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華文天下 > 國風

風不動,幡不動,仁者心不動

2024-07-01國風

風不動,幡不動,心不動。

這句話出自【六祖壇經·行由品】。

禪宗五祖弘忍欲傳法退居,命眾徒各作一偈,以檢驗其佛學的體悟水平。

上座弟子神秀先成一偈:「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 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

而慧能則針對此偈又作了一首 :「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 。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於是, 弘忍將衣缽傳給了慧能。

「風動」與「幡動」的公案發生在慧能得法南行之後。

據【六祖大師法寶壇經】記載,慧能避難於南海法性寺,恰遇印宗法師在該寺宣講【涅槃經】,「時有風吹幡動,一僧雲:風動;一僧雲:幡動」。

究竟是風在動,還是幡在動?兩人爭論不已。

慧能聽到後糾正說:「不是風動,不是幡動,仁者心動。」

這一句「仁者心動」,不僅解決了兩位僧人的爭端,也揭示了佛教哲學中的一個重要概念——心識的作用。

「心」在佛教哲學中具有重要地位,被看作宇宙和生命現象的根源。

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獨立自存的實體,而眾生之所以執著於我、我所,陷入生死輪回之中,是因為受到無明、煩惱等心理作用的影響。

【大乘起信論】中提出「一心二門」的理論,即心具有「真如門」和「生滅門」兩種狀態,前者指清凈不變的本體,後者則是指隨緣而起的現象界。

慧能所說的「仁者心動」便是從心識的角度解釋風幡之動,強調外在世界的變化源於內心的波動。

這與禪宗「即心即佛」「萬法盡在自心中」的思想相一致。

在禪宗看來,修行的目的並非追求外在的 權威 或神秘力量,而是透過內省的方式認識自我、超越自我。

因此,禪宗特別強調「不立文字」「直指人心」,反對對經典文字和語言的過分依賴。

慧能在【壇經】中多次提到「若言看凈,人性本凈」,「若見諸境心不亂者,是菩薩摩訶薩」。

這些說法都強調了心性的本然清凈和自我覺悟的重要性。

除了禪宗之外,其他佛教宗派也有類似的心識觀念。

如唯識學認為一切現象都是心識的顯現,主張「三界唯心,萬法唯識」;天台宗提出「一念三千」的理論,強調心與萬物之間的相互關聯;華嚴宗則用「十玄門」「六相圓融」等思想來闡述心與萬物的關系。

雖然各宗派對心識的理解有所不同,但它們都強調了心識在認識世界和修行過程中的核心地位。

這種重視內心世界的修行 方式 與儒家註重道德修養、道家追求自然無為的思想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值得一提的是,「風動」「幡動」的公案還 涉及 了佛教中的因果觀念。

在這個公案中,兩位僧人爭論的是風和幡哪個是動因,而慧能則指出真正的動因是「心動」。

這一觀點實際上揭示了佛教中因果關系的復雜性。

佛教認為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和合而成,沒有 絕對 的因果關系。

在這個公案中,風、幡和心三者之間相互影響、相互作用,共同構成了一個復雜的因果網絡。

「風動」「幡動」的公案是禪宗歷史上的一個著名事件,它不僅展示了禪宗獨特的修行方式和思維方式,也揭示了佛教哲學中關於心識和因果觀念的重要內涵。

透過這個 公案 ,我們可以看到禪宗如何透過對內心的探索和覺悟來實作對世界的理解和超越。

風不動,生活的喧囂何以擾心

外界的喧囂並不能真正影響到內心的平靜,只要我們能夠洞察生活的本質,就能超越世俗的紛擾。

這種對內心世界的深入探索和認識,是禪宗實作對世界理解和超越的重要途徑。

因此,我們應該學會從內心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外界所左右。

幡不動,內心的堅持鑄就安定

內心的平靜和堅定是我們面對外界喧囂和挑戰的關鍵。

當我們學會從內心深處尋找答案,而不是被外部環境所左右,我們能夠保持一種內在的安定感。

這種堅持不僅讓我們在動蕩中保持穩定 ,還能讓我們更加專註於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因此,培養內心的力量變得尤為重要,它使我們能夠在各種情況下都保持冷靜和清晰的思維。

如果我們能夠以一顆平糊的心態去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和困難,那麽我們就能夠保持內心的平靜與安寧 。我們 要培養一顆寬容的心 。寬容 是一種美德,也是一種力量 。當 我們遇到不公或不公平的待遇時,我們應該學會寬容他人,而不是懷恨在心 。因為 懷恨只會讓你更加痛苦和煩惱,而寬容則能夠讓你釋懷過去,迎接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