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台海

许倬云:希望大家能以同情之心理解台湾

2024-09-06台海

【台湾四百年】——写给两岸同胞的台湾简史

我祈求读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心存同情,而不是把它当作「别处」或「他方」的历史看待。

——许倬云

大陆是我的出生地,台湾是我的成长地

1948年,我们举家迁至台湾。

当时我接受的中学教育还有一个学期没有完成,于是,进入台南二中当插班生,读了一个学期后考上了台湾大学。在台湾大学读了四年本科、三年研究所,然后进入「中央研究院」工作,两年后到了美国。在美国读完博士学位后,我就回到了台湾。从1962年到1970年,我在台湾大学和「中央研究院」服务,1970年来到美国。

孙曼丽毕业留影,许倬云时为台大历史系主任

从那时候到现在,几乎每年我都要回台,短则待上两三个月,长则一年,如此反复,往返于太平洋两岸。从二十多岁到八十多岁,我在台湾的岁月加起来大概占了人生的一半。我固然是在大陆出生,但可以说是在台湾成长,也在台湾逐渐老去。

大陆是我的出生之地,台湾是我的成长之地,对这两个地方我都有浓厚的感情。

我坐在「舞台」前观察台湾

由于战乱奔走四方,我相信我对中国各地情况的了解,比许多只留在一个城市的朋友,可能更深入也更透彻。

因为在逃难期间,各个阶层、各种生活形态我都经历过。在台湾的这几十年,是我人生的一半光阴,所幸我在台湾的各阶层、各行业,都有相当好的朋友,我与他们也有许多日常的接触, 因此我觉得自己既可以大陆人的身份观察台湾,也可以本省人的身份理解台湾。 内外两层的比较,对我自己而言,都是在理解自己,而不是在理解别人。我对台湾的观察和体验,也是既非完全台湾人的,也非完全大陆人的,而是尝试着两面兼顾,所以看得较为清楚。

20世纪80年代台湾街景

尤其是在1970年以后,台湾改革开放的那一段时期,我参与了许多民间的论坛,也参与了许多为了建设台湾而举行的大小会议,加上许多朋友给我提供的资料,所以, 对于整个台湾的演变,我都有相当于坐在舞台后面、舞台边缘甚至舞台前面观察的机会。

我陈述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

上面所说的情形,使我在口述台湾发展史七讲的时候,既写下了我的观察、我的理解、我的分析,还写下了我的感想。内心的激荡如波涛汹涌,和我写专业历史论文时候的心情,完全不一样。这一过程,等于是自己解剖自己给别人看。台湾的发展历程,让我刻骨铭心,等于我自己本身经历的过程;我陈述的不是别人,其实就是自己。

由于专业的习惯,我尽量保持冷静,但是,我无法避免个人感情上的激荡。 在陈述时,我努力控制情绪,才收住一些情感化的词句。这些情形,我必须剖白给我的读者,这样读者才能理解我和原谅我。

我祈求读者阅读这本书的时候,心存同情,而不是把它当作「别处」或「他方」的历史看待。请你理解,一群来自中国大陆的人,在一个海岛上四百年的辛苦和艰难,四百年流过的血汗泪,四百年经历的屈辱和在屈辱底下发出的奋发图强的声音。因为有许多复杂的心情,他们也不免语多偏差,但很多人都曾经努力于做好该做的事。

我希望读者能理解台湾人的这份心情,那么,对于本书所叙述的四百年来辛苦艰难的历程,你们会多一份同情,也会因为同情,所以能更深刻地理解。

一部台湾人的精神与困境之书

现在,台湾正在一个转变的关口。这个转变的关口,在于世界局势复杂,两岸关系微妙,经济难关必须突破,政治制度必须改进……在这种种框架之内,我们要靠一部小书来交代一切,当然非常困难。

在本书的结尾,我对于台湾发展过程中的缺陷,也有所陈述。正是因为恨铁不成钢,我才坦白地批评。这些缺失,更可以提供给大陆作为发展的参考。两岸之间,同根同种,彼此的经验相互借鉴,相较于借鉴旁人而言,更为真切。如果各位读者能够以同情之心、以彼此谅解之心来理解台湾,我想这本书,还是可以提供给各位一些背景知识的。

本书不是一部资料书,而是一部关于台湾人今天的精神与困境的书。 如果读者读完这书,对台湾发展到今天的历史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能够做到这一点,我就满足了。

新书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