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新战士被自己人炸伤,满脸是血却面带笑容:我有一个愿望

2024-02-28军事

作者:武陟东旭

1949年3月,太原战役到了最后阶段。

负责攻打太原的,是我军第18、19和20三个兵团。

当时,外围的敌人已经基本被消灭,太原已经是一座孤城,而且被围了5个多月。

问题来了:1937年11月,日军攻打傅作义把守的太原,只用了5天左右的时间。我军攻占太原,为何难以一举拿下,耗费了好几个月的时间?

这是有原因的。

【我军在山西寿阳召开太原战役动员大会,而后向太原进发】

一来是晋中战役之后,傅作义受到惊吓,产生了逃往江南的想法。

而老蒋也有这一想法,希望华北傅作义部队全部撤到南方去。

如果那样,蒋军兵力更加集中,将不利于我军今后的战役。

傅作义既担心撤走之后,被老蒋控制,又害怕留在华北,被我军一举歼灭。

何去何从,傅作义举棋不定。

我军认为,如果过早打下太原,可能会促使傅作义下决心逃往江南。

因此,我军决定缓攻太原,让傅作义吃个定心丸。

1949年1月平津战役收官,傅作义的问题不复存在,攻打太原的事摆到了桌面上。

还有一个原因,是太原城防太坚固了。

太原是一座古城,战略地位非常重要,太原古城「控带山河,踞天下之肩背」,「襟四塞之要冲,控五原之都邑」。

正因如此,阎锡山控制山西之后,用了几十年时间苦心经营,把太原打造成了一座坚固的堡垒。

太原城墙高9米,顶宽5米,全都是石头砌成。

城墙上下是贯通的,向地下延伸,内部又有3层防线,可以自由调兵,以及运输物资。

太原的碉堡也多得惊人,不计其数。

这里已经成为碉堡的世界,什么梅花堡、人字堡、三角堡、子母堡应有尽有。

这些碉堡不光是外城有,内城也到处都是。

太原城外,有十几米宽的护城河,护城河内有鹿砦、铁丝网、地雷阵。

【太原战役工事遗迹】

如此坚固,为何日本人用几天就攻破了?

原因很简单,阎锡山的军队根本就没有打算和日军死磕。

阎锡山曾经在日本留学,跟日本人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即使日本占领了太原,仍然要依靠阎锡山。

日本人来了,他阎锡山仍旧可以是名义上的山西王,日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可以说,1937年的太原战役对阎锡山来说不是生死之战,这是走一走过场。

而1949年的太原战役,对阎锡山来说生命攸关,他自然要全力以赴。

早在1948年7月,我军兵临城下之前,阎锡山就孤注一掷,在太原聚集了8万兵力。

他还成立了一个「行动委员会」,还提出了守卫太原的「12项行动纲领」。

在此背景下,没有足够的兵力,很难顺利完成攻坚任务。

因此,平津战役结束后,在19和20兵团腾出手来后,解放太原兵力就够用了。

由于太原易守难攻,我军没有掉以轻心,成立了由徐向前、杨得志、罗瑞卿、杨成武、李天焕、周士第、陈漫远、胡耀邦等8人组成太原总前委,徐向前为书记,罗瑞卿、周士第为副书记。

【徐向前】

后来徐向前身体患病,总部决定让彭德怀前往太原,和徐向前一道指挥,从中不难看出上级对这场战役的重视程度。

我军下了这么大的决心,太原城的解放应该是指日可待。

可是,因为太原城防坚固,攻城并没有那么简单,郑维山所在的19兵团63军就遇到了不小的难题。

当时,三个兵团进行了分工,18兵团从东北方向攻城,20兵团从西北方向攻城,19兵团和晋中3个独立旅从西面和南面进攻。

郑维山军长和王宗槐政委看了地图,再看看敌人的兵力部署,倒吸了一口冷气。

他们的主要对手,是敌43军军长刘效曾,此人是一员悍将,抗战时期让日军吃了不少苦头,百灵庙战役刘效曾是主将,可谓一战成名。日伪当时流传这么一句话:「宁跟蒙军打一架,不跟刘效曾说句话」。意思是说刘效曾很能打,比蒙古军都厉害。

