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韩国曾三次强行去中国化,均以失败告终,如今身份证上仍用汉字名

2024-09-01台海

前言

2009年,韩国雄心勃勃的京釜高铁项目却意外遭遇了一场「螺丝危机」,数以万计的混凝土轨枕惊现裂缝,如同潜伏的定时炸弹,给这条高速铁路蒙上了一层阴影。

一时间,质疑声、指责声此起彼伏,工程方焦头烂额,调查结果却让人大跌眼镜:罪魁祸首竟是连接轨枕和铁轨的螺丝!

而这批「肇事」螺丝的问题,说出来你可能不信,竟然是源于一个字的差别——「防水」被误解成了「放水」!

你没听错,就是这么离谱!这家负责生产螺丝的小公司,稀里糊涂地把至关重要的「防水材料」用成了「吸水材料」,结果可想而知,在潮湿的环境下,这些吸饱了水的螺丝成了轨枕开裂的罪魁祸首。

消息一出,舆论哗然,有人痛斥工程方监管不力,也有人把矛头指向了这家「不靠谱」的小公司,更有人调侃道,这起事故堪称韩国「豆腐渣工程」的「典范之作」。

然而,在一片喧嚣声中,却很少有人注意到,这起看似低级的失误背后,其实隐藏着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那就是韩国长期以来力推的「韩文专用」政策。

众所周知,韩文是一种表音文字,简单来说就是一个音节对应多个汉字,这就难免造成「同音不同义」的尴尬局面。就像这次事故中,「防水」和「放水」,在韩文中读音完全相同,如果不仔细辨别,很容易出现混淆理解的情况。

京釜高铁「螺丝危机」只是冰山一角,它暴露出的问题,在韩国社会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而这一切,都不得不让人回想起韩国历史上那场轰轰烈烈的「废除汉字运动」。

汉字在朝鲜半岛:两千年的爱恨纠葛

要聊清韩国和汉字的爱恨情仇,就得把时间线拉回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108年,如日中天的汉朝在朝鲜半岛北部和东北地区设立了汉四郡,由此开启了汉字文化在这片土地上的漫长旅程。

说来也巧,汉字和朝鲜半岛的缘分,恰恰是从「四郡」开始的,彼时,中原文化如春风般吹拂着这片土地,汉字作为文化的载体,自然也随着政治、经济的交流逐渐渗透到朝鲜半岛的各个角落。

到了新罗王朝时期,汉字的使用更加普遍,从官衔命名到地名标识,处处可见汉字的身影。可以说,汉字已经深深融入到朝鲜半岛的社会生活和文化肌理之中。

高丽王朝时期,汉字的地位更是达到了顶峰。当时的统治阶级对汉字推崇备至,不仅将其作为官方文字,还广泛应用于文学创作、史书编撰等领域。

举个例子,朝鲜半岛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三国史记】,就是用汉字写成的,这部史书不仅记录了朝鲜半岛古代国家的历史,更体现了当时朝鲜半岛深厚的汉文化底蕴,堪称朝鲜半岛历史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不过,任何事物的发展都逃不过「物极必反」的规律,随着民族意识的逐渐觉醒,朝鲜半岛的人民开始意识到,拥有自己的文字,是一个民族独立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标志。

终于,在1446年,朝鲜王朝第四代国王世宗大王力排众议,颁布了【训民正音】,正式创制了韩文。

【训民正音】的问世,标志着朝鲜半岛终于拥有了自己的文字,也开启了韩文与汉字之间长达几个世纪的「相爱相杀」。

三次废除汉字运动:文化独立的「阵痛」

尽管韩文已经诞生,但汉字的影响力根深蒂固,在朝鲜半岛的社会生活中依然占据着主导地位。

直到近代,随着西方列强的入侵和东亚局势的动荡,朝鲜半岛的命运也随之跌宕起伏,而在这个过程中,汉字也成了朝鲜半岛人民心中挥之不去的「纠结」。

19世纪末,甲午战争的惨败,让朝鲜彻底沦为日本的殖民地,为了摆脱中国的「阴影」,也为了向新主子日本示好,朝鲜统治者第一次提出了「废除汉字」的口号。

然而,这场仓促发起的运动,最终却以失败告终,一方面,当时的朝鲜社会对于「去汉化」毫无准备,无论是官方文件还是民间书籍,都离不开汉字的使用。

另一方面,日本殖民者也并没有完全禁止汉字,甚至在推行日语教育的过程中,间接地将汉字文化传播到了朝鲜半岛更广泛的群体中。

二战结束后,朝鲜半岛南北分治,韩国在美国的扶持下建立,为了彻底摆脱殖民历史的阴影,也为了与「老大哥」美国保持文化上的一致,韩国国内掀起了第二次「废除汉字运动」。

1948年,韩国政府颁布了【韩文专用法案】,强制要求学校教授韩文、行政公文使用韩文,甚至连人名地名都要用韩文来表记。

然而,这场运动的后果却是灾难性的,由于长期使用汉字,大量的韩国民众对韩文一窍不通,一夜之间变成了「文盲」,社会各界怨声载道,日常交流、工作学习都陷入了混乱。

迫于现实的压力,韩国政府不得不再次妥协,允许汉字有限度地回归到社会生活中,第二次「废除汉字运动」再次以失败告终。

你以为故事就这样结束了?不,还没完!

