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德国恢复陆地边境管制,申根区会崩溃吗?|京酿馆

2024-09-12国际
如果眼下德国要求邻国接收大量移民,欧洲团结可能会受到严峻考验。
▲9月10日,在德国东部与波兰接壤的城市奥得河畔法兰克福,警察检查进入德国的车辆。图/新华社
文 | 陶短房
据参考消息网9月10日援引外媒报道,德国政府将宣布在全国所有陆地边境实施临时边境管制,以解决非法移民问题。
报道称,据政府消息人士透露,德国内政与国土部长南希·费泽将就这项一揽子安全措施召开记者会,并将向欧盟委员会通报这一计划。另据德新社引述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称,管制措施将于9月16日开始,最初管制期为六个月。
一些欧洲媒体将德国此举惊呼为「申根区崩溃的开始」。
步步收紧的边境管制
所谓「申根区」形成于1985年,系欧洲一体化的标志性成果,将几乎整个欧洲变成一个大型免签证旅行区,允许大多数欧盟国家公民在区内无需签证轻松跨境工作和旅游。这一区域非常像一个单独的国家,在该区域内的各个国家之间几乎不存在边境管制,可以自由出入。
2023年12月30日,欧盟理事会宣布,将取消与保加利亚和罗马尼亚的空中和海上内部边境管制,同意两国部分加入申根区。当时,申根区包括27个成员国。
可以说,「申根」是欧盟的骨架和纽带,无「申根」或申根原则严重受损,将从根本上动摇欧盟和欧洲一体化的根基。
根据【申根边境法典】的规定,在出现「对内部安全或公共政策造成严重威胁」的情况下,成员国可以暂时恢复对欧盟所谓的内部边境的管控。
但欧盟表示,边境管控应作为特殊情况下的最后手段,并且必须有时间限制。目前申根区国家实行边境管控的除德国外,尚有奥地利、丹麦、法国、意大利、挪威、斯洛文尼亚、瑞典和芬兰。
德国传统上是一个支持对难民开放边界的国家。2015年在社会公众舆论压力下,当时执政的默克尔政府不得不一改其在难民接纳问题上有所保留的态度,两年间向叙利亚等国难民大开国门,接收逾100万人。自2022年俄乌冲突以来,现今执政的左翼联合政府又秉承其一贯立场,接纳了120万来自乌克兰等地的难民。
德国共有9个陆路邻国,均为申根区国家,陆地边境全长3700多公里。去年,为了应对庇护申请激增,德国对奥地利、捷克、波兰和瑞士实施陆地边境管制措施,虽然官方定义此举为临时举措,但德国政府多次延长了管控。
德国政府今年9月9日称,自去年10月以来,德国边境已有超过30000人在上述管制政策下被拒绝入境。
德国内政部9月9日致欧盟委员会的通知,将边境临时管制措施适用范围扩大至与法国、卢森堡、荷兰、比利时、丹麦间的陆路边界,至此所有邻国概莫能外,期限为6个月。理由是「需要进一步限制非法移民,保护德国的内部安全。」
台面下的理由
但这仅仅是台面上的理由。
2015年迫使默克尔政府大开国门,放入数以百万计难民的是当时普遍支持「对难民慷慨一些」的滔滔民意和咄咄逼人的左翼政党。当时德国主流民意认为,作为欧盟支柱和欧洲一体化最大受益国,德国「应该也有条件慷慨一点」,且从利益上,身为欧盟第一大制造业强国的德国也需要外来年轻人口,以补充日益老龄化的本国劳动力缺口。
但如今风头逆转。德国人口不过8300万,且近年来经济、尤其传统优势的制造业日益空洞化,数百万非法移民、难民的涌入加剧了本已十分严重的住房、就业、社会福利压力。而部分非法移民、难民的极端表现则加剧了德国社会的不满。
今年5月,德国巴符州城市曼海姆发生一起难民暴力事件,一名警察被难民杀死;8月,在索林根市「多样化节」庆典上,一名据说被「伊斯兰国」洗脑的叙利亚难民突然发难,导致3名普通民众丧命。
逆转的民意体现在民调数据上。上周德国【世界报】民调显示,约77%受访者表示「德国需要改变庇护政策」,约44%受访者表示「非法移民和难民是德国最紧迫问题」。
民意的逆转令一贯极端排外的极右翼政党——德国选择党在选举中势如破竹。
9月1日,受非法移民、难民问题困扰最甚的萨克森州和图林根州两州举行地方选举,选择党大获全胜。9月22日又一场地方选举将在勃兰登堡州举行,观察家普遍预测选择党可能再次获胜。
现实压力不仅让当初本就被民意逼迫对非法移民「慷慨」的中右翼改弦更张,也迫使德国总理朔尔茨不得不正视现实,并开始无视继续坚持「慷慨」政策的执政伙伴绿党而自行转向止损。
▲8月24日,在德国西部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索林根市,一名男子在案发现场附近摆放蜡烛悼念遇难者。图/新华社
申根区会崩溃吗
一贯持欧洲一体化立场的英国【卫报】,在得知德国将在全国所有陆地边境实施临时边境管制时,发出「这是申根区崩溃开始」的惊呼,并援引巴黎高等商学院欧洲法教授阿莱曼诺等人的话,指责朔尔茨「对极右翼民粹绥靖」、「明显不合时宜地违反了申根区内的自由流动原则」。
德国绿党欧洲政策专家警告称,此举「可能会使欧盟国家更难合作」。
至少在这一点上绿党是对的。波兰总理图斯克已公开表示德国此举「不可接受」,奥地利内政部长卡纳则称,德国「这样做之前需和邻国协商」,强调「单方面把难民踢回来是不行的」,其它邻国则纷纷表示,将考虑采取类似措施自保。
德国物流和货运协会担心骤然实施管制「可能导致卡车跨境物流的混乱」;德国波兰事务研究所副主任科内法尔担心此举影响到申根区国家间跨境购物和跨境工作的便利,「而这些便利正是欧洲一体化最大的红利」,一旦红利消失,欧盟体系存在的合理性根基就会动摇。
一些分析还指出,当初酿成德国难民和非法移民问题失控,本就是德国政府自己政策失误所致,如今反悔并将自己引来的祸水反推,邻国也难以买账。
大多数政党相信,「最优选项」是让违法的难民和移民「哪儿来回哪儿去」,但如此明显「祸水外引」的方案无疑会遭致「受害国」的愤怒反应,并直接危及德国在欧盟框架内的影响力。因为那些难民、非法移民的确并非上述国家「原产」的,而是被德国此前的「慷慨」吸引去假道的。
有德国政客认为,为每年庇护申请设立10万的上限或许是两全其美的折衷方案(2023年共受理324636份)——问题是不论德国或欧盟法律都明确规定「必须正式受理每一份难民申请」。
选择党如今正好整以暇地等待着与联邦政府闭门磋商,以便待价而沽。而基民盟等其它反对党则照例祭起「搞成这样都是执政联盟的错」的绝招,仿佛忘记今日一切难堪的转折点,正是他们执政时期造成的。
许多观察家相信,鉴于欧盟将于2026年生效扯皮多年的庇护及移民法新规,如果眼下德国要求邻国接收大量移民,欧洲团结可能会受到严峻考验。
换言之,倘若得不到有效控制,甚至在申根区各国间出现连锁反应,在欧洲怀疑论抬头的今天,「欧洲自由流动」这一申根基本原则很容易成为申根区各国国内政治的活靶子和牺牲品,毕竟「夺回属于本国的边境控制权」太容易上热搜了。
撰稿 / 陶短房(专栏作家)
编辑 / 迟道华
校对 / 杨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