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韩流逆转?揭秘中国人眼中韩国形象的惊人蜕变!中韩建交30年

2024-07-21国际

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变化是一个复杂且多层次的话题,它不仅受到两国政治、经济关系的影响,也与文化交流、社会认知和个人经历紧密相关。从改革开放初期到现在,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经历了从相对陌生到逐渐了解,再到深入交流和认知的转变。

一、按照时间角度来说:

1. 改革开放初期 (1978年-1990年代初)

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与韩国尚未建交,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相对有限。当时中国正专注于内部的经济改革和对外开放,对外部世界的认知还处于起步阶段。韩国作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在中国人的认知中可能更多地被视为一个经济上的榜样。

2. 1990年代中期至2000年代初

随着1992年中韩建交 ,两国关系开始迅速发展。韩国的电子产品、汽车和流行文化开始进入中国市场,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开始逐渐丰富起来。特别是韩国电视剧和流行音乐的流行,使得「韩流」在中国年轻人中产生了广泛的影响,韩国的现代化形象开始深入人心。

3. 2000年代中期至2010年代初

进入21世纪,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人对韩国的认识进一步加深。韩国的时尚、美容、旅游和餐饮业在中国越来越受欢迎。 同时,两国在经济、科技和教育领域的合作也日益加强,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更加多元和全面。

4. 2010年代中期至今

近年来,随着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中国人对韩国的了解达到了前所未有的深度。韩国的文化产品、旅游目的地和教育服务在中国市场上占据了重要位置。同时,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也越来越频繁,中国人对韩国的认识更加深入和客观。

二、从政治经济文化人文社会等角度来说

1、社会认知的变化

文化交流 :韩国流行文化对中国年轻人的影响显著,从音乐、电影到时尚潮流,韩国元素在中国社会中广泛传播。

韩国的流行文化,即「 韩流 」,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21世纪初,韩国的电影、电视剧、流行音乐和时尚潮流在中国广受欢迎,尤其是年轻人群体中。这一时期,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是时尚、现代和充满文化魅力的。然而,随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韩流」的影响力有所减弱,中国人开始更加重视本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典型案例如下:

(1)「 来自星星的你 」现象:2014年,韩国电视剧【来自星星的你】在中国引发了观剧热潮,该剧的主演金秀贤和全智贤成为了中国家喻户晓的明星。这部剧集不仅推动了韩国流行文化在中国的传播,也促进了韩国旅游业的发展,许多中国游客前往韩国追寻剧中的拍摄地点。

2016年,【太阳的后裔】再掀收视狂潮, 征服无数中国观众。但后来「萨德」反导系统入韩,中方采取「反萨」措施,韩国文创频吃闭门羹。由此,韩国民众的对华观感恶化,中国民间的反韩情绪也高涨。

(2) 防弹少年团(BTS) 的全球影响力:韩国男子音乐团队BTS在全球范围内取得了巨大成功,包括在中国。他们的歌曲和音乐视频在社交媒体上获得了数亿次的观看,成为了韩国文化的代表。BTS的成功展示了韩国流行文化的全球吸引力,也加深了中国年轻一代对韩国文化的认识和喜爱。

②经济合作:中韩之间的经济合作不断加强,韩国企业在中国的投资增加,中国消费者对韩国产品和服务的认可度提高。

③旅游互动:随着两国关系的改善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韩之间的旅游业得到了快速发展。韩国成为中国人出境旅游的热门目的地之一,大量中国人前往体验韩国的文化和美食, 同时,韩国游客也对中国的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表现出浓厚兴趣。这种人员往来加深了两国民众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中国赴韩旅游热度减退

2024年韩国赴华旅游火爆

④教育交流:中国学生赴韩国留学的人数在近年来有所下降,但韩国学生来华学习的热情并未减少。 许多韩国学生对中国的语言和文化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他们通过学习中文和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增进了对中国市场和商业机会的认识。

⑤民间交流方面:中韩两国人民的直接交流日益频繁。旅游、留学、商务往来等活动加深了两国民众的相互认知。但同时, 历史问题、传统文化争议、领土争议等敏感话题也偶发摩擦,影响了部分中国人对韩国的看法。

典型事件:

北京冬奥开幕式的韩服争议、短道速滑判罚争议、韩国传统美食的起源之争 等话题引起两国网友的热议,助长了两国年轻人彼此的恶感。两国之间的文化之争、民族情绪对立,成为横在韩中关系面前的又一道坎。

北京奥运会韩国队出场顺序质疑

北京奥运会韩国队食物吐槽

2、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政治因素 :中韩之间的政治关系在不同时期有高潮和低谷,这直接影响了两国人民的相互认知和情感。

