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打着「环保」的旗号,搞了不少新花样,什么「素食餐厅」、「纸板床」、「无空调」……网友们都炸开了锅,议论纷纷。
有人点赞,说这是为地球尽一份力;有人吐槽,说这是作秀,运动员又不是苦行僧。
说实话,运动员每天高强度训练,消耗巨大,吃不好、睡不好,比赛成绩肯定受影响。这不,奥运村餐厅一开放,就成了大家关注的焦点。
——【·赞不绝口的美食·】——»
2024年巴黎奥运会,这座浪漫之都为世界奉献了一场体育盛宴。然而,细心的观众却发现,这场盛宴似乎少了点什么——那就是令人垂涎的美食。
要知道,法国美食可是享誉全球的文化符号,怎么会在自家举办的奥运会上「缺席」了呢?
这不禁让人想起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2022年杭州亚运会上,中国美食「抢尽风头」的盛况。
从「米其林三星级」的餐饮水准,到外国运动员变身「吃播」的有趣现象,中国用美食征服了世界,也展现了独特的文化魅力。
北京冬奥会和杭州亚运会上,200多种中华特色菜品轮番上阵,让外国运动员们大饱口福,直呼过瘾。
美国单板滑雪选手朱莉娅·马里诺在冬奥村「狂吃」200个饺子,美国速度滑冰运动员凯西·道森每晚都要吃至少5个饺子。
看来,饺子这种中国传统美食,成功俘获了外国运动员的胃。除了饺子,北京烤鸭也备受青睐。
中国香港运动员朱定文对北京烤鸭赞不绝口,坦言自己最爱的就是这道菜,要不是教练提醒控制饮食,他恨不得顿顿都吃。
一位美国运动员也表示,自己入住奥运村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品尝了美味的北京烤鸭。
冬奥村午餐时段,平均每天要消耗80多只烤鸭,可见其受欢迎程度。
谷爱凌在比赛间隙吃韭菜盒子的场景,更是引发了热议。奥林匹克官方社交平台都为韭菜盒子「打call」,称其为「冠军零食」。
——【·不宣扬自家美食·】——»
相比之下,法国作为美食之都,却在巴黎奥运会上「冷落」了自家美食,这多少有些令人意外。
要知道,法国美食可是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底蕴的。
从中世纪开始,法国美食就逐渐发展成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并在17世纪法国成为欧洲强国后,其影响力更是与日俱增。
18、 19世纪,法国厨师们对传统烹饪技艺进行改良和创新,发明了著名的法国五大酱汁,将法国美食推向了新的高度。
20世纪以来,法国政府开始重视保护和发展地方特色美食,使得法国美食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法式浓汤、布尔盖尼烤鸭、鹅肝酱冰淇淋……这些经典的法国美食,无不体现着法国人对食材的讲究、对烹饪的热爱以及对精致生活的追求。
然而,在这次巴黎奥运会上,这些经典美食却不见踪影。
水果区摆放着切好的水果,但香蕉大多已经发黑,让人毫无食欲。面包区倒是堆满了法棍面包,但硬得像石头一样,估计能把桌子砸个坑。
意大利面区倒是提供了各种酱汁,可惜面条看起来一点也不新鲜,像是放了好几天的 leftovers。
主菜区更是乏善可陈,干巴巴的豆子,毫无食欲可言。
那些期待着能尝尝正宗的法国鹅肝、牛油果、炸薯条什么的,结果发现根本没有,据说因为火灾隐患,厨房不能用油炸锅。
巴黎奥运会之所以推行「素食」,主要是为了减少碳排放。据说,畜牧业是温室气体排放的「大户」,少吃肉就能为环保做贡献。
对于这个说法,网友们看法不一,有人觉得有道理,有人觉得太牵强。毕竟,运动员需要补充大量的蛋白质和能量,光靠吃素真的能行吗?
客观地说,「环保」餐食确实有可取之处,但也要考虑运动员的实际需求。
如果食物种类单一、口味欠佳,甚至影响到运动员的营养摄入和比赛状态,那就得不偿失了。
——【·中国大厨·】——»
就在大家议论纷纷的时候,中国队餐厅却悄然火了起来,成了奥运村里的「网红打卡地」。
原来,为了保证运动员的饮食和休息,中国代表团做了充分的准备。
不仅配备了专业的厨师团队,还专门租用了一栋自带中央空调的楼房,为运动员提供舒适的休息环境。
中国队餐厅的菜品更是丰富多样,不仅有地道的国宴川菜鸡豆花、家常辣子鸡、川菜泡菜,还有各种精致的下午茶和甜点,比如米花糖等等,甚至还会根据当地的特色,选用新鲜食材制作一些特色菜肴,简直让人垂涎欲滴。
这下可把其他国家的运动员羡慕坏了,纷纷跑到中国队餐厅「蹭饭」。据说,还有泰国运动员为了吃一口中国队的豆角焖面,顶着烈日走了好远的路。
就连在法国的中国留学生也坐不住了,纷纷在网上留言,希望能有机会去中国队餐厅尝尝家乡的味道,一解思乡之情。
中国队餐厅不仅为运动员提供了营养保障,更成为中国文化输出的窗口,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美食的魅力和中国对运动员的关怀,传递了积极友好的形象。
其实,环保和美食并不矛盾,关键是要找到一个平衡点,既要注重环保,也要关注运动员的需求,让他们在赛场上发挥出最佳水平。
毕竟,美食无国界,体育无国界,希望在未来的国际赛事中,我们能看到更多这样的暖心故事。
——【·总结·】——»
美食是文化的载体,也是连接人与人之间情感的桥梁。通过美食,我们可以了解不同文化的差异,也可以感受到彼此的共通之处。
中国美食的热情奔放和法国美食的浪漫精致,都是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值得我们去品味、去传承、去创新。
在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的今天,我们更应该以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文化的差异,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让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从舌尖到心灵,让我们一起品味文化的多样之美,共同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