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军事

在志愿军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哪个军表现的最好?

2024-03-05军事

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前后一共出动了将近290万人,其中包含一野的1军,二野的12军、13军一万余人、15军、16军,三野的20军、21军、23军、24军、26军、27军,四野的38军、39军、40军、42军、46军、47军、50军、54军,还有出自十八兵团的60军,华北野战军的63军、64军、65军、66军、67军、68军。

这些部队在朝鲜战场上打出了中国人的威风,将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从鸭绿江沿岸打回了38线,让全世界为之震惊,也真正的让全世界各国人民看到了新中国的实力,朝鲜战争让中国人民真正的站了起来。

在朝鲜战场上,这些部队表现的都很优秀,不过相比之下也会有些差异。

这些部队中表现最好的是哪个军呢?

朝鲜战场上出名的战役非常多,例如上甘岭战役、长津湖之战、铁原阻击战、汉江南韩阻击战、云山战斗、雪马里围歼战、清川江围歼战、金城战役、横城反击战等,这些战役分别由不同的志愿军部队完成。

1军:

是志愿军总预备队,入朝比较晚,于1953年1月下旬入朝,主要参加了1953年春反登陆作战准备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

15军:

像上甘岭战役,是由二野担任志愿军第3兵团副司令员王近山领导的第12军和秦基伟领导的第15军一起打的,志愿军4.3万人对阵「联合国军」6万余人,结果是志愿军伤亡1.15万、美韩军伤亡2.5万余人,上甘岭战役激烈程度为前所罕见,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第二次世界大战最高水平,这场战役实际迫使联合国军停止了任何对志愿军的大规模进攻计划。

该战役全世界闻名,但实际上这个战役在双方最高指挥部眼里没有打好,志愿军这边纵队级别战略眼光和大兵团指挥能力差,15军军长秦基伟在此战中一开始对美军攻击方向和力度判断失误,导致45师消耗巨大 ,几乎打光后,15军才改变了初期的战术错误,采取稳妥的办法准备打持久战 。

在这次战役中志愿军仓促接战,全靠着基层指战员与战士的高度忠诚和战斗意志苦撑到支援调度完成。事前有很多情况表明敌军可能会在上甘岭地区采取较大规模的进攻行动,但上至志愿军总部、第三兵团,下到15军,都没有变动兵力部署, 战斗打了一周多,15军军部才搞清楚了美军意图和主攻方向 ,但志愿军已经有了较大伤亡,较为被动。
而美军对志愿军的反斜面和坑道毫无办法,只能先是大炮轰,然后坦克堆人往上冲,上甘岭已经是很后期的战役,但是范弗里特居然还是通过「加大弹药量」来攻打上甘岭。上甘岭作战区域狭小,美韩军却多采取集团冲锋,攻击队形密集,所以也伤亡惨重。上甘岭胜利的三大法宝就是坑道、火炮和手榴弹。在上甘岭战役中也没有什么技巧,就是靠着双方士兵的意志和执行力在进行战斗。

15军在这次战役中涌现出以特等英雄黄继光为代表的三等功以上各级战斗英雄共12347人,占该军总人数的27.5%,以45师134团8连为代表的英雄集体200余个。在43天中,拉响手榴弹、手雷、爆破筒与敌同归于尽,舍身炸地堡、堵枪眼的烈士留下姓名的就有38位之多!这些烈士牺牲的很悲壮,在上甘岭这种狭小的地形无法进行穿插和运动战,只能死扛,很考验士兵的意志力,如果不是解放军,而是换其他国家的军队,上甘岭肯定守不下来。

在芝浦里一线防御作战中,15军打退了美3师、25师和加拿大25旅的进攻,自己伤亡1200多人,毙伤敌军5700多人,打得敌人一蹶不振,无力再战。

12军:

在第五次战役中,12军以2000多人的伤亡拿下了加里山,但伤亡过大造成部队后续进攻力量不足,还有指挥失误,导致战果不大。

上甘岭战役前期,15军损失惨重,后期决定性的战斗都交给了12军,如果没有12军,上甘岭战役中15军很难打下来。12军31师在上甘岭浴血奋战了45天,自身伤亡4200多人,歼敌11869人,彻底打残了韩2师和韩9师。15军军长秦基伟说:「12军参战是决定上甘岭战役胜利的关键!」,上甘岭战役「起始于15军,决胜于12军!

