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美军中校回忆朝鲜战争:志愿军攻击方式前所未见,德军也不过如此

2024-03-09军事

「不要以为志愿军很好对付……他们的武器装备确实不值一提,但如果你真正与他们交战起来就会明白,他们的战略和战术水平简直与其他国家的军队不在一个维度。

就算是二战期间,鼎盛时期的德军,与志愿军相比起来恐怕也不过如此。「

这是一名美军中校——美31团军官恩布利,对志愿军做出的评价。

众所周知,志愿军在朝鲜战场上使用的各种战术,给不少美国大兵造成了不小的心理阴影。 很多人即使在战争结束回国后,听到类似冲锋号的尖锐声音时也会起应激反应。

可以说,志愿军的战斗力,是大大超出了所有西方人的想象的。 至少在这位美军中校眼里,就算是给整个欧洲带来了大麻烦的德军,顶多也不过是装备比志愿军强。

在上个世纪五十年代左右,美军交过手的三大对手:日军、德军和志愿军,美军分别是怎样评价他们的实力的呢?

德军实力如何

我们来看看这三支军队的具体情况。

先说德军,如果不考虑当时德国政府的腐败低效,党卫军和国防军之间的不和等内因,德军作战单位的战斗力应该是当时世界上数一数二的。

当然,战斗力并不像游戏里那样,每个数值都标得明明白白。要评估现实里一支军队的战斗力,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德军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是最强,但综合来看得分确实不错。 或者应该说,德军的作战效率很高,落单的排、连、营都能有比较强的战斗力。

相比之下,美军的排很弱,没有多少能动性,长官不下令就不知道该怎么做。苏军强一些,但也得到团以上才有比较强的火力。

英军的基层很强,但放到中高层来看,会让人怀疑他们脑子里到底怎么想的。

士兵素质方面,德军士兵的文化素质应该是欧美军队中最高的,这也是得益于德国是先发发达国家。

西欧国家和美国的基层士兵,基本都是中学毕业的学历, 德军则有很多士兵是大学毕业生。

日本多数士兵是小学毕业,苏军一开始还不错,到后来男人都快打光了,只能放一堆重刑犯进军队,基本都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水平。

一些人可能不理解,文化素质高不高和军人能不能打有什么关系?关系可大了,有着较高的文化素质,就意味着这些士兵可以接受更高层次的训练,操作技术装备等。

必要的时候,德军的士兵和基层军官还可以接替长官进行指挥,这是其他多数国家军队都做不到的。

而且德军对士兵的训练方式也比较科学。这里要嘲笑一下日军,很多人以为日军之所以能在我国战场上横行霸道,是因为他们的训练很严苛。其实并不是那回事。

在日军之中,对新兵的服从性训练和壮胆训练非常多。他们所谓的「战斗力训练「,很大程度上就是折磨士兵。他们的训练方式一般人接受不了。

在入伍之前,很多日本士兵都是没摸过枪的农民,而欧洲国家很多士兵在从军之前就在射击俱乐部玩枪,底子本来就不错。

德国等国家训练士兵的方式,也比日军的方法科学得多。

除了基础的体能和射击训练之外,德军相比于其他国家,更强调班组内战术配合训练、投弹训练以及果断性训练。

果断性训练,什么意思? 比如说前面是个不知道泡了多久,又脏又臭的污水坑,德军也要让士兵能马上匍匐前进。

这些训练,到了实战的时候都是相当实用的。

而同时期的英军和法军,对基层的战术配合训练重视程度都不太够,更加重视士兵个人素质的训练。

英军和法军枪法和炮术都不错,但如果是连对连的情况,就有些不够看了。

当然,德军也有弱点,那就是他们没有肉搏训练。不过肉搏战在欧洲战场上本来也不多见。

另外,德军的枪法不如英军,炮术又不如美军。 美军可以保证一个炮兵团各种大小口径的炮弹几乎同一时间覆盖目标范围,并根据前方突击排的侦察迅速调整,让敌人几乎避无可避。