时间来到上世纪60年代,朴正熙通过军事政变上台,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他打起了「民族主义」的旗号,而「废除汉字」再次被他搬上了历史舞台。

1970年,朴正熙政府不顾社会各界的反对,强硬地颁布了新版的【韩文专用法案】,开始了第三次「废除汉字运动」。

这一次,韩国政府可谓是「铁了心」要将汉字赶尽杀绝。不仅在教育领域全面禁止汉字,甚至连古代的文化典籍也要翻译成韩文。

在朴正熙的高压政策下,韩国社会的确在一段时间内减少了对汉字的使用,但由此带来的负面影响,也开始逐渐显现……

全面「韩文专用」:经济发展的「拦路虎」

朴正熙的强硬手段,看似让韩国在「去汉化」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也为未来的发展埋下了隐患。

首先,全面废除汉字教育,导致韩国年轻一代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能力直线下降,这不仅割裂了韩国与自身历史文化的联系,也给学术研究、文化交流等领域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完全依赖表音的韩文,也引发了一系列问题。同音词、同音异义词的大量存在,经常造成理解上的偏差和混乱,京釜高铁「螺丝事件」,就是这种弊端的典型体现。

更严重的是,随着韩国经济的腾飞,与周边国家的交流合作日益密切,而此时「韩文专用」的弊端就暴露得更加明显。

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风暴席卷而来,韩国经济遭受重创。为了尽快走出困境,韩国政府将目光投向了拥有巨大市场的中国。

然而,此时却尴尬地发现,由于长期「去汉化」的影响,韩国国内懂汉语、会汉字的人才少之又少,这无疑给中韩两国的经贸合作带来了巨大的障碍。

屋漏偏逢连夜雨,韩国企业在进军中国市场的过程中,也频频遭遇「文化壁垒」。

比如,韩国知名企业三星,就曾在产品命名、广告宣传等方面,因为不了解中国文化和汉字的含义,闹出了不少笑话,甚至引发了中国消费者的反感。

面对内外交困的局面,韩国社会各界开始反思「韩文专用」政策的弊端。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一味地追求「文化独立」,而忽视了与周边国家,特别是与中国这个重要邻国的文化交流,最终只会损害自身的利益。

「汉字复活」:务实的选择

1997年,金大中就任韩国总统后,面对严峻的经济形势和社会舆论的压力,果断喊出了「汉字复活」的口号。

金大中政府提出,要将汉字教育重新纳入国民教育体系,鼓励民众学习汉语,并在政府文件、公共场所等逐步恢复汉字的使用。

2005年,韩国国会正式废除了朴正熙时期颁布的【韩文专用法案】,标志着第三次「废除汉字运动」以失败告终。

尽管汉字教育在韩国已经恢复了一段时间,但「韩文专用」的影响依然根深蒂固。

以韩国身份证为例,虽然上面已经印制了韩文姓名,但在填写登记信息时,仍然要求必须同时提供汉字姓名。

究其原因,还是因为韩文中同音词、同音异义词太多,如果只用韩文标识姓名,很容易造成混淆和不便。

事实上,类似的情况在韩国社会并不少见。比如,在法律文件、学术论文、历史文献等领域,为了避免歧义、确保准确性,汉字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文化自信与文化交流:相辅相成

回望韩国三次「废除汉字运动」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国家在追求文化独立道路上的曲折探索,也能从中汲取宝贵的经验教训。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根基。韩国人民创造了自己的文字和文化,并为此感到自豪,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文化自信并不等于文化封闭,任何一种文化,要想保持活力、实现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文化的交流互鉴。

韩国与中国,地缘相近、文化相通,两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汉字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载体,对韩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不争的事实。

一味地「去汉化」,不仅割裂了韩国与自身历史文化的联系,也人为地制造了文化交流的障碍,最终损害的是韩国自身的利益。

反观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开放包容的国度,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绵延数千年、历久弥新,正是因为它善于吸收外来文化的精华,不断丰富和发展自身。

今天,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走向世界,积极参与全球文化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在这样一个时代背景下,韩国三次「废除汉字运动」的历史,或许能够给韩国以及其他国家带来一些启示:

文化自信和文化交流从来都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坚持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才能让不同的文化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信息来源:【汉字及汉文化对韩国人名的影响】——延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22 ,55 (06)

【从韩国文化危机看汉字对韩国的影响】——中国商界(下半月) . 2009 (06)

韩国人又闹文字笑话!日媒:都是废除汉字惹的祸 发布时间: 2017-09-04 13:47:15 | 来源:海外网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