38军:

38军在第一次战役中表现很差,当时38军担负的是穿插迂回到敌人后方、阻敌南逃的任务,穿插路线是经熙川、球场向价川、军隅里穿插,堵住美军南逃路线,实现志愿军围歼美军的计划,结果却被美军一个黑人团给吓住了,过于谨慎,推进时间太慢贻误战机,导致38军没能及时穿插到价川、军隅里,也由于38军进攻熙川落空,使得彭老总「首歼熙川之敌」的计划也落空,由于38军的速度太慢,没能堵住美韩军退路,导致第一次战役也从围歼战变成了追击战,彭老总非常生气,甚至对38军军长梁兴初说出「斩马谡」的话来。

第一次战役的关键就是切断清川江南北美韩军之间的联系,如果能够实现,第一次战役就会是一个成功的大规模围歼战,而执行穿插切断清川江南北美韩军联系任务的就是38军,却没能实现该目标,根本原因就是38军过于谨慎,被美军吓住了。

在第二次战役中,志愿军计划再次围歼美第8集团军,美军南逃之路有三个必经之地,分别是三所里、龙源里、松骨峰。

为了围歼美第8集团军,志愿军必须提前占领三所里、龙源里并抗住美军的疯狂攻击,38军113 师昼伏夜行,疲劳至极的 113 师338团在14 个小时内急行军 145 里, 从德川杀奔三所里,出其不意出现在美军的后方,封死了美军的后路,先于美军 5 分钟到达了三所里,完成了超出了人类极限的一次长途奔袭,113 师随即又命令337团继续急行军占领龙源里。

1950 年 11 月 29 日凌晨,三所里和龙源里这两个美军南逃必经的闸口,都被志愿军 113 师占领。

38军的战士们用超越人类极限的意志力,在极端困难的情况下用两条腿跑过了美军的汽车,跑到了美军的前面占领了三所里、龙源里并挡住了美军。

除了三所里、龙源里,后来发现东北方位还有个防御缺口松骨峰,松骨峰尽管高约288米,但却与三所里、龙源里形成鼎足之势,此处贯穿着向北延伸的几乎所有公路线,地理位置至关重要。松骨峰战斗中,38军第335团第3连以不畏牺的壮举,阻击了飞机、坦克、重炮掩护下的美军,使一个师数千名美军6个小时未能前进一步。最后原有一百多人的3连只剩下7名战士,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胜利地完成了截击任务,共打退美军5次冲锋,毙伤其500余人。

彭老总接到松骨峰捷报后首次称呼38军为无可比拟的「万岁军」。第二次战役中38军的表现称为万岁军当之无愧。

但是后期在汉江阻击战防御骨干损失太大,基层指战员损失惨重,甚至有指战员发出呼声要求换林总来指挥,后来战斗力就下滑严重。

在第三次战役中,美军前线指挥官李奇微把美军主力放在西线,第一军和第九军部署在汉江以西作为主攻,其中包含了美军两大王牌:第一军的24师和第九军的骑兵一师。南朝鲜军部署在东线,打算在西线进行重点突破。

志愿军则准备采取「西顶东放」反其道使用兵力,用一部兵力在西线采取防御态势,抗击「联合国军」向汉城方向的进攻,牵制敌人主要进攻集团;将主要兵力放在东线,采取放开防线,诱敌深入,而后再穿插分割、集中围歼的战术,最后部队再绕到西线,围歼西线「联合国军」主力。

50军和38军112师都放在了西线,用来阻击美军。在汉江阻击战中,天寒地冻、粮弹供应十分困难、工程器材异常缺乏的情况下,50军和38军112师抗击着「联合国军」大量的炮兵、坦克、航空兵支援下的猛烈进攻。

2月1日起,汉江开始化冻,同在汉江南岸防守的50军逐步开始撤到汉江以北,38军就成了孤军,38军处在东西线敌人的结合部,东线志愿军要想反击成功,必须隔断东西线敌人的联系,不能让敌人联手,所以38军必须牢牢守在汉江南岸阵地,楔在敌人的结合部,阻止东线和西线敌人汇合。从图中可以看出,38军几乎被美军三面包围,而背后就是汉江,只能背水一战。

汉江南岸阻击战打了50多天,2月18日,当38军坚持到全军渡江结束时全部撤至汉江北岸时,已经阵亡3359人,受伤8279人,这支志愿军的顶尖王牌在此战中伤亡过半,伤亡总数超过11000人,很多连排全员牺牲,营以下干部牺牲大半,使38军的战斗力很长时间内都难以恢复。

39军:

39军在整个朝鲜战争中打满全场(1950年10月19日入朝,1953年5月回国 ),是第一批入朝的部队。39军在第一次战役中令116师担任主攻,117师负责助攻,115师负责切断敌军后路,向云山地区发起攻击,相比于38军在第一次战役中被美军黑人团吓得过于谨慎以至于放跑了敌人,39军得知面对的是美军王牌骑一师则激发了更强的斗志:「精锐?我们打得就是精锐。」

