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1945年,日本战败后,伤兵石田东四郎被同胞无情抛弃,流浪至河南南召县,在饥寒交迫中被善良的农民孙邦俊收留。
尽管饱受日军侵略之苦,孙家仍倾尽所有,将这个曾经的敌人视作兄弟般供养四十七年。
孙保杰在父亲去世后,继续履行对石田的承诺,四处奔波,最终帮助他重返故土。
这段横跨四十多年的善举不仅感动了两国人民,更成为中日友好植物园的起源,在和平与和解的道路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二战的阴影与被遗弃的日军士兵:石田东四郎的漂泊之路
1945年8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第二次世界大战在亚洲战场宣告结束。
作为侵华战争的主要侵略者,许多在华日军士兵原本随部队驻扎在中国大陆,战败后理应被遣返回国。
然而,由于运输资源不足,加上战后秩序的混乱,日本政府在撤离本国士兵时做出了选择性抛弃,许多老弱病残的士兵成为这场大撤离的「牺牲品」。
这些人被残忍地丢弃在异国他乡,沦为战争的附带受害者,他们并非自愿选择留下,而是被祖国视作「无用之人」抛弃,无奈在中国大地上开始了一段苦难重重的流亡生涯。
在这批被遗弃的日本士兵中,有许多伤兵由于无法再上战场,成为日军的「累赘」。
他们被要求自行求生,随处流落,有些甚至在撤离的过程中被强行推下船或火车,成为无法再利用的弃子。
石田东四郎就是这样的一个普通的日本士兵,因腿伤无法移动,被无情地推下撤离的队伍,在遭遇了祖国的背叛后,他独自走上了漫长而艰辛的求生之路。
当然他也知道,在异国他乡,尤其是在这片被日军蹂躏多年的土地上,自己身为日本士兵的身份极其危险。
中国人民对日本侵略者的仇恨深植心中,这个曾经穿着日本军装的人若被认出,可能招致民众的愤怒甚至暴力报复,为此,石田东四郎不敢轻易与人交谈,甚至不敢暴露自己曾是日军士兵的身份。
他靠着在废弃的地方捡拾食物,拾荒度日,石田多次在饥寒交迫中徘徊,身体逐渐虚弱,伤口因为得不到有效治疗,疼痛伴随左右。
他孤身一人,颠沛流离,躲避人群,努力将自己隐藏于暗处,像个幽灵般游荡在河南的土地上。
他的衣衫在不断的奔波中变得破旧不堪,身上的军装已破碎到难以辨认,但在众多流亡的士兵与平民眼中,他依旧是曾参与侵略的敌人。
在夜晚,他蜷缩在阴暗的角落,战战兢兢地度过一个个夜晚,甚至对身边的窸窣声也心怀警觉,这段逃亡生活让他尝尽饥寒之苦、战战兢兢,直至内心崩溃。
河南南召:石田东四郎遇见孙邦俊
经过长时间的逃亡,石田东四郎流浪至河南南阳市南召县。
1946年,中国的各地乡村逐渐从战乱的阴影中恢复过来,百姓们重新投入劳作,重建家园,当地人生活艰难,但始终团结,满怀对未来的希冀。
然而对于石田而言,这片土地依旧带有极大的不安与危险,一次,在饥饿的驱使下,他选择了冒险在集市上偷窃食物填饱肚子,但不幸被摊贩抓住。
围观的民众得知他的身份后义愤填膺,纷纷指责他,就在石田即将因身份暴露而遭受更严重的殴打时,一个年迈的农民上前劝阻,阻止了他遭受进一步的攻击。
这个老农名叫孙邦俊,年过五旬的他见多了战争的残酷,心怀仁慈之心。
孙邦俊本是一名朴实的乡村老人,对日本侵略者也怀有痛恨之情,但当他见到面前瑟瑟发抖、脸色苍白的石田东四郎,仍不忍心任由他被打死。
孙邦俊出面与众人交涉,将石田解救出来,并在摊贩的允许下给他买了点食物,出于善心,他邀请石田随他回家暂住一段时间,帮助这个异乡的漂泊之人暂时摆脱困境。
孙邦俊的家位于村庄一隅,简陋而温馨,战后生活虽艰,但他与家人仍然齐心协力过活。
孙邦俊的妻子最初对收留这个日本人极为抵触,然而丈夫的善意与坚持让她妥协,尽管勉强同意,她心中依旧担忧村里人如何看待这位不速之客。
石田初入孙家,生活并不适应,由于受伤加上多日流浪,他的身体状况极差,伤口更是引发高烧,整日昏昏沉沉。
孙邦俊无怨无悔地为他煎药,妻子也在丈夫的劝说下勉强帮忙照料,为石田提供基本的食物。
孙邦俊深知战争的罪责不在石田这个小兵,认为人命总归重要,不忍见他再受苦,便承担起了照顾他的责任。
日子一天天过去,石田的身体逐渐恢复,但他头部的伤害使他神志不清,常常像个孩子般胡言乱语。
村民们开始察觉孙家多了一名异乡人,逐渐对他们指指点点,甚至传出流言蜚语。
孙邦俊忍受着压力,始终坚持自己的选择,他对妻子说,既然已经救了石田,就应该继续帮下去,于是,这位日本人就在孙家安顿下来,成了这个家庭的一份子。
