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天道】名场面:丁元英殿堂级的音乐点评

2024-03-15影视

【天道】虽然是一部以商业运作为题材的电视剧,主题是 「极品混混」丁元英 亲自操刀的以贫困县中的贫困村王庙村为背景,把「格律诗」音响公司从无到有,最终登顶「铁王座」,让音响界扛把子「乐圣」不得不收购它,与之长期绑定合作的故事。

这是一条明线,还有一条暗线,就是剧中的人物关系,男主丁元英和女主芮小丹 「丁芮恋」的爱情故事

一、无处不在的音乐

整部剧的素材,除了王庙村、古城商业街、柏林,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话题,那就是音乐。

王庙村「三人组」之一的刘冰是 因为唱片才跟丁元英认识 的,也是因为这个缘故,才有了后来叶晓明有意促成丁元英加入王庙村的扶贫项目; 格律诗是以音箱起家的 ,也是凭借音响才能「碰瓷」音响一哥乐圣,最终与之平起平坐,成为它们最重要的供应商;一直对丁元英有成见的 警花芮小丹,也是因为一套「超级音响」才对丁元英有了新的认识 ,并在日后爱上他。

如果没有音乐,芮小丹根本没兴趣进一步了解丁元英,也就不会有后面生出的那个改变王庙村命运的「梦想」,一切就都不会发生。所以说, 音乐是男主、女主和几个男配最重要的爱好,也是全剧的「题眼」和「药引」

丁元英的日常离不开两样东西:工夫茶和音乐;芮小丹在第一次听到【天国的女儿】之后就被深深地震撼了,由心灵深处发出「原来生活还可以这样」的感慨;冯世杰和叶晓明都是音乐爱好者和音响发烧友。 冯世杰听穆特的【流浪者之歌】能听到潸然泪下

到了后面的故事,两个品牌的音响登场,就成了整个故事不可或缺的「主背景」,围绕着两家的音响展开了一场「殊死搏斗」。

二、万丈红尘,人神之间

根据前助手肖亚文的评论,丁元英是一个连她这个聪明人都无法理解、不人不鬼的存在。他是清华高材生,还去德国洪堡大学修完了经济学博士,随后又组织私募基J,凭借掌握中华文化的密码,从当时被讥讽为「 提款机 」的中国股市烧杀抢掠了几亿的天量资金。

在他洪堡大学同学正天集团副总裁韩楚风的口中,丁元英是一个「明白人」。什么是明白人?就是【教父】中已经看清了这个世界本质的人, 世界在他的眼中「一丝不挂」

丁元英的定位,在剧中有两处。一个是在他解散私募基J,准备撤离北京去古城「静一静」的时候,韩楚风说自己对郑建时给丁元英投下「动机不道德」一票表达不满的时候。丁元英说郑建时修的佛是其实不过是自己心中眼中的佛,还没有修到家。

【天道】:

建时凭心凭理超度亲疏,不失佛门正本。但他的佛根里只有熔点没有正智,所以他看我是一个元宝不失德行,一坛元宝图财害命。他那个佛,是修来世正果的佛,他还得到佛祖那儿多咨询咨询 。」

这段话说明了郑建时投丁元英「动机不道德票」的原因有两个,一个是丁元英为几个出资人挣到了不菲的利润,但却无疾而终中途放弃;一个是他从中国股市掠夺财富,无数个韭菜倒在了他的镰刀之下。

郑建时这就有点又当又立了 ,既然你不忍收割中国股民,当初为什么还要参与,并且亲自出资40万马克当担保金。所以丁元英说郑建时在他自己看来没毛病,其实是假佛,是假仁义,要想修成正果只有等来世了。

韩楚风反问:「那你呢」。

丁答:「 我?正果是不想了,尘埃落定。

这个尘埃落定是什么呢?就是虽然已经看破红尘,但又无法出红尘,还得在尘世里待着, 处于「人神之间」,算是半人半仙 。所以肖亚文说他不是人也正常。的确不是人,不是人也不是神,不人不鬼。

