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佛教知識| 「住持」與「方丈」到底有啥區別?

2024-03-05國風

常逛寺廟或是看古裝劇的朋友

對於寺廟的人員構成都會有一定的了解

不過,令很多人感到疑惑的是

無論是現實生活中

還是在文學影視作品中

對於寺主們的稱呼

常常聽到「住持」和「方丈」

不同的兩種叫法

那麽,這兩者是不是一回事

如果不是的話,二者之間又有什麽區別

住持:寺院的最高負責人

住持的名稱起源於禪門,意表安住於世而保持佛法,故為一寺之主僧,名曰持。

如年老而具有學德者,又尊稱為「長老」。簡單來說,住持就是寺院的最高負責人,只要是寺廟,就會有一個住持。

住持要負責寺內弘法、修持、寺務(行政)、財務以及其它日常事務,但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弘法,比如早晚課誦、告香、整肅違規的僧人等。

佛教傳入中國後,采取的是師徒之間傳授佛法,沒有住持一說。

到了唐代之後,禪宗興盛,門徒甚多,於是住持就成為了一種職位和稱呼,指代「代佛傳法、續佛慧命」的人。

所以住持的日常事務,主要在於傳承佛法。

那麽住持是如何選出來的呢?

1、佛教的得法弟子,要有足夠的修持見地,而且形體端正、六根具足。

2、能夠德服眾望,經過諸山長老和其它叢林住持認可。

3、住持不由宗教局直接任命,但人選必須得到宗教局的同意。

開山建寺的第一任住持,往往被稱之為「開山祖師」。

方丈:寺院的精神領袖

【維摩詰經】中記載維摩詰居士住的房間雖然小,但設座無限,他的修養很高,接引的人很多,不管多少人來到他的房間都能坐得下。

「方丈」二字來源於唐代王玄策至印度測量維摩詰居士石室,四方巧得一方丈。

歸後傳報中國,百丈禪師取來套用,訂在百丈清規上,直至於今。

現在的方丈,即寺院住持之住所也,故稱寺主,名曰「方丈」。

那怎麽樣才能成為方丈呢?

第一、漢傳佛教對一個寺院的總負責人稱之為」住持「,如果能夠透過升座晉院的儀式,就可以被稱為「方丈」。

方丈是一個寺院的精神領袖,有的寺院,方丈和住持是同一個人,而有的寺院,只有住持。

第二、除了有足夠的資歷和修為之外,一般情況下還必須是上規模的寺廟群才有方丈。

第三、要想成為方丈,一般還必須要由所在省的宗教管理部門和佛教協會任命才能生效。

另外,方丈可以在多個寺廟兼任,而住持則只能在一個寺廟擔任。

「和尚」不能濫用

和尚:又名和上,本是印度的俗語,如呼「吾師」「烏社」,羅什法師翻為「力生」,依師開示而弟子之道得生長故也,即「親教師」。

叢林中的習慣,只有住持稱「和尚」,其他職僧皆按其職位稱呼,如知客、維那,稱呼知客師、維那師,不得濫稱和尚。

我們在寺廟裏看見小沙彌,也會習慣性地喊「小和尚」,其實這也是不對的,不是每個男性出家人都有資格被叫做「和尚」。

那麽,見到出家人怎麽喊才不會出錯呢?

正常情形,只要是出家人,我們都可以喊「師父」,這肯定不會錯的啦~

來源:佛教早晚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