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严苛的晋升资历标准:简述旧日本帝国陆海军将官的资历魔咒

2024-02-24军事

在二战末期,日本战败投降的时刻,陆军中出现了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43名军司令中,有35人竟然是陆士22、23、24期的毕业生。这一现象让人不禁思考,是巧合还是有着深刻的原因?让我们一同深入挖掘这个引人瞩目的军事之谜。

首先,让我们聚焦于陆军的人事晋升机制。陆军唯一的军官养成学校是陆军士官学校,而晋升的首要因素则是毕业期数。这意味着,不同毕业期数的军官在晋升时存在着明显的优劣之分。观察43名军司令的毕业期数,不难发现22、23、24期的陆士居多,说明陆军的选拔机制在很大程度上考虑了毕业期数这一关键因素。

这种现象在海军中也有所体现,尽管海军的晋升标准更为苛刻。海军中将到大将需时4年,中将到大将则需时5年,这一制度相对刻板。战争爆发前后,海军中将增加了45%,而少将则增加了101%。然而,大将的数量却减少了,这显示了海军对于高级军官的选拔要求更为苛刻,也许这是因为海军更加注重军官的资历和经验。

对比陆军和海军的晋升机制,我们不禁思考,这是否反映了当时日本军队对于军官培养的不同理念?陆军更加注重毕业期数,而海军则更加关注资历和经验。这或许是两大军种在军官选拔方面的差异,也是导致43名军司令中有35人来自22、23、24期的原因之一。

在陆军中,即便在毕业期数相同的情况下,晋升门槛也存在着严格的区分。大将的晋升更为严格,比中将、少将晚晋升一期。这就使得一些表现卓越的中将难以晋升为大将,这种刻板的制度似乎难以解决一些优秀将领的晋升问题。例如,陆士21期的一些将领虽然在方面军司令履历上有过卓越表现,但却未能晋升为大将,这显示了制度的僵化可能导致了一些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