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影视

茶馆不卖茶,古人的生意经。

2024-01-20影视

最近无意中在短视频平台看到一部电影片段,是一部老电影。

这部电影,讲述了乾隆下江南路过一家茶馆喝茶的故事,倒不是电影故事吸引了我,而是茶馆不卖茶的生意模式,让我感到好奇。

【乾隆下江南】是1977年由李翰祥执导的香港喜剧片,虽然是一部四十多年前的电影,但不管是剧情和演技简直是吊打现在的小鲜肉星二代横行的电影。

今天不说这些,说多了来气,言归正传。

乾隆十六年期间,乾隆奉皇太后南巡到扬州,为体察民情,乾隆假扮商人撇下侍卫一人外出「寻乐」。期间,来带一家,在扬州最著名喝荤茶的茶楼一一乐园茶楼。

由上面的剧情截图可以看出,乾隆遇到的这家茶馆,是一家只卖水的茶楼,在热情多嘴的店小二指点下,才知道原来扬州喝荤茶的茶楼卖的是各种小吃和酒水,唯独没有茶叶卖。于是乾隆嘲笑道「茶馆不卖茶,那叫水馆算了」

在小二的解释下,乾隆只得去对面茶庄买茶叶。透过镜头我们知道,原来古代的龙井茶就有这种小茶包。老电影不仅好看,而且还给我们普通观众普及了很多知识。

为什么茶馆不卖茶呢?有人会疑惑。

其实透过本质我们可以知道,其中蕴藏了很多的生意门道。茶馆这种类型早在宋代就已经出现,在明代时期得到发展,至清代更为兴盛,茶馆的类型更加丰富。

例如:鸿福园、春和园,这类茶馆,他们不仅提供烹茶服务而且会给顾客提供美食。可以说是商业化的发展让其从幕后慢慢回到台前。

扬州早茶跟广州早茶虽然是两个派系,但是广州早茶最初是借鉴扬州早茶的,古时扬州是中国经济中心,广州人来扬州做生意发现早茶文化不错,就带去了广州,这就发展成了现在的广州早茶。我们知道,那时候的广州还是穷乡僻壤,经济落后,往往是发配边疆的地方,所以说扬州才是早茶的发源地。

茶馆不卖茶,我觉得是一种很精明的生意模式,我觉得有三个门道。

(1)保持繁荣的市场生态。

说起一个故事,大家肯定不陌生:「 犹太人开加油站赚了钱,第二个人在加油站边上开饭店,第三个人开超市,但中国人不是这样,中国看第一个人开加油站挣钱,第二人迅速开加油站,第三个也开加油站,最后一起死掉了 」

茶馆不卖茶,道理与加油站的故事相通。一方面可以把生意独立出去,让周边多几家买茶的维持市场繁荣,同时也可以为想买茶的提供试茶的场所,一边试茶,一边品味茶馆的小吃。试完茶不错,回头还能多买点茶叶,两者是相互促进的。

看来古人的生意头脑并不比犹太人差,他们懂得生意不能一家做,更不能都做同样的生意。

(2)维持高额的利润。

我们知道,不管是茶馆还是餐厅,顾客在消费完后,心里面总有一把算盘,有的会感觉这家的菜不错,真便宜。有时候会感觉,不好吃还这么贵。总会有这种消费后的心态。

茶馆不卖茶,就像很多沿海海鲜店不卖海鲜,只做加工的道理是一样的,把茶叶的采购成本转嫁到其他店铺,让顾客的支付成本拆开了,就像买茶买了50元,在茶馆消费了90元,消费后让顾客感觉,这家茶馆消费水平不贵,价格平民。如果茶水和小吃放在一起消费,那就是140元,对于一顿早茶,着实让人感觉有点贵。

茶水分开,就是抓住了顾客消费心理感受。在总体客单价不高的情况下,可以保证其他产品的利润空间。

(3)转移口碑,转移成本。

作为一家茶馆,茶叶的好坏,多样性,直接影响茶馆的开点成本,古代的保存技术比较落后,如果采购繁多的品种的茶叶,一方面库存成本和产品品质都会加大。

把茶叶剔出去,可以有效降低各项成本。

其次,在茶叶品质口碑上面,可以转嫁出去,茶叶的好坏无关茶馆,反正是顾客自己挑选的。

好了,古人的智慧,我们现代人永远想不透。看看现在所谓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下,还能在卷吗?

感谢各位看官的捧场,卖点小茶还债养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