千杵」「江空」「雁一聲」 等意象,共同營造出了濃郁的秋意氛圍。
「夢回蕉葉上,殘雨幾番鳴。」 結尾以夢境作結,詩人夢回之時,仿佛置身於蕉葉之上,而此時殘雨不斷地滴落,發出陣陣聲響。這裏的 「殘雨幾番鳴」 進一步強化了秋的哀愁,同時也給人留下了無盡的遐想空間。
整首詩透過對秋意的細膩描繪,表達了詩人在秋天裏的孤獨、惆悵之情,意境優美,情感真摯。
秋意三首 其二
宋-周紫芝
老去何曾健,秋來白發新。
萬方多難日,四海獨愁人。
論愧傾三耳,年今已六身。
太平猶眼見,知復幾青春。
「老去何曾健,秋來白發新。」 開篇便流露出一種歲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感慨。詩人感嘆隨著年歲增長,身體不再健壯,而秋天的到來更是增添了新的白發,形象地表現出時光的無情和衰老的不可抗拒。
「萬方多難日,四海獨愁人。」 這兩句將個人的愁緒與國家的困境緊密相連。當時國家處於多災多難之際,詩人深感憂慮,覺得自己仿佛是四海之中獨自愁苦之人。此句展現了詩人胸懷天下的責任感和對國家命運的擔憂。
「論愧傾三耳,年今已六身。」 這裏詩人表達了對自己才學和能力的自謙。「論愧傾三耳」 可能是說自己的言論不足以打動他人,而 「年今已六身」 或許是在感慨歲月匆匆,自己已到暮年,卻未能有所作為。
「太平猶眼見,知復幾青春。」 結尾處詩人流露出對太平盛世的渴望和對青春已逝的無奈。他回憶曾經見過的太平景象,卻不知道還能再有多少青春歲月去等待和期盼國家的安寧與繁榮。
整首詩以秋意為背景,融合了個人的衰老之感、對國家命運的憂慮以及對太平盛世的向往,情感深沈而復雜,具有很強的感染力。
平塘秋意
明-陳璉
平塘波浪深,荷葉鳴秋響。
驚起錦鴛鴦,雙雙共來往。
「平塘波浪深,荷葉鳴秋響。」 詩的開篇描繪出一幅寧靜而又富有動感的畫面。平塘的波浪深邃,暗示著水域的廣闊與深沈。「荷葉鳴秋響」,賦予荷葉以聲音,將靜態的景物動態化。在秋天的氛圍中,荷葉的聲響仿佛是大自然演奏的樂章,傳遞出一種靜謐中的靈動。這一句既點明了季節是秋季,又以獨特的方式展現了秋意籠罩下的平塘景色。
「驚起錦鴛鴦,雙雙共來往。」 此句中,突然出現的錦鴛鴦打破了平塘的寧靜。它們被意外驚起,「驚起」 一詞瞬間讓畫面充滿了戲劇性和張力。而 「雙雙共來往」 則描繪出鴛鴦的親密與和諧,它們成雙成對地在平塘中穿梭往來,為清冷的秋景增添了一抹溫暖和生機。這不僅展現了自然生物的活力,也從側面烘托出平塘環境的優美宜居。
整首詩以平塘為背景,透過對波浪、荷葉和鴛鴦的描寫,生動地展現了秋天的獨特韻味。既有秋天的寧靜與深沈,又有生命的活力與溫暖,營造出一種既清新又富有詩意的意境,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感受到了平塘秋意的美妙與動人。
秋意
明-於謙
溽暑隨風散,微涼趁雨生。
蕭蕭樹頭葉,已解作秋聲。
「溽暑隨風散,微涼趁雨生。」 首句寫夏天的悶熱隨著風漸漸散去,一個 「散」 字形象地表現出暑氣消退的動態過程。接著說微微的涼意趁著雨勢而生,「趁」 字賦予了涼意一種主動性,仿佛它在等待著雨的到來,生動地傳達出秋天初臨的感覺。這兩句透過對暑氣消退和涼意產生的描寫,簡潔而準確地勾勒出季節轉換的情景。
「蕭蕭樹頭葉,已解作秋聲。」 後兩句將視角轉向樹梢的樹葉。「蕭蕭」 一詞描繪出樹葉在風中搖曳的聲音,「已解作秋聲」 則賦予樹葉以人的感知,好像樹葉已經理解並開始演奏秋天的樂章。這裏透過樹葉的聲響來表現秋意,以小見大,使讀者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秋天的到來。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憂傷和對時光流逝的感慨。
整首詩語言簡潔明快,意境清新自然。於謙透過對自然景象的細膩觀察和生動描寫,將秋天初臨的微妙變化展現得淋漓盡致,表達了他對季節更替的敏銳感受和對自然的熱愛之情。
題一片秋意圖二首
明-胡儼
欲攬芙蓉上采舟,浦雲煙樹隔滄洲。
眼中只覺秋光好,何事騷人卻怨秋。
