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辟谣

「小心肝」布满」大水泡」,这个手术让一位医生重获新生!

2024-08-14辟谣

巨型囊肿形如山,

腹胀如鼓行路难。

瑞金医生回春手,

重焕新生展笑颜。

——摘自肝移植病区主任宋少华朋友圈

是的,老徐(化名)就是诗中这枚巨型肝脏的主人。他是一名医生,有着近30年肿瘤专业诊疗经验。不过,医生也是普通人,也会生病就医。

老徐50多岁了,多年前体检就查出有 多囊肝 。多囊肝和常见的肝囊肿不同,这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肝脏内会形成多个充满液体的囊肿。

早期老徐没有明显的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问题逐渐显现……

腹胀如

最近这两三年,老徐发现他的腹部越来越大,腹围如同临盆的孕妇,稍许吃一点食物便饱胀不已,但身体却日渐消瘦,活动也愈来愈困难, 甚至连睡觉也不能平卧。

老徐自己是医生,他当然知道自己的病情的严重程度,在尝试穿刺等多种非手术治疗手段无效后, 老徐觉得,现在的病情虽不会立即致命,但长此以往,生活质量将大打折扣。而这种疾病只有通过肝移植术才有可能治愈。

在多番咨询与考察后,老徐选择了瑞金医院肝移植病区。 他认为,瑞金医院不仅有国内领先的肝移植技术,更有一个包括全流程覆盖的移植围手术期管理医疗平台。

瑞金医院肝移植病区主任宋少华教授接诊了老徐,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肝移植医生,面对同样是医生的老徐,宋教授向老徐解释了手术的难度与风险:

▶ 老徐的肝囊肿占据了腹腔大部分空间,与周围器官容易形成粘连, 而体积巨大的肝脏搬动不易,分离难度远高于一般肝移植手术

▶ 同时,长时间的高腹腔压力,在囊肿移除时瞬间消失, 血液的重新分布会对患者生命体征的稳定产生巨大影响。

▶ 整个流程考验的 不仅是外科医生的技术,也需要多科室的紧密配合。

几千毫升 的积液

在等待数月之后,2024年6月27日,老徐获得了供肝的分配。手术难度一如术前的预料,打开纤薄的腹壁后, 映入眼中的是,整个腹腔全部被囊肿占据,几乎找不到肝脏了,只有左叶还有少量肝组织,几千毫升的囊肿积液将肝脏撑到了极限,连搬动都十分困难。 好在宋少华及治疗小组在术前做了充分的预案。

老徐肝脏上有部分囊肿较大,此前曾通过穿刺抽液,但仅仅三四天,囊液就会再次充满,依旧是腹胀如鼓。 但开腹手术后的情况就不一样了,囊液吸出后,肝脏与腹壁的间隙露了出来,这给手术带来了方便。

宋少华解释说,对于肝移植,变数比较大的是「下肝」阶段,也就是将病肝分离的时候,尤其是多囊肝这种,因为腹腔被巨大的囊肿占据,视野受到限制,脏器组织推移受限,手术难度增加。

当手术团队将肝脏表面的囊液吸出后,患者的肝脏瞬间缩小了一圈,肝脏与腹壁的间隙显现了出来。随后,手术流程进入既定流程。 门静脉,下腔静脉分别阻断,病肝被切下来,供肝被植入,当恢复供血的一刹那,一颗苍白的肝脏逐渐红润。

最终,在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的紧密配合下,老徐的手术历时8小时,获得了圆满成功,新肝成功地在他的身体里开始工作。

常规的转化为 常规

这看似行云流水, 如教科书一般的操作,背后是医生团队充足的准备、丰富的经验和过人的胆识。所谓教科书,就是按部就班步步为营,把不常规的转化为常规的,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出错。

现在,老徐已平稳出院,原来腹胀如鼓的压迫感、不适感消失无踪。他激动地说到,是瑞金医院的医生们用精湛的技术,为他开启了新生的大门。

老徐的故事,不仅是一次生命的重生,也是对所有医疗工作者的一次提醒:在治愈他人的同时,也别忘了关爱自己。

瑞金医院的医生们,用他们的双手和智慧,挽救了老徐的生命, 更让他重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期待,祝愿老徐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治病救人服务社会。

·多囊肝·

多囊肝,又称多发性肝囊肿,是一种遗传性疾病,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这类患者往往同时并发程度不同的多囊肾。

患者的肝脏内会形成多个大小不一的囊肿,这些囊肿内充满了液体,随着病情发展,囊肿会逐渐增大,压迫肝脏及邻近器官,引起一系列症状。

早期可能无明显不适,但随着病情进展,患者可能出现腹部胀满、疼痛、消化不良、呼吸困难等症状,严重时甚至影响肝肾功能。

治疗多囊肝,通常根据病情轻重采取不同策略。轻度患者可通过定期监测、调整生活习惯来管理病情;而对于症状严重(如出现肝功能衰竭、门脉高压消化道出血等)、生活质量受到明显影响的患者,肝移植是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

欢迎转发点赞

文、编 | 东东、张磊

特别声明:本文经上观新闻客户端的「上观号」入驻单位授权发布,仅代表该入驻单位观点,「上观新闻」仅为信息发布平台,如您认为发布内容侵犯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