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中国手机全面撤离印度?莫迪陷入恐慌,外媒

2024-09-02国际

中国手机全面撤离印度?莫迪陷入恐慌,外媒

中国的手机会被完全淘汰吗?据国外媒体报道,莫迪已经开始 "恐慌":最糟糕的情况还没有结束。

近年来,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经常被拿来与中国相提并论。莫迪政府雄心勃勃地计划将印度打造成第二个世界工厂,如 "印度制造 "和 "数字印度"。但是,尽管做出了诸多努力,人们还是不禁要问,印度是否真的准备好了。随着中国手机品牌退出印度市场,这个曾被视为 "另一个中国 "的国家似乎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是什么导致了这种局面,它对印度的未来又意味着什么?

事件串联

近年来,印度市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曾经,中国手机大品牌利用印度市场的人口红利如鱼得水,赚得盆满钵满。但随着风云突变,曾经被视为 "蓝海 "的印度市场如今已成为许多公司的禁区。

从历史上不难看出,印度一直试图模仿中国的发展模式。20 世纪 90 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廉价劳动力吸引了大量外国资本,最终成为 "世界工厂"。印度政府也忧心忡忡地追随中国的脚步。

印度总理纳伦德拉-莫迪(Narendra Modi)在2014年上台执政并启动 "印度制造 "计划时,曾承诺吸引外资以促进印度制造业的发展。一时间,印度市场成了大型跨国公司的温床,尤其是在手机领域,小米、Vivo 和 Oppo 等中国品牌成功征服了印度智能手机市场,占据了印度市场近 70% 的份额。

但好景不长。2020 年,印度政府的态度发生了巨大变化。先是以国家安全为由,大规模封杀了 59 款中国应用程序,接着又将矛头指向了多年来在印度市场占有一席之地的中国手机品牌。

小米成为第一个 "受害者"。印度政府以非法转移资金和逃税为由,对该公司处以高达 6.5 亿卢比的罚款。印度当局随后冻结了大量资金,并指控该公司洗钱。这些行为无疑给在印度经营的中国公司敲响了警钟。

面对如此严峻的形势,许多中国手机品牌不得不重新考虑在印度的发展战略。一些品牌决定缩小活动规模,而另一些品牌则干脆退出了印度市场。这些大规模的撤出不仅是对印度政策的回应,也是对印度市场前景的质疑。

为什么印度政府的态度会发生如此大的转变?乍一看,似乎是出于国家安全的考虑。但实际上,还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首先,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快速发展,印度著名的人口优势正在逐渐消失。曾经的低成本劳动力在智能制造面前似乎不再具有竞争力。其次,印度薄弱的基础设施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从配电到运输,外国公司无不感到沮丧。

此外,印度教育质量的不平等导致优质劳动力短缺。虽然印度社会的种姓制度在法律上已经废除,但在实践中依然存在,直接影响着教育资源分配和人才培养。

此外,印度的零部件供应链几乎完全依赖进口,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延长了生产周期。在全球供应链日益紧张的情况下,这无疑是一大障碍。

由于诸多不利因素,印度政府似乎遇到了困难。一方面,它希望帮助本地企业实现 "印度制造 "的宏伟目标,但另一方面,它又不得不承认,没有外国资本的参与,印度的生产不可能实现真正的飞跃。

这一矛盾导致印度政府对外国公司采取了一系列不利政策。然而,这种短视的做法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使印度失去了宝贵的发展机遇。

随着越来越多的外国公司撤离印度,莫迪政府终于意识到了形势的严重性。然而,印度政府似乎尚未找到有效的解决方案。

一些分析家认为,印度政府的战略实际上是 "饮鸩止渴":从短期来看,它可能会为一些本地公司提供发展机会,而将外国公司拒之门外。但从长远来看,这会损害印度在国际舞台上的声誉,阻碍外国投资者投资印度市场。

事实上,印度的做法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一些西方媒体批评印度正在成为 "外国商人的墓地"。这个曾被誉为 "下一个中国 "的国家,正因政策失误而失去难得的发展机遇。

更令人担忧的是,印度政府似乎并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印度政府继续沉浸在 "印度繁荣 "的美梦中,认为印度市场巨大,有 13 亿人口,因此总会有公司愿意到印度投资。但现实却比梦想更进一步。

据统计,仅在 2023 年就将有 1000 多家外国公司退出印度市场,这个数字不仅令人震惊,也让人不禁怀疑印度的未来。

事实上,印度要想成为 "世界工厂",仅靠人口优势是不够的。印度必须实施一系列改革,如改善基础设施、提高教育水平、优化商业环境、完善法律体系等。

一些专家指出,印度目前的情况与 20 世纪 80 年代的中国有些相似,当时中国也面临着如何吸引外资以及如何平衡本国企业与外国企业之间关系的问题。得益于不断的改革和开放,中国最终回到了正轨。印度能否借鉴中国的经验,我们拭目以待。

当然,不可否认印度在某些领域取得的成就:例如,印度在信息技术外包、软件开发和其他领域拥有独特的优势。但这还不够:如果印度真的想在制造业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正视当前的问题,并采取具体措施加以解决。

有趣的是,在中国手机品牌退出印度市场的同时,一些印度品牌却开始崭露头角。例如,Micromax、Lava 和其他品牌在低成本市场表现不俗。这肯定给了印度政府信心,相信通过支持本土企业,"印度制造 "的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但事情真的这么简单吗?重要的是要知道,手机生产是一个全球化的产业,没有一个国家可以单独生产智能手机。从芯片到屏幕,从摄像头到电池,每一个部件都需要全球产业链的支持。印度要想在手机制造领域取得成功,就必须更加开放和包容。

网飞

老张的茶室:啧啧,这印度政府也太能干了吧?把外国公司当提款机?明天这样罚,谁还敢去印度?

Xiaoli Economy:说实话,我觉得印度的这股浪潮有点像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你说要发展工业,结果却把其他工业巨头挤走了,这不是自相矛盾吗?

经济学博士生 Xiao Wang:'印度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一个政治问题,更深层次的问题在于整个印度的社会结构和文化传统。一夜之间成为工业超级大国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

互联网专业人士大毛:我相信印度政府对此有自己的看法,也许它想支持本地企业,但问题是它必须有这样做的权力。

退休教师 Laori:'这则新闻让我想起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早期。即使在那个时候,我们也没有从任何地方开始,但我们决定开放。如果印度能从中吸取教训,那该有多好。

晓雪作为一名留学生,我认为印度政府相当危险。如果它拒绝外商投资,自己又没有实力,最终受害的还是人民。

印度的发展道路并非一帆风顺。从 "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 "到 "世界工厂 "的转变不仅需要口号,还需要具体的政策和不断的努力。印度今天面临的挑战是前所未有的,但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在保护本土企业和吸引外国投资之间取得平衡,如何在快速发展和维护社会公正之间取得平衡,是印度政府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印度将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