所以,西线美军虽然炮弹不算宽裕,但总能给敌人造成自己的炮弹充足的感觉。

但德军的炮术还是比英军强,枪法又比美军强……

现在说到重点,步兵战术。这是德军相比于同时期欧洲国家领先最多的部分,也是得益于魏玛共和国时期保留了大量士官。

步兵战术,也就是美军认为德军与志愿军水平相近的一点。

除了英军和法军都会使用的交替掩护、轻机枪小组跟进打侧翼、交叉射击等,德军还有一大特点,就是能发挥自己班组配合好的优势,更加坚决地执行突击。

主要特点在于,德军的冲锋距离是欧美国家军队中最近的,约为100米。在突击班抵达冲锋距离之前,德军从不与敌军对射。

至于冲锋时压制敌军的任务,交给后方负责掩护的班组,以重机枪和迫击炮完成。 突击班就近距离冲锋,以机枪、冲锋枪、手榴弹等各种武器消灭敌人。

英军一开始不兴搞这种班组配合,结果吃了大亏。他们后来学会了,但冲锋距离比德军拉的远,而且行进时喜欢和敌人对射,就又在德军的机枪面前吃了更大的亏。

日军的情况

再来看看日军的情况:不得不说,以当时日军的战斗力,还是不能与欧美国家相比。

在二战期间,各国的陆军都在很大程度上依赖装甲部队,装甲部队的建设情况就是各国都十分重视的。

坦克性能方面,苏联和德国的水平最高,美国比他们略逊一筹,英国更次。 日军的水准与捷克斯洛伐克和波兰相差不大,这是坦克性能上的比较。

在庄家战术运用方面,最重要的是是否有「快速集群「这样的概念。快速集群,作为一个能够独立作战的战术单位,可以在突破敌方防线后快速推进,打击敌方纵深的重要目标。

在地方重建防线前,快速集群就能推进到更深远的后方,使敌人难以重建完整战线进行抵抗。

在德国,快速集群的概念体现为装甲师,以及之后组建的规模更大的装甲军。1941年进攻苏联时,德军组建了4个装甲集群作为快速打击力量。

巴巴罗萨计划初期的极大著名合围战,都与这4个装甲集群的名字紧密联系在一起。

苏军经过多次尝试,在1942年底组建了1942年型坦克军作为快速集群,之后又在1943年组建了坦克集团军作为战略打击力量。

同时,苏联还使用机械化军、诸兵种合成集团军、骑兵师、骑兵军来辅助坦克部队,达到突破德军防线之后可以更深远地突破防线,尽可能扩大战果。

再看看日军,和苏德这种第一梯队相比,装甲部队的建设水平几乎是0。坦克装甲车的性能低劣暂且不说,配套战术上也完全不行。

1941年的日本陆军,作战能力和30年前的一战水平相当。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日军和国军打的都是非常落后的消耗战,日军基本没有一次能成功合围国军战役主力。

虽然以日军的实力,足以正面碾压国军,基本上打一仗就能胜一仗;但每次都打无休止的消耗战,然后击溃国军。

日军的机动能力实际上不比国军强多少,即使战胜了,也不能达成合围,只能放任国军主力转进。

这种作战水平,说难听点,连意大利陆军都不如。

淞沪会战虽然双方都伤亡惨重,但主要的原因并不是日军作战水平高超,而是国军战术水平和指挥能力实在不行,当退不退,把很多将士的性命白白消耗掉。

武汉会战历时4个月,日军从合肥出发,到武汉距离不到500公里; 国军伤亡40多万人,但日军伤亡也达到了20多万。

简单的说,日军使用最多的战术就是炮兵轰、步兵冲、步兵冲完炮兵轰,炮兵轰完步兵冲……非常典型。

美军对日军最深的印象,也不是日军有多强,而是 日军有锻炼方法,主要在精神状态上,而不是战斗力上。

志愿军第一轻步兵

至于志愿军,在战术水平上是完全不可小觑的。美军总结了一下志愿军经常使用的战术,其中典型的是夜间攻击。

在攻击发起时,志愿军不会将部队完全展开来以涵盖美军排阵地的整个侧面或后方, 而是会找一条最容易进入阵地的通道。

这条通道可能是一条深沟、一道山洼,或者一条小径。如果防御的一方集中在高地,志愿军基本会避开陡峭的山坡,选择比较和缓的山坡进攻。

第一个攻击群会直接冲上高地,有时散得很开,有时排成直排,有时又显得凌乱。

紧接着,这个攻击群会使用极其猛烈的自动火力和手榴弹炸翻美军。这种凶残的冲锋枪火力,足以令联合国军中在战壕蹲坑的一般兵做一辈子的噩梦。

我军经历过十多年的战争,对各种游击、夜袭等步兵战术已经研究得可谓透彻。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顶着一代甚至两代的武器代差,志愿军依然能打得不少美军士兵嗷嗷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