「欲攬芙蓉上采舟,浦雲煙樹隔滄洲。」 首句描繪出一個充滿詩意的畫面,詩人想要登上采蓮之舟去攬取芙蓉,給人一種對美好事物的向往之情。接著 「浦雲煙樹隔滄洲」,江邊的煙霧和樹木將遠處的洲渚隔開,營造出一種朦朧、悠遠的意境,展現出秋天特有的空靈之感。
「眼中只覺秋光好,何事騷人卻怨秋。」 後兩句表達了詩人獨特的感悟。在詩人眼中,只覺得秋光美好,這與傳統文人墨客常常哀怨秋天的情感形成對比。詩人對秋光的欣賞體現出他積極樂觀的心態和對自然之美的敏銳感知。同時,也引發人們對於秋天的重新思考,為什麽騷人墨客們常常抱怨秋天,而實際上秋天也有著它獨特的魅力呢。
整首詩以秋景為背景,透過對芙蓉、煙樹等景物的描寫,以及對詩人自身感受的抒發,展現了秋天的美麗與獨特,表達了詩人對秋光的贊美和對傳統悲秋情感的反思。
秋意
明-劉崧
簾外纖塵寂不驚,滿庭秋意坐來清。
閒門白日無人過,犬吠階前落葉聲。
「簾外纖塵寂不驚,滿庭秋意坐來清。」 首句描繪了簾外纖塵不染、寂靜無聲的景象,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幽的氛圍。接著說滿庭都是秋意,當人坐下感受時,只覺得一片清澄。這裏的 「秋意」 不僅僅是自然的季節之感,更有一種心靈上的寧靜與澄澈。
「閒門白日無人過,犬吠階前落葉聲。」 這句進一步強化了秋的寂靜。閑門在白日裏無人經過,只有犬吠和階前落葉的聲音。「無人過」 突出了環境的清幽和寧靜,而犬吠和落葉聲則以動襯靜,更加凸顯了秋的靜謐。落葉本是秋的象征,與犬吠聲一起,為畫面增添了一份淡淡的哀愁和蕭索之感。
整首詩透過對秋景的細膩描繪,營造出一種寧靜、清寂的氛圍,表達了詩人在秋天裏的獨特感受,既有對秋的喜愛,又有對時光流逝、生命短暫的感慨。
題湖山秋意圖
明-藍智
白水青山淡淡秋,晚涼同醉木蘭舟。
西風無限江南意,楊柳芙蓉不解秋。
「白水青山淡淡秋,晚涼同醉木蘭舟。」 首句描繪出一幅寧靜的秋日山水畫卷。白色的水流與青蔥的山巒在秋天裏呈現出一種淡雅的風貌,「淡淡秋」 三個字營造出一種空靈、清幽的氛圍。接著說在晚涼時分,一同在木蘭舟上沈醉,給人一種閑適、悠然的感覺,仿佛能讓人置身於那個美好的秋夜場景之中。
「西風無限江南意,楊柳芙蓉不解秋。」 西風帶來了無盡的江南韻味,然而楊柳和芙蓉卻似乎不懂得秋天的到來。這裏的 「西風」 既點明了季節,又增添了一種蕭索之感。而楊柳和芙蓉在詩人眼中仿佛對秋天的到來毫無察覺,依然保持著自己的姿態,與秋天的氛圍形成一種反差,更凸顯出秋天的獨特韻味和詩人對秋意的細膩感受。
整首詩透過對湖山秋景的描繪以及對自然景物的感悟,表達了詩人對秋天的喜愛和對江南風光的贊美,同時也流露出一種淡淡的惆悵之情,意境優美,富有詩意。
眼兒媚·秋意(壬午)
清-賀貽孫
芙蓉未老蓼花收。吹落古沙頭。
七分露蕊,三分霜葉,抵十分秋。
傷心宋玉難成句,抱月對紅樓。
半生酒病,半生詩癖,攪一生愁。
「芙蓉未老蓼花收。吹落古沙頭。」 開篇描繪了一幅秋景圖,芙蓉還未完全雕零,蓼花卻已開始雕落,被秋風吹落在古老的沙頭上。芙蓉與蓼花的狀態對比,暗示了秋天的漸進,營造出一種淡淡的秋意氛圍。
「七分露蕊,三分霜葉,抵十分秋。」 這裏透過對露蕊和霜葉的描寫進一步強化秋意。七分的露蕊和三分的霜葉共同構成了十足的秋天,細膩地刻畫了秋天的特色景象,既有點綴著露水的花蕊所展現的清新,又有經霜後的樹葉所帶來的蕭瑟之感。
「傷心宋玉難成句,抱月對紅樓。」 此句引入了宋玉這個歷史人物,宋玉以悲秋著稱,而此時詩人的心境如同宋玉一般,面對秋天的景象,傷心到難以成句。抱月對紅樓的畫面,更增添了一種孤獨、憂傷的氛圍,詩人在清冷的月光下,對著紅樓,內心的愁緒愈發濃郁。
「半生酒病,半生詩癖,攪一生愁。」 最後三句總結了詩人的人生狀態。半生為酒病所困,半生又有詩癖,這兩者交織在一起,攪擾了詩人的一生愁緒。在秋天的情境下,這種愁緒被進一步放大,體現了詩人對自己人生的感慨和無奈。
整首詞透過對秋天景色的描寫以及對自身情感和人生狀態的抒發,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秋意之愁,意境淒美,情感深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