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五首經典的秋日詩詞,秋風送爽,雨落成詩,山明水凈,韻味無窮

2024-08-26國風

丹楓迎秋,金風送爽。

秋天,每一片落葉都承載著歲月的低語,每一縷清風都輕撫過心靈的柔軟,每一滴雨水都滋潤著時光的溝壑。

古往今來,無數詩人為之傾倒,唱響秋的贊歌。

從屈原的 「裊裊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到杜甫的 「無邊落木蕭蕭下,不盡長江滾滾來」

從劉禹錫的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 ,到王勃的「 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這些流傳千古的詩篇,跨越千年時空,讓後人在字裏行間,感受著那份共鳴與感動。

〔1〕秋山

秋山

宋·楊萬裏

烏臼平生老染工,錯將鐵皂作猩紅。

小楓一夜偷天酒,卻倩孤松掩醉容。

「烏臼」,即烏桕,是一種落葉喬木,它的褐色種子可做蠟燭與肥皂,夏日開黃花,九月入秋後,烏桕葉紅似火,鮮艷奪目。陸遊曾寫詩 「烏桕赤於楓,園林九月中。」

烏桕樹平生就像是自然界的老染工,深秋時節,烏桕樹卻犯了一個小差錯,它錯將深沈如鐵的黑褐色,調配成耀眼的猩紅色。

而那些小楓樹,則像是偷飲了天宮的佳釀,一夜之間,葉片變得通紅,它害羞地躲在松樹後面,請求松樹幫自己遮掩醉酒的容顏。

楊萬裏的詩,清新自然,簡潔明朗,富有幽默感。這首詩新穎別致,詩人將烏桕、楓樹、孤松擬人化,營造出一種詼諧幽默的氛圍,將秋山描繪得形象生動,詼諧有趣。

〔2〕秋風

憶江上吳處士

唐·賈島

閩國揚帆去,蟾蜍虧復圓。

秋風生渭水,落葉滿長安。

此地聚會夕,當時雷雨寒。

蘭橈殊未返,訊息海雲端。

吳處士是賈島的一位隱居朋友,後來吳處士離開長安到福建一帶,時值深秋,賈島很思念他。

自從你坐船離開長安,去往福建,已經是幾度月缺又月圓。如今,強勁的秋風,吹拂著渭水,隨風飛揚的落葉,鋪滿了長安的大街小巷。

猶記得那次一起相聚,雷雨交加,不禁使人心生寒意。現在你乘坐的船還沒有返回,我只好遙望天邊的海雲,希望能得到你的訊息。

這首詩情感深厚,筆墨飽滿,是一首生動自然而又流暢的抒情佳品。其中頷聯為歷來稱道的名句,宋代周邦彥【齊天樂·綠蕪雕盡台城路】中的 「渭水西風,長安亂葉」 ,以及元代白樸的雜劇【梧桐雨】中 「西風渭水,落日長安」 ,都是化用這兩句詩。

〔3〕秋夜

村夜

唐·白居易

霜草蒼蒼蟲切切,村南村北行人絕。

獨出前門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

公元811年,白居易歸家為母守孝。一個秋日的夜晚,他獨自走出門外,排解自己孤獨寂寥的心境。

夜幕下,被寒霜侵襲過的秋草呈現出灰白色,草叢中傳來秋蟲淒涼的叫聲。夜深人靜,村南村北的鄉間小道上,看不到行人的蹤跡,一派蕭蕭淒涼的景象。

望著眼前廣袤的田野,只見皎潔的月光傾瀉而下,滿地的蕎麥花宛如一片耀眼的白雪,美得令人心動。

這首詩沒有華麗的辭藻,卻以其樸實無華、渾然天成的風格,展現了濃厚的詩意,詩中有感傷,有孤寂,有驚喜,也有希望。

〔4〕秋雨

菩薩蠻·西湖

宋·蘇軾

秋風湖上蕭蕭雨。使君欲去還留住。

今日漫留君。明朝愁殺人。

佳人千點淚。灑向長河水。

不用斂雙蛾。路人啼更多。

1074年八月,陳襄將赴應天府任知府,蘇軾在西湖送別陳襄時所作。

秋風徐徐,湖上風雨瀟瀟,你即將啟程,卻被這風雨天氣留住。可是,今日留住您又有何用?明朝一別,相必會更加惆悵。

送行佳人們的淚水,猶如秋雨灑入錢塘江。分別時,不用皺著眉頭,要知道,一路上送行人的哭聲會更多。

這首詞,詞人構建了一個秋風秋雨的天氣,上片寫天意留人,下片借佳人泣別再寫離情。詞中雖無一處直接抒寫離愁,但處處流露著濃重的離情別緒。

〔5〕秋月

峨眉山月歌

唐·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微涼的秋風中,半輪秋月高高地懸掛在峨眉山前。明亮的月影,倒映在奔流不息的平羌江上。

月朗星稀的夜晚,乘著小船從清溪出發,向著三峽進發。思念家鄉的親人,卻難以相見,只能依依不舍順江去向渝州。

公元724年秋夜,李白「仗劍去國,辭親遠遊」,乘船離開蜀地,踏上了尋求仕途與人生理想的路途。

這首詩構思精巧,意境清朗,透過山月和江水展現了一幅千裏蜀江行旅圖,將對家鄉及親人的眷戀,融入漫漫的秋夜,是李白膾炙人口的名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