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为期6周的休会后,美国国会议员将在本周返回华盛顿。由于本周将集中讨论多项与中国相关的法案,美媒普遍将其称为「中国周」。
根据议程安排,众议院已于当地时间周一(9月9日)对30项法案进行了表决,其中大多数涉及与中国有关的议题,意在应对中国带来的国家安全和经济安全威胁。随后,众议院还将提交多项与中国相关的议案,等待进一步投票。
值得注意的是,焦点将集中在关税复议上,尤其是针对中国大陆生产的无人机、电动车电池等关键议题。根据9月9日最新的投票结果,美国众议院已通过一项法案,禁止中国无人机制造商大疆生产的最新型号无人机在美国通信基础设施上运行,从而阻止其在美国市场销售。
除了在科技领域持续对中国施压外,另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是香港驻美经济贸易办事处是否能继续运营。这是美国国会自香港今年早些时候通过更严格的国家安全法以来,首次就香港问题采取立法行动。
如果此次美国国会投票决定暂停香港驻美经贸办事处,英国、德国等西方国家很可能会效仿,进而对香港的特殊经济地位构成挑战。
同时,在台海议题上,由阿肯色州共和党众议员法兰西·希尔提出的【2023年台湾冲突阻遏法】也将在众议院进行表决。该法案的核心在于阻止大陆攻台,旨在让中国不敢承受攻台带来的严重后果,包括禁止美国金融机构继续向中国提供金融服务,公开中国在美国的资产,并取消对在美资产的安全保障。
不难看出,这部法案的内容几乎与俄乌冲突后美西方集体冻结俄罗斯资产如出一辙。美国的逻辑十分清晰,考虑到中国目前持有超过8000亿美元的美债,以及中国企业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大量资产,美国相信通过动用金融制裁手段,可以让中国大陆无法承受攻打台湾的代价。
从金融角度看,美国确实具备这样的能力。然而,显而易见,大陆对台行动远不只是一个简单的金融问题。
如果美国真的冻结并没收中国企业在海外的资产,那么按照对等原则,中国也会自动充公美国在华的资产。然而,包括特斯拉和英伟达在内的美国大企业仍在加大对中国的投资。
拜登政府之所以敢没收俄罗斯的资产,是因为俄罗斯市场长期缺乏规模和活力,而中国则截然不同,美企很难彻底离开中国市场。因此,在这笔经济账面前,美企可能会让美国鹰派保持冷静。
其次,尽管当前中美贸易额确实在下降,中国已不再是美国最大的进口来源国,两国的「脱钩」进程正在加速,但在短期内要彻底切断中美贸易仍然非常困难。尤其是美国对中国的依赖程度仍高于中国对美国的依赖。
在美国几乎完全封锁对华高科技产品出口的情况下,其高通胀问题却依赖中国的廉价工业品来缓解。由此可见,尽管中美贸易额有所减少,但美国对华贸易逆差并未缩小,说明美国仍然无法完全摆脱对中国的依赖。
因此,若【台湾冲突阻遏法】真的付诸实施,最终的失败者必然是美国。美国如今仍然能够维持霸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美元霸权尚未彻底崩溃。
而俄乌冲突在某种程度上已经对美元霸权造成了冲击,倘若美国再次动用金融手段阻碍中国统一台湾,那么美元霸权以及美国的整体霸权都将全面崩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