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唐時期,有一個文名最高的僧人,叫皎然,他是山水詩創始人謝靈運的十世孫,唐代著名詩人、茶僧,在文學、佛學、茶學等方面都取得很高的造詣。
皎然茶道和茶文學的開創者,還是「茶聖」陸羽的指導老師、贊助者、宣傳者。
他經常組織「品茗會」「詩茶會」,吸引了一大幫子文人朋友,劉禹錫、顏真卿、韋應物、陸羽、靈澈等著名文人都是他的粉絲。
他不但寫詩,還研究詩歌理論,寫下了一部詩歌理論著作【詩式】。為此,青年年輕劉禹錫還曾拜他為師。
皎然寫下了不少好詩,流傳於世的就有470首詩,詩風情調閑適,語言簡淡,別具一番風味。
①【尋陸鴻漸不遇】
移家雖帶郭,野徑入桑麻。
近種籬邊菊,秋來未著花。
扣門無犬吠,欲去問西家。
報道山中去,歸時每日斜。
賞析:皎然訪好友陸羽(陸鴻漸)不遇,看到陸羽所居環境雖地處偏僻,但幽靜高雅,因而感喟陸羽這個人高潔不俗。他向鄰居打聽陸羽的行蹤,鄰人說他進山去了,每天要夕陽西下時才能回家。全詩烘托了一個瀟灑疏放的「茶聖」形象。
②【山居示靈澈上人】
晴明路出山初暖,行踏春蕪看茗歸。
乍削柳枝聊代劄,時窺雲影學裁衣。
身閑始覺隳名是,心了方知苦行非。
外物寂中誰似我,松聲草色共無機。
賞析:皎然看到春天景象。參悟到禪心的閑適與自在,他寫詩與靈澈上人共勉,不要為浮名所累,自由自在,閑雲野鶴,才是最好的生活,心意暢通,沒有心機和欲求,隨時都可悟道,隨處可得自在。
③【山雨】
一片雨,山半晴。
長風吹落西山上,滿樹蕭蕭心耳清。
雲鶴驚亂下,水香凝不然。
風回雨定芭蕉濕,一滴時時入晝禪。
賞析:此詩雖沒有按照格律和平仄來寫,但卻把山雨來時的山中景象寫得非常美。可以想象,陣陣長風,嘩嘩作響的樹葉,被風雨驚擾的白鶴,凝然不動散發出縷縷幽香的蘭花,風雨停歇後水珠捲動的肥大芭蕉葉,慢慢墜落的那一滴水珠,怎能不把高僧帶入禪境?
④【戲題松樹】
為愛松聲聽不足,每逢松樹遂忘還。
翛然此外更何事,笑向閑雲似我閑。
賞析:詩僧說自己特別愛聽松濤聲音,永遠都聽不夠,每逢遇到松樹就忘了回家。還有什麽事情比聽這美妙的松濤聲更重要呢,只有笑那天空遊走的閑雲就像我這般悠閑了。
⑤【西溪獨泛】
道情何所寄,素舸漫流間。
真性憐高鶴,無名羨野山。
經寒叢竹秀,人靜片雲閑。
泛泛誰為侶,唯應共月還。
賞析:想象一下,一個人泛舟在清幽的西溪之中,惟有高鶴、野山、秀竹、閑雲,多麽安閑自得,多麽超然物外。而禪心、禪意就在恬淡閑適的生活之中。讀了此詩,真是艷羨詩人那閑雲野鶴般的生活態度。
⑥【南池雜詠五首·溪雲】
舒卷意何窮,縈流復帶空。
有形不累物,無跡去隨風。
莫怪長相逐,飄然與我同。
賞析:皎然賦予溪雲以禪意。禪意就如溪雲那般卷舒自如,它逍遙流走,仿佛長帶橫空;禪意有形但無心為物所累,它時聚時消,不留痕跡;世人莫怪我與溪雲相伴,常相追逐,因為溪雲就是那飄逸的禪意,來取如風,閑適自在,正與我的誌趣相同。
⑦【法華寺上方題江上人禪空】
路入松聲遠更奇,山光水色共參差。
中峰禪寂一僧在,坐對梁朝老桂枝。
賞析:詩人描繪了深山古剎中僧人坐禪習定圖。這裏遠離塵世,道路偏遠,松濤陣陣,山光水色交相輝映。高高的山峰裏有一個僧人在那裏,他對著梁朝時期的老樹枝坐禪習定。
⑧【答李季蘭】
天女來相試,將花欲染衣。
禪心竟不起,還捧舊花歸。
賞析:李季蘭就是唐朝著名四大才女之一的李治,她是高僧皎然的忠實粉絲,她曾經瘋狂地追求皎然,並寫下【結素魚貽友人】向皎然表達愛意。皎然以這首【答李季蘭】回復,毅然而然地拒絕了李季蘭的求愛。詩中的「天女」指的就是李季蘭。詩的大意是:你象天女一樣來,將鮮花灑滿我的禪衣,借此來試探我皈依佛門的心。但是我禪心不改,還請你帶著這些鮮花離去。
⑨【送維諒上人歸洞庭】
從來湖上勝人間,遠愛浮雲獨自還。
孤月空天見心地,寥寥一水鏡中山。
賞析:此詩中,皎然向維諒上人表明了自己的心誌,表達了自己喜歡大自然,喜歡閑適自在,追求明心悟道的的態度和理念。
⑩【聞鐘】
古寺寒山上,遠鐘揚好風。
聲餘月樹動,響盡霜天空。
永夜一禪子,泠然心境中。
賞析:詩人用古寺寒山、遠鐘、好風、明月、樹影、秋霜等一系列元素,渲染了寒山古寺的鐘聲響起後的悠遠、神秘禪境。在悠揚的鐘聲裏,詩人若有所悟,這綿延不絕的鐘聲,這幽靜、曠遠的環境,和他參禪的心境是多麽相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