随着时间推移,孙邦俊一家逐渐接受了这个异国来的「兄弟」,尽管他仍旧神志不清,时而发病,但在孙家的悉心照料下,他的身体状况渐渐稳定。
孙家本就贫困,为了维持生计,孙邦俊每日都要劳作至深夜,妻子也常常节衣缩食。
尽管如此,他们从未在石田的事情上含糊,每天按时照顾他,给他喂药、帮他清理伤口,甚至教他简单的日常劳动,希望他能够逐渐自理。
在漫长的四十多年里,石田逐渐成了孙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孙邦俊去世后,儿子孙保杰接替了父亲的责任,将照顾石田视为自己的使命。
他始终记得父亲的临终嘱托,绝不抛弃这个家庭接纳的「亲人」,为了石田的生活,孙保杰放弃了自己的事业,承担起家庭的重担。
村民们起初对孙家充满异样的目光,逐渐被他们的善行所感动,甚至开始帮衬着孙家一起照顾石田。
石田在孙家的生活中渐渐恢复了部分记忆,虽然不再完全痴傻,但依然无法回忆起自己的全部过往。
他开始默默努力,帮忙打理农活,维护家务,用自己的方式回报孙家给予的恩情。
石田东四郎的归途:跨越四十七年的回归与报恩
1992年,孙保杰已经年过半百,生活在日复一日的劳作和艰难中,然而,在他心底,一直没有放弃替石田寻找亲人的希望。
多年来,他不断向有关部门求助,寄出一封封信件,却始终没有回应,就在他将近放弃时,一个转机出现了。
当年年底,一个日本访华团抵达河南南阳进行文化交流活动,孙保杰得知后,赶往访华团驻地,希望能够借此机会得到帮助。
面对日本访华团的代表,孙保杰讲述了石田的故事,详细描述了父亲救助石田、全家供养他的四十多年情义,访华团的成员被这个跨越民族仇恨的善举深深打动,他们答应尽力帮助,协助孙保杰寻找石田在日本的家人。
他们回国后,通过日本政府的档案馆、战后士兵档案以及各类资料,最终找到了石田的亲属信息。
原来,石田东四郎的弟弟石田小十郎一直在寻找哥哥的消息,但因当年的失联,家庭早已以为他在战场上失去了生命。
这一消息传到中国,孙保杰激动不已,这四十七年来的等待和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石田的弟弟石田小十郎也在得知兄长幸存的消息后激动不已,表示要亲自迎接哥哥回到故土。
1993年初春,在孙保杰的陪同下,石田东四郎踏上了飞往日本的归乡之路。
这场久别重逢的旅程被日本媒体广泛报道,数十位记者早早在大阪机场等待这场跨国团聚,成百上千的群众聚集在机场,期待见证这一段漫长而感人的重逢。
石田的归国不仅是一位日本老人重返故土,更是一个象征和平、友谊与人性善良的感人事件。
孙保杰搀扶着石田东四郎走下飞机,四周响起了热烈的掌声,人们纷纷对这个跨越民族的兄弟情谊表示钦佩。
孙保杰的无私和坚持不仅感动了在场的日本民众,也让中日两国的媒体和大众为之动容,这一刻,这段曾经因为战争而分隔的亲情和友谊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在机场,石田的弟弟石田小十郎早已等候多时,当两人相见的那一刻,小十郎满眼泪水,紧紧抱住哥哥,难掩激动。
在重逢之后,石田东四郎的家人深知孙保杰一家四十七年来不离不弃的恩情,他们提出要向孙保杰一家提供丰厚的报酬,以表达感谢。
然而,孙保杰坚决拒绝了对方的金钱报酬,在他看来,父亲当年将石田带回家、救下他的性命,并不是为了任何金钱上的回报,而是出于朴实无华的善意。
孙保杰对石田家人说道:「我们从来没有指望过回报,四十多年过去了,石田早已是我们的一家人。」他希望石田的家人能把这些善意转化为两国间的和平桥梁,以此纪念父亲的恩情。
石田的弟弟小十郎面对这份无私的拒绝,既感动又惭愧,最终,为了表达家族的感激之情,石田一家人决定捐出一笔资金,用于孙保杰所在村庄的基础建设。
经过双方协商,石田一家在当地捐建了一座中日友好植物园,成为友谊和善意的象征,数年后,这座植物园正式落成,栽种了象征中日友谊的植物,供当地村民休憩,也供远道而来的日本访客纪念。
结语
石田东四郎的归乡不仅是他个人生命的重归,也象征了中日两国在历史伤痕后的和解之路。
孙家不求回报的善行彰显出仁爱之光,超越了仇恨,为他人所铭记,中日友好植物园的落成,标志着这段跨国情谊的延续,成为两国人民铭记和平的场所。
这段感人至深的故事提醒我们,战争带来创伤,而人性中的善良与宽容则是抚平伤痛、建立和平的基石。
参考资料:感动日本:河南农民收养一侵华日军伤兵47年 - 中国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