第二次对于丁元英的定义,发生在他要启动王庙村的项目,前去五台山「寻根问道」的时候,寺中主持玄智大师对他的论断,正好遥相呼应,印证了丁元英对自己的定位。

玄智大师说丁元英身上有三气:「 三分静气,三分贵气,三分杀气 。」静气能让他参透智慧,掌握「扒拉铜板」的密码;贵气让他对俗世有居高临下的包容,杀气助他游走于商界,游刃有余,全身而退。

这三气都是「世间之气」,十中去九。「 还有一气住于身中,游离心外——痞气 。」因为有世间气,所以还会留恋人间烟火,最终接受了芮小丹,和她成为生死伴侣;所以他说「 天下之道论到极致,百姓的柴米油盐;人生冷暖论到极致,男人女人的一个情字 」。

上面这都是「人话」,但丁元英分明「不是人」,那是因为他还有「痞气」,虽然住在身上,却游离心外。所以他才会不人不鬼。

三、殿堂级的音乐点评

所以丁元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要么不做,要么就会惊天地泣鬼神。所以他爱好音乐绝不是附庸风雅,一定是对音乐有着深入骨髓的理解。

而他对于小提琴演奏【流浪者之歌】的点评,充分验证了这一点。这一段也算得上是整个剧中的「名场面」,是 对音乐殿堂级的点评

这个情节发生在叶晓明为王庙村谋划,与冯世杰达成一致之后,两人商定一定要拉丁元英下场。

这才有了冯世杰与丁元英初次见面就「成心挑事儿」,非得让他说说穆特的【流浪者之歌】有什么不好。

【流浪者之歌】的作曲者是 西班牙音乐大师萨拉萨蒂 ,也是他的传世名作。【流浪者之歌】又称【吉普赛之歌】,取材于「天生的流浪民族」吉普赛人的故事。

他们自称「 罗姆人 」,在吉普赛语中是「人」的意思,意为没有国籍,没有固定的生活区域,游走世间,没有任何标签能够定义他们。在其他民族看来,他们总是与当地人格格不入,无法融入主流社会。

因为这种特殊的生活方式,吉普赛人颠沛流离,生活困顿,有很多人不得不堕落为流浪汉、小偷、乞丐,所以长期都是整个世界的「弃儿」。但是 他们的精神中不乏对命运的抗争,灵魂中始终驻扎着对自由的热爱

萨拉萨蒂从吉普赛人的命运中找到灵感,通过复杂高超甚至是晦涩深奥的小提琴技法和绚丽的节奏,演绎出了一部既平凡又悲壮的「史诗」。

【天道】中选了 三个版本的小提琴协奏曲 作为点评对象,分别是穆特、弗雷德里曼和海菲兹。

穆特出生于距离德国柏林516公里的巴登,父亲是一位小提琴演奏家,她3岁学琴,6岁开始演奏,7岁拿到「全德青少年小提琴比赛冠军」,14岁就能与柏林爱乐团这样的顶级乐团同台演奏。

穆特的演艺生涯可谓顺风顺水,虽然技艺超群,对萨拉萨蒂的曲子也充满了崇敬,但是局限于自己的经历, 她无法真正领会吉普赛人精神的精髓 ,只能以自身去猜度「以身观身」,所以对他们的感情很容易就变成了同情,演绎出来的结果,就像丁元英评价的那样,只有「悲凉」「悲伤」「悲戚」。

就像欧阳修诗中描写的深闺怨妇,如泣如诉;她的吉普赛人流浪的是一片荒漠,干涸而贫瘠,怨气太重,抗争不足,在茫茫的荒芜中禹禹独行。

穆特是「有心无手」,想要演绎好,但是能力不足,所以中间的断音慌张而稚嫩,像是无心之失,不像海菲兹那样精准恰当,游刃有余。第四部分的快板,能歌善舞的 吉普赛人灵动的生命活力,被她渲染成了一只在森林中四处乱撞的小鹿

