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傷春是假,喟嘆是真,兩首經典宋詞,道盡人生況味

2024-04-27國風

【1】

清平樂·春歸何處

北宋·黃庭堅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

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

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春天跑到哪裏去了?四下一片沈寂,沒有留下丁點蹤跡。如果有人知道春的去處,喊它過來和我同住。

誰也不知道春的蹤跡,除非去問一問黃鸝。可黃鸝百囀,沒有人能聽懂它的意思,它借助風勢,飛過了薔薇花。

公元1103年12月,北宋黨爭再起,黃庭堅被貶到今廣西河池市宜州區,於1104年五月抵達貶所。這首詞是他來到宜州第二年時所作,即1105年,當是黃庭堅的絕筆。同年初夏五月,黃庭堅便溘然辭世,剛到甲子之年。

春歸何處?寂寞無行路。若有人知春去處,喚取歸來同住。

起筆就開門見山,直接發問,使用擬人的修辭手法,有提綱挈領,統領全詞的作用。「寂寞」一詞是全詞的詞眼,為全詞奠定了基本的感情基調,春歸後詞人失落的心情也隱含其中。「無行路」指的是春歸沒有留下痕跡,暗含詞人失落的心情。

後面兩句是詞人的設想,詞人再次詢問,有誰知道春的蹤跡?知道的話將它喊過來同住。「喚取」,呼喚的意思,取是語氣助詞,沒有實際意義,詞人迫不及待的心理盡在其中。

上闋連用兩個問句,詞情跌宕起伏,一波三折,詞人對春的留戀與不舍躍然紙上,極易打動人心。

春無蹤跡誰知?除非問取黃鸝。百囀無人能解,因風飛過薔薇。

下闋起句使用設問的修辭手法,想象奇特,情趣飽滿。既然沒有人知道春的蹤跡,只好去問那枝頭的黃鸝了,由想象轉到現實描寫上面。

詞人為何單獨選中黃鸝呢?因為黃鸝在春夏之交最為歡快,所以詞人使用了「百囀」一詞。但緊接著用了「無人能解」四字,又將黃鸝的「百囀」消解了,沒有人能聽懂黃鸝的叫聲,詞人的尋春也就徹底沒有了可能。

看得見的是黃鸝借助風勢,飛過了盛開的薔薇花,看不見的卻是春光易逝,人生短暫。春終究還是走了,只留下詞人寂寞孤獨的背影。這飛走的春天,像極了熱鬧的人生,轉眼就已遲暮,令人唏噓不已。

【2】

踏莎行·小徑紅稀

北宋·晏殊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郊外小路上的花紅已經雕謝殆盡,整個原野卻是滿目綠意。高聳的樓台,掩映在翠綠茂密的樹林中,若隱若現。春風不懂得管教楊花,迷迷蒙蒙,胡亂撲在行人的臉上。

翠綠的樹葉中間藏著流鶯,紅色的簾子阻擋了飛燕。室內,縷縷爐香繚繞,像遊絲一樣盤旋升騰。醉酒後,在一場愁夢中醒來,只看見落日余暉斜照著幽深的庭院。

小徑紅稀,芳郊綠遍。高台樹色陰陰見。春風不解禁楊花,蒙蒙亂撲行人面。

詞的上闋描寫的是詞人在郊外看到的暮春之景,雖蘊含著淡淡的閑愁,但並不頹廢。

詞人在郊外遊覽的行程是沿著「小徑」、「芳郊」、「高台」的順序行進。分別看到的是「紅稀」、「綠遍」、「樹色陰陰」三個典型的暮春之景,無不告訴我們春已逝,夏來臨。這三句著眼於靜景描寫, 但「稀」、「遍」、「見」三字卻給人事物變化發展的動態之美。

春風本沒有人的意識,詞人用了擬人的修辭手法,說春風不懂得約束楊花,讓它胡亂地撲在行人的臉上。楊花撲面亦是典型的暮春之景。由「行人」一詞可知,這是詞人在路上看到的景致;由「不解」可見春風之無情;由「亂撲」可見楊花之可愛調皮。

翠葉藏鶯,朱簾隔燕。爐香靜逐遊絲轉。一場愁夢酒醒時,斜陽卻照深深院。

詞的下闋描寫的是詞人回到家中看到的景致,進一步深化了愁思,感情色彩上升到了對時光易逝的感慨上面。

既然樹葉很是茂盛,紅色的簾子也阻擋著燕子,詞人又怎能看清是流鶯和飛燕呢?原來這是詞人的聽覺,從側面描寫暮春之景。「翠葉藏鶯」承上,是室外景,和上闋的「樹色陰陰」照應;「朱簾隔燕」啟下,是室內景,引出下面的室內描寫。

室內爐香靜靜地燃燒,足見詞人的貴族身份。一方面,室內焚香,是高雅幽靜閑適的象征;另一方面,詞人用了「逐」和「轉」兩個動詞,反襯出室內的寂靜。一逐一靜,境界全出。而且詞人長時間望著「遊絲轉」的神態也一覽無余。

為了排解心中的閑愁,詞人飲酒醉,他索性酣眠一場,等到醒來時,已是黃昏時分,只看見落日的余暉斜斜地照在深深的庭院中。詞人的愁思並沒有因為飲酒、睡覺得到排解,反而因為看到夕陽而更加愁了。直到最後詞人才直截了當的用了一個「愁」字,是全詞的詞眼,點明了春光易逝、青春易老的主旨。

值得一說的是,清朝著名詞人納蘭性德有「一往情深深幾許?深山夕照深秋雨。」的名句,或許就是來自晏殊這首詞,不同的是一個是夕陽照著深山,一個是夕陽照著庭院。

—君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