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志愿军战歌歌词发现者陈伯坚相关文物入藏抗美援朝纪念馆

2024-03-25军事

3月22日,新华社原副社长陈伯坚的子女专程从北京来到丹东,将一批珍贵文物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其中包括:中国人民志愿军政治部签发给陈伯坚的记者证明书,1950年11月26日刊登陈伯坚通讯稿暨【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歌词的【人民日报】等共计26件。

志愿军战歌诞生在鸭绿江畔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这首唱响半个多世纪的志愿军战歌,激发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凝聚起亿万中华儿女保家卫国的强大力量。这首歌的词作者,是志愿军炮兵第1师26团5连指导员麻扶摇;曲作者,是时任文化部艺术事业管理局副局长的周巍峙。抗美援朝时期,两人从未谋面,促成他们隔空合作的就是当时的新华社记者陈伯坚。

1950年,陈伯坚从新华社野战军分社调回总社,刚刚入京又被派遣到安东(今辽宁丹东),随第一批志愿军部队跨过鸭绿江,成为率先入朝的随军记者。入朝前,陈伯坚在一个炮兵连采访,看到贴满了决心书的墙报上有一首诗,诗作表达了志愿军战士抗击侵略、保家卫国的坚定信念和豪迈气概,他马上抄录下来并找到了诗作者麻扶摇。征得作者同意,陈伯坚把「横渡鸭绿江」改为「跨过鸭绿江」,以表现志愿军的英雄气概;把「中华好儿女」改为「中国好儿女」,以增强读音脆度。修改后,陈伯坚在【记中国人民志愿军部队几位战士的谈话】通讯稿中,引用了这首诗作为开头,发表在1950年11月26日的【人民日报】。

身在北京的周巍峙看到这篇出征诗,赞不绝口,仅用半个小时就为诗作谱上了曲。从此【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传遍大江南北,鼓舞志愿军将士奋勇杀敌,也激发了全国人民热爱祖国、团结奋进的革命精神。也正因此,陈伯坚被公认是志愿军战歌歌词的发现者和传播者。

在文物捐赠仪式上,陈伯坚的大儿子陈燕卫介绍了一段「小插曲」。【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唱响后,词作者的署名还写着「佚名」。1953年,文化部和全国文联开展群众歌曲评奖活动,在全国范围内的万余首歌曲中评选出一等奖歌曲9首,其中【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名列第一。为了给作者发奖,有关部门找到新华社,以为通讯稿的作者陈伯坚就是歌词作者,陈伯坚赶紧说明这首诗并不是自己写的,真正作者是某炮兵部队的连指导员。正是根据陈伯坚提供的线索,找到了歌词的原作者麻扶摇,从此志愿军战歌词作者的署名都正式改为了麻扶摇。

战火中成长的优秀新闻战士

陈伯坚1922年6月16日生于山东省黄县(今龙口市),1938年6月参加革命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胶东【大众报】及新华社胶东支社编辑、科长,前线支社社长。解放战争期间,他跟随华东野战军投身战地报道,历任第九、十三、四纵队、九兵团报社和新华支社、分社社长。抗美援朝战争期间,又先后担任新华社志愿军分社副社长、朝鲜停战代表团秘书处新闻组组长、记者团秘书长等职。

作为一名战火中锻炼成长起来的新闻战士,半个多世纪以来,陈伯坚在新闻战线上辛勤工作,奔波在第一线,为党的新闻事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历任新华社国际部主任、副社长等职。

夫妻携手报道抗美援朝

陈伯坚的爱人胡修亚也是一名新华社记者。1942年,18岁的胡修亚就满怀革命热情来到解放区,在新四军【江海报】工作,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抗美援朝期间,她担任新华社赴朝鲜开城记者团记者,参与新闻报道工作。据陈伯坚女儿陈燕松介绍,母亲在朝鲜期间完成了大量战地报道,特别是战俘遣返的采访工作,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史料。

1953年陈伯坚(左)与胡修亚(右)在开城

陈伯坚的小儿子陈燕楠表示,这些文物保留在家人手里,固然是对亲人的怀念,但教育意义和文物的社会价值还不能充分显现。抗美援朝纪念馆是全国唯一一座全面反映中国人民抗美援朝战争和抗美援朝运动历史的专题纪念馆,有更广泛的受众。因此,家人商量后共同决定把文物捐赠给抗美援朝纪念馆,展示给更多人,让红色记忆在更大范围内传承。

来源:丹东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