首战就与精锐美军王牌第一骑兵师 交锋并在云山战役中在重创美军战斗力最强的骑兵第1师,一战歼敌2000人(其中美军1800余人) 。美国号称「160年不败」的骑兵1师,遭遇了有史以来最大的败绩。云山战役让美国蒙受了奇耻大辱,美国议员甚至纷纷要求总统将麦克阿瑟撤职。

第二次战役中39军 迫使美25师24团一个黑人连,115名官兵集体缴械投降,这是朝鲜战场上美军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在军官的带领下,成建制的向志愿军投降的行为,后来美军就将黑人士兵与白人士兵混合编队,不再让黑人士兵成建制组队。39军116师在12月6日率先攻占平壤,创造了第一个解放朝鲜首都的记录,彻底震撼世界。虽然 拿下了平壤,但在第二次战役中38军表现过于出色,39军表现还是稍逊色于38军。

第三次战役中13分钟突破临津江,逼得韩军王牌第一师师长 白善烨险些被俘,几乎要自杀,39军不仅打得出其不意,而且战斗解决的也极为干净利落,导致白善烨在短时间内就失去了部队的指挥权。38军116师成功突破临津江的战术,甚至被极其苛刻的军神刘伯承元帅打了满分。39军撕裂了李奇微的临津江阵地后,「联合国军」的阵地全线溃败,其 败局已定。

志愿军突破临津江

39军初期开展的都是运动战,到中后期阵地战阶段全部参与,能攻能守。从无败绩,发挥异常稳定,堪称常胜军,第四次战役中,哪怕是整体战局不利奉命撤退时, 充分利用华川当地山势险要、水流湍急的特殊地形,打开 华川上游水库水淹美军,然后安然撤退。

38军几乎参加了志愿军所有的大仗、硬仗,创造了志愿军军级最优秀的战斗记录,是当之无愧的志愿军王牌。

而且39军打的几乎一直是美韩军的王牌军,39军发挥一直很稳定。同时39军在朝鲜战场上创造了七个第一:最先与美军交锋、最先缴获美军飞机、最先击毁美军坦克、最先迫使美军成建制投降、一个师一次战斗俘虏敌军最多、最先实施坑道作战。在朝鲜战场39军创下了志愿军中多项纪录,拿下了志愿军中最为辉煌的战绩。

39军无愧是朝鲜战场表现最好的志愿军部队!

50军:

作为由长春起义的国民党部队60军改编而来的志愿军50军,底子是滇军,一开始没被当做主力来使用,在朝鲜战场最初50军担负的都是次要任务,在第一、二次战役中没有参加较大战斗,主要是当预备队或配属其他部队进行协同作战,虽然打的不好,也没被彭总批评,不仅没有经历过血战,按照军长曾泽生的话说连挨骂都轮不上。

第三次战役中,50军第149师在高阳以南地区,用手榴弹、爆破筒、炸药包等简陋武器3个小时全歼英国二十九旅皇家坦克营,司令员彭德怀起初甚至不敢相信这是真的。

第三次战役中,汉江南岸阻击战50军被派上了场,50军和38军一起在汉江南岸对美军进行阻击,50军担负着汉城以南40公里正面防御任务,汉江以南是平原地区,美军可以有效发挥其重装优势和火力优势,而没有山地依托的志愿军十分被动,北面就是汉江,防御纵深只有30公里,汉江阻击战是用空间换时间,阻击到1951年2月17日才全部撤至汉江北岸。

极度疲劳继续休整的50军立即构筑工事开始阻击,50军只能用血肉之躯硬抗美军机械化部队的进攻,50军在汉江南岸阻击战中表现得很出色,跟38军一起防守汉江南岸,但是在2月5日,50军的基本阵地修理峰、白云山、光教山、帽落山、文衡山全部失守,50军部队退至预备阵地国主峰一线,实际上已经无力再战。压力就全部转移到同在汉江南岸防守的38军上去了。

在汉江阻击战中,没有坑道和坚固野战工事作依托,只能硬抗美军,歼敌1.1万余人,但50军也伤亡惨重,由入朝时的3.3万人减至1万人,共有两万多云南子弟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在这场持续50多天的战斗中,50军有七个整连、31个整排、138个整班被打光,损失极为惨重。

战前很多人觉得50军可能顶不住美军的攻势,要求派39军和38军在西站阻挡美军,不过彭总坚信50军能够完成任务,50军也没让彭总失望,战斗力和意志甚至超过了许多有着优良传统的解放军老部队。