所以丁元英说:「 穆特的手,是一双女人的手 」。

海菲兹长于小提琴世家,从小受到了父亲严苛的训练,他的演奏无懈可击,分毫不差。意大利指挥大师托斯卡尼尼对她的评价是:「 唯一能演奏得完美无缺的艺术家 」。

要知道小提琴演奏的要求非常变态,指法哪怕相差半毫米,结果都会有很大的差别,能做到「完美无缺」几乎是最高评价了。

以语言风格尖酸刻薄著称的大文豪萧伯纳曾经对此耿耿于怀,他特意给海菲兹写了一封信,信中说:「 海菲兹先生,请问你能否拉错一个音以表明你是一个人而不是一位神呢?

这等于变相地夸海菲兹是神一样的存在。

但也正因为这种超级变态的精确精湛限制了海菲兹, 他的作品在技艺上无可挑剔惊为天人,可是却缺少了灵气和灵动,听多了就像是在炫技 。所以丁元英说他的【流浪者之歌】「匠气有余,虔诚不足」。

不是说他对艺术不虔诚,而是对原曲的灵魂不够虔诚,自己的技法喧宾夺主,盖过了曲子中的精灵。

弗雷德里曼是海菲兹的亲传弟子 ,他出生于美国,父亲是一个业余音乐爱好者,可能是因为这份缘故,让他的演奏基因里从小就有了一种美国西部牛仔的那种游离世界游戏人间的「痞气」,正是这种神来之笔的气质,与吉普赛人的精神不谋而合。

所以他的【流浪者之歌】自始至终有一股浑厚的底气在,情绪沉静而雄浑,虽然孤独困顿,蕴含其中的生命力却像沉睡的火山一样,时机一到就会喷薄而出。

他演奏的形象,就像 【莱博维茨的赞歌】中的朝圣者 ,虽然是一个垂暮之年的老者在荒凉的戈壁上流浪,可是他内心坚定,精神灼烁。中间的断音如同鹰击长空,有风雷之音;第四部分的快板,更是把吉普赛人「戴着镣铐跳舞」的生命场景演绎得淋漓尽致。

所以丁元英说他的演奏「悲壮」「悲愤」「悲怆」,三个人之中只有他做到了「手到心到」,天人合一,浑然天成。

四、不自由,毋宁死

吉普赛人身上有一种「不自由,毋宁死」的不屈精神,他们不会对命运妥协,更不会给当地的所谓「主流」低头,宁愿在地球上四处游走,也不想束缚自己的灵魂。

他们与周围世界格格不入,这一点丁元英和芮小丹身上也有。

韩楚风用哲学家尼采的一句话给丁元英画了一个圈儿:「 更高级的哲人独处着,这并不是因为他想孤独,而是因为在他周围找不到他的同类 」。

他骨子里惧怕女人,对世俗道德人伦有着居高临下的包容,一副「你来吧,我无所谓」的架势;他理性到了没有人性的地步,曾经因为救治无望得不偿失想过要拔父亲的「管子」。

在常人眼中,芮小丹也是一个怪胎 。她外表出众,出身在当地也算是显贵,父亲是一个导演,母亲在德国经营餐厅;她有自己的独立别墅,还在德国考取了律师资格证和研究生。

可是她却愿意在一个小镇的小破派出所里窝着。为了买一套音响,十数年如一日的「模范警员」竟然开着警车「公器私用,玩忽职守」了一个多星期;面对数倍于自己人数的歹徒、杀人不眨眼的重刑通缉犯, 明知出手自己会有生命危险,她还是选择了「当死则死」

可这又恰好说明了芮小丹和丁元英是同类,他们都是凡尘中的「吉普赛人」。这也是为什么芮小丹一开始排斥丁元英,丁元英一开始看不惯芮小丹,但当他们真正彼此了解的时候,还是选择了坚定地在一起的原因。因为他们是彼此的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