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际

哈梅内伊,这回是要把以色列玩到极致!

2024-08-31国际

导语

哈马斯领导人哈尼亚在伊朗德黑兰遭遇暗算,被人用一击致命的方式干掉,令人唏嘘。

此次事件不意外,在以色列对伊朗核科学家穆罕默德-法赫里萨德进行「摩萨德行动」之后,此次事件便意味着以色列已经入「伊朗的黑名单」上。

法赫里萨德事件本就令哈梅内伊痛心且破费,此次事件则直接导致政权消失无影,如果是哈梅内伊下命令,作为报复,令人不可小觑。

的确,有此想法的还有许多,毕竟这不只是在偏向宗教的层面,还是在国家利益层面。

「不平静」 的伊朗。

哈梅内伊不是第一时间选择报复,而是通过舆论去使以色列感受到恐慌。

这是伊朗的「刀」,正向以色列扔去,「刀」出鞘,风声紧随,其背后不仅代表着伊朗的