中韩两国自1992年建交以来,政治关系经历了从初期的友好合作到近年来的波折变化。早期, 中韩在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环境中,基于共同的利益和对抗共同的威胁(如朝鲜问题),建立了较为紧密的合作关系。然而,近年来,随着国际局势的变化,特别是美国在亚太地区的战略调整,中韩关系也出现了一些摩擦和挑战,如「萨德」反导系统部署问题等,这些事件影响了中国人对韩国的政治印象。

典型案例如下:

(1)「萨德」系统争议:2016年,韩国 决定部署美国的「萨德」反导系统 ,这一决定引发了中国政府和民众的强烈反对,因为它被认为威胁到了中国的国家安全。这一事件导致了中韩关系的紧张,也影响了中国人对韩国的政治印象。 中方的反制日益加码,针对韩流的限韩措施和限制赴韩旅游,使韩国相关行业陷入困境, 「萨德」矛盾至今没有化解。在最近的韩中外长会谈上,中方在 「三不」(不增加部署「萨德」,不形成韩美日军事联盟,不参与美方的导弹防御系统) 基础上,又提出 「一限」(限制现有「萨德」的实际使用) ,又一次对韩施压,预示韩中关系修复之路前途多舛。

(2)中韩FTA的签署:2015年,中韩自由贸易协定(FTA)的签署是两国经济关系中的一个里程碑事件。它不仅促进了双边贸易的增长,也为两国企业提供了更多的市场机会。这一协定的签署被视为两国经济合作的象征,也增强了中国人对韩国经济合作意愿的积极看法。

(3)中韩自贸协定 :2019年,韩国确定 加入中国主导的【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这是世界规模最大、韩国首个加盟的超大自贸区。 韩中自贸协定的第二阶段谈判仍在进行中,就服务贸易和投资自由化进行磋商。

② 经济互动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中韩经济的互补性和合作潜力使得两国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中国人对韩国的经济实力和产业优势有了更深的认识。

中韩建交30年来两国贸易额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韩国对华投资和技术转移对中国的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两国的经济关系由互补性向竞争性转变。韩国的一些传统优势产业,如电子产品和汽车 ,面临来自中国企业的激烈竞争。同时,韩国对中国的依赖度也在增加,尤其在半导体 等高科技产品领域。这种经济关系的变化,使得中国人对韩国的经济印象更加复杂,既有竞争也有依赖。

1992年建交时,中国GDP是5000亿美元,韩国约4000亿美元,相差不多。但去年中国GDP是18万亿美元,韩国只有1.8万亿美元,相差10倍。1998年,中国军费开支170亿美元,韩国是150亿美元,大体相当。但在2021年,军费开支相差几倍。

中韩GDP差距不断增大

中国威胁论在韩国逐渐升温 ,这是前所未见的。

中韩之间的历史纠纷,也包括其他一些事件,让韩国民众认为中国试图统治东亚,试图将韩国变为属国 ,韩国内部呼吁自研核武器,正是为了增加自己的筹码。

典型案例如下:

(1) 三星与华为的竞争 :三星作为韩国的科技巨头,其智能手机和电子产品在中国市场上曾经非常受欢迎。然而,随着中国品牌华为的崛起,两者在智能手机市场上的竞争日益激烈。华为的技术创新和市场策略赢得了众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这一变化体现了中国消费者对国产品牌信任度的提升,同时也反映了中韩经济竞争关系的转变。

三星在中国的门店遇冷

(2) 韩国化妆品在中国的流行 :韩国化妆品以其时尚的包装和创新的配方在中国市场取得了巨大成功。然而,随着中国本土化妆品牌的兴起,如完美日记和花西子,韩国化妆品的市场地位受到了挑战。中国品牌的崛起不仅展示了国内产业的成长,也反映了中国消费者对本土文化和产品的青睐。

3、媒体和网络的作用

①媒体塑造:媒体和网络平台在塑造中国人对韩国印象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通过新闻报道、文化交流节目和社交媒体平台,中国人能够更加便捷地获取韩国信息。

②网络舆论:网络舆论场中,韩国的热点事件和文化现象常常成为讨论的焦点,这也影响了中国人对韩国的看法。

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受到媒体报道和网络舆论的显著影响。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两国民众通过网络论坛、社交媒体等方式进行交流,增进了相互了解,但也存在误解和偏见。 近年来,一些韩国媒体对中国的负面报道和个别政治人物的言论,导致部分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产生了负面影响。

4、个人经历的影响

- 亲身体验:随着两国人民交流的增加,越来越多的中国人有机会亲身体验韩国的生活和文化,这些个人经历对形成对韩国的印象至关重要。

结论

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是随着时间推移、社会变迁和两国关系发展而不断演变的。从最初的经济榜样到文化热潮,再到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中国人对韩国的认知越来越全面和客观。未来,随着两国在各个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深,中国人对韩国的印象有望继续向着更加积极和多元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