经过回国修整,1951年7月,五十军又第二次入朝参战。

63军:

63军在前期作战中失误,撤退时既没请示司令部,也没告知友邻部队,间接导致180师被三面合围、损失惨重。不过在后续的铁原阻击战中力挽狂澜。

第五次战役第二阶段结束后,西线之敌「联合国军」乘志愿军主力向北转移之机,也玩起了穿插,快速向志愿军屯集、转运物资的重要战略交通枢纽铁原突进,企图 抓住志愿军补给大量消耗的时机,利用机械化部队突然绕道后方,打算切断志愿军主力的后路与补给,作为志愿军咽喉的铁原一旦被占领, 志愿军后方基地和交通线就会被摧毁, 会割裂志愿军东西线的联系,甚至会导致大批志愿军无法获得补给甚至被包围。

63军被要求迅速在涟川、铁原之间,东起古南山、西至临津江畔,正面25公里、纵深20公里地域组织防御,不惜一切代价阻止敌人前进,守住铁原,直到兵团主力和伤员转移成功并 布置后方防线。

进攻铁原的「联合国军」包含有 第八集团军司令范佛里特率领的四个主力部队美骑1师、25师、英28旅、29旅等,共有4.7万兵力,配备火炮1300门、坦克400辆,仅剩2.5万人的63军在铁原前沿阻挡4.7万装备精良的「联合国军」怎么看都是一个不可完成的任务。 范弗利特的作战风格简单粗暴,就是先大炮轰,然后坦克和步兵冲。

在右翼防御的 63军第187师担任玉女峰以东、涟川至铁原铁路、公路(含)以西地域的防御,利用有利地形节节阻击,虽伤亡惨重,但也让敌人无法前进。

于是敌人进攻左翼防御的189师,189师主要防守于涟铁公路(不含)以东、汉滩川以西地域,189师师长蔡长元万般无奈使用非常规打法:将部队化整为零,布置成许多容纳30人左右的小型阵地,不讲建制,撒豆成兵,用一个个小阵地挖掘坑道钉在地上来拖延「联合国军」的时间。

30人的小分队面对近5万人的机械化部队,几十分钟就会被撕碎,每拔出一颗「钉子」,「联合国军」都需要半个小时,但189师在防守的区域内至少分布了200多个小型阵地,也只能一颗颗的拔, 美军一个个拔下去,时间就一点一滴耗下去。

这种打法对每个小阵地里面的志愿军战士来说可以说是必死之局,但也没有办法,也只有志愿军能实现这种杀身成仁的战法, 放在国外部队必然崩溃, 一般部队有两成牺牲比例就丧失了战斗力,但189师是后面一个小阵地的战士眼睁睁看前面阵地的战士一个个全部牺牲,焦灼等待着轮到自己接战,甚至189师团机关的勤务人员也全部投入了战斗。189师伤亡惨重,损失了8000多人。

189师几乎就要打光,军长傅崇碧下令换了预备役188师上,美军前线指挥官范弗利特杀红了眼,使用了美军标准配置5倍的弹药量倾泻到188师阵地上,并创造了「范弗利特弹药量」这个术语,最终188师虽然伤亡巨大,还是死死守住了阵地。

铁原阻击战63军歼敌1.5万人,但自身也伤亡过半,编制近乎被打光,伤亡达2万多人,损失了三分之二。如果不是63军靠自己的牺牲守住铁原,其他兄弟部队10余万人或许会遭遇灭顶之灾。

20军:

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一纵队,在朝鲜参加了第二、第五次战役和朝鲜东海岸防御等作战。在第二次战役的长津湖战役中,20军冻伤人员达11200人之多,整个部队变成了一个「大医院」,但20军战士们不畏艰难,两个月时间内80%的冻伤人员就治愈归队。

华川阻击战:1951年5月,在第五次战役中,经过前期作战,志愿军人困马乏准备回撤休整,被「联合国军」抓住战机,以装甲部队开路,在撤退的志愿军各部间寻找空隙、穿插分割,企图切断志愿军退路。处于中部的美第9军如果占领华川,就会切断志愿军东、西部的联系,或包抄东线志愿军,或包抄西线志愿军,东西线的的志愿军就很危险,有可能被美军包围歼灭。

5月27日,本来要按原定计划撤退的20军58师根据周围美军炮弹的爆炸声意识到处在后面的第九兵团其他部队,及行动缓慢的炮兵、兵站、医院、伤员等处于危险的境地,而且 华川是志愿军第五次战役在东线的后勤中心,有很多医院和兵站,一旦被美军占领,志愿军将很危险。