为了守住西面和南面,刘效曾在太原部署了49、70和72三个师,他们并没有死守城里,而是在城外双塔寺部署兵力,以牵制我攻城部队。

【开国中将郑维山】

经研究,郑维山和王宗槐政委决定,攻城和消灭外围敌人同时进行。

具体部署时,由188师攻打双塔寺,189师直接攻城。

为了做到有绝对把握,189师566团进行了实弹演习。

300多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一字排开,对准了远方的敌人碉堡。

团长一声令下,大炮齐鸣,炮弹呼啸着射向目标。

攻击结束后,郑维山用望远镜一看:炮弹只打出一个甜瓜大小的白点,可以说是给碉堡挠痒痒。

看到这样的结果,战士们沮丧极了。

郑维山急了,对团长说:「换再大口径的炮试试。」

团长的回答让郑维山心中一沉:「报告首长,这已经是最大口径的了。」

郑维山和王宗槐政委对视了一眼,谁也没有说话,神情凝重。

【开国中将王宗槐】

这时候,189师师长杜瑜华说话了:「我有个想法,不知道当说不当说。」

杜瑜华来自陕西红军,解放战争打响的时候还是副旅长,1949年刚担任师长。

「都什么时候了,快讲!」郑维山说道。

「我认为,用炮本身就是个错误。」杜瑜华慢条斯理地说,「原因很简单,太原城墙是石头砌成的。」

「说重点,你看该怎么办?」王政委说。

「我想……我想用爆破试试。」杜瑜华说。

「大炮都不行,爆破能行?」郑维山听了连连摇头说。

听他这么一说,大家陷入沉默。

王宗槐政委说:「现在没有别的办法,只能试试了。」

郑维山听了,点头同意了。

杜瑜华师长随即站起身来,走到566团9连连长李喜炳跟前,低声交代了一番。

李喜炳似乎早有准备,下令3名战士向一座废弃的敌人碉堡冲去。

事实上,杜瑜华确实早有准备了。

杜瑜华虽然没有上过军校,但是在抗大学习过,天赋很高,毕业后在抗大教导队担任队长。

能在教导队当队长的,可不是普通人。

他听说首长打算用炮弹攻城,心里就犯嘀咕,可是作为下级,他又不好直说,就自行制定了第二套备用方案。

在此之前,战士们就做过实验,用炸药包炸模拟的碉堡,没有什么问题。

可是,炸药包炸真正的碉堡,硝烟渐渐散去,李喜炳连长上去一看,垂头丧气回来了。

原来,他们之前炸的目标,是密度较低的石头,而不是这座废弃碉堡上使用的大青石。

听了李喜炳的汇报,杜瑜华师长脸上一层阴云,颇为尴尬。

自己刚当师长不久,就推翻上级的方案,自己提出要用爆破方式炸碉堡,却又不管用,这可如何是好?

就在这时,李喜炳连长又过来了,附在杜师长耳边低语几句。

杜瑜华听了,找到郑维山说:「我打算再试试!」

郑维山一时也没有别的方法,只好点点头说:「行,再试试吧。」

三个战士一听,再次背起炸药包,向废弃碉堡跃进。

郑维山拿着望远镜一看,眉头皱了起来,对杜师长说:「你的战士怎么这样操作,不合流程。」

原来,三名战士只有两名战士背了炸药包。

而且到了碉堡跟前,两名战士分别在两侧放置炸药包,另外一个战士赤手空拳,绕到了碉堡前面。

杜瑜华师长接过望远镜一看,果然如此,但是他听了郑维山的话,并没有立即解释。

郑维山心有疑虑,却没等到杜瑜华的解释。

就这这时候,只听「轰隆」一声,炸药包爆炸了。

震天动地的巨响之后,腾起一股浓烟。

硝烟散去之后,两名战士抬着另一名战士跑了过来。

王宗槐政委失声叫道:「不好,出事了!」

杜瑜华师长一见,快步迎了上去。

郑维山心里一紧,迈开大步向前走去。

只见那名战士满脸是血,但嘴角却挂着微笑。

郑维山不知就里,就要对杜瑜华师长发火。

杜瑜华师长却满面笑容,连声说:「好事,好事!」

原来,看到炸药包不能炸毁碉堡,战士们急了,在那里七嘴八舌想方案。

【太原战役总攻开始,我军官兵跃出掩体,向太原城墙冲锋】

其中一个刚入伍不久的新战士说:「不能炸毁敌人碉堡,里面的人如果被震伤,也是可以的啊。」

大家一听,觉得有理,可是到底管不管用,必须试一试才知道。

可是让谁去试呢?这可是玩命啊!谁也不能确定炸药爆炸对里面的人伤害有多大。

有个小战士又挺身而出说:「我去试试!」

杜瑜华师长起初不同意,可是这个战士说,是党解放了自己的家乡,家里还分到了土地,父亲才让自己参军,说一定要立功。

可是打北平的时候,他没有赶上立功,这次他下了决心,就是牺牲也要努力。

他说:「我唯一的愿望是,牺牲了给我记功。」

就这样,这个小战士钻入废弃的碉堡……

所幸的是,这名战士只是震昏了,面部轻微受伤,经过抢救脱离了生命危险。

在场的首长们听了,全都非常感动,有这样的战士,何愁太原城不破?敌人又怎能不失败呢?

小战士用生命探索出的经验,为攻坚探索了道路,但并不适应所有的碉堡,因此攻打太原时,我军还是付出了代价。

敌人很疯狂,工事也很坚固,但是经过血战之后,我军终于在4月下旬将红旗插上了太原城头。

【太原战役,我军攻陷太原绥靖公署,俘虏副主任孙楚、太原城防司令王靖国等】

因为太原战役太过惨烈,徐向前元帅从那时候起,就再也没有回过家乡。

革命胜利来之不易!

参考文献:

1,【解放太原纪实】,程秀龙著,山西人民出版社

2,【解放太原】,太原市档案馆编著,中国档案出版社

【深耕战争史,弘扬正能量,欢迎投稿,私信必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