58师通过电台也无法联系上军部和兵团司令部,虽然58师此时仅有9000多人面对2.7万人的「联合国军」,自发的展开阻击,损失可能会很惨重,但为了友邻部队和医院等,师长黄朝天 果断的放弃了撤退行动 ,无命令而对美军进行了阻击。

58师按照按照「火力前重后轻」「士兵前轻后重」的配置,充分利用地形,层层设防形成梯次大纵深防线,白天坚守,晚上反攻,从5月27日到6月3日,即使范弗里特亲自上阵督战,「联合国军」8天也只推进了4公里。最终58师以伤亡2700多人的代价歼敌7400余人,圆满完成作战任务。粉碎了美军围歼志愿军和人民军主力兵团的企图 ,如果不是58师自发的阻击美军,十几万志愿军可能会被围团灭的结果,兵力敌我3比1,火力40比1,战损1比3,无后勤,阻击20天,铁原只是惨烈,华川是即危险又惨烈。

27军:

第二次战役中,第9兵团发动了长津湖战役 ,27军80师全歼了美军王牌第7师31团,即著名的北极熊团,「北极熊团」团长麦克莱恩也被27击毙,「北极熊团」整团覆灭、军旗被缴获、团长被击毙,这在美军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也是朝鲜战争志愿军唯一的一次成建制地消灭美军一个加强团。

北极熊团旗

16军:

入朝时间较晚,1952年12月28日入朝,只打了 3场小战斗,取得了三战三捷,共计毙伤俘敌1007人。

21军:

21军进入朝鲜也比较晚,1953年3月15日入朝,参与了1953年春季的反登陆作战、东海岸防御工事的紧急修复以及正面战场东线的防御任务。参加了后续的金城战役。

23军:

23军参战的时间比较晚,但打得也很好,23军猪排山一战,打垮了美7师。

24军:

24军参战时间也比较晚,冷枪冷炮运动中歼敌最多的狙击手,是来自24军72师214团的张桃芳,24军在1953年的一系列战斗中给予美三师、韩首都师团重创,让有「马恩河磐石」之称的美三师被迫退出一线重新整补。

26军:

26军参加了第二次、四次、五次战役,表现一般。在第二次战役中失误较多,防线被美军突破,围歼美陆战一师计划破产。

第四次战役中圆满完成志司交代的防御任务,第五次战役中防守战发挥稳定。

40军:

打响了抗美援朝的第一枪,也是志愿军部队之中唯一一个打满五次战役的部队。在朝鲜战场40军并未像38军、39军一样打出太多惊天动地的打仗,表现中规中矩。

42军:

42军将美军在朝鲜的8个师都打了一遍,没吃一场败仗。1950年10月25日,42军打响了志愿军进入朝鲜的第一枪,消灭了一队韩国士兵,这一天也被定为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黄草岭战役中,42军采用昼防夜打的战术,成功击毙近3000名美军士兵。11月7日,42军第124师第370团4连被授予「黄草岭英雄连」称号。

42军参加了五次大战,五次取得胜利,对美军起到了巨大的威慑作用。

1952年,42军被调回国,守卫南海。

64军、65军:

经历前期的和「联合国军」作战后,志愿军上下形成了轻敌心理,第五次战役开始后,负责冲击韩第一师阵地的64军却没有按时抵达既定位置,此前韩第一师被志愿军击溃,师长白善烨几乎自杀,导致志愿军对韩一师极度看不上,认为韩一师肯定会一触即溃。

没想到这次韩第一师展现出了强大的战斗意志,不仅没溃散,反而凭借优势火力展开激烈反击,甚至将志愿军死死压制在了临津江滩头,由于前期侦查工作不到位,对地形不了解,在渡江时,64军数万战士挤在河滩上遭受了美军坦克炮和韩军重火力的疯狂轰击,再加上前去支援的65军2个师,共计5个师6万人的部队都拥挤在河滩20平方公里的狭小地域上,分布过于密集无法展开部队,被美军抓住机会,通过空袭、炮击对5个师的部队肆意轰炸两天两夜了,导致这5个师损失巨大,上万士兵倒在了临津江边。

这5个师的部队背靠江水,一旦暴雨,江水还即将上涨,如果一直被压制在河滩,甚至可能全军覆没幸好63军穿插成功,对临津江阵地上的联合国军形成夹击之势,迫使联合国军撤退,拯救了这5个师。

64军、65军因自身失误,不仅遭受了不必要的巨大损失,反而比预期晚了三天才突破临津江防线,导致「联合国军」早已退走,没能完成作战目标。

十九兵团司令杨得志主动检讨,64军军长曾思玉也受到了处分。

其他部队参战时间较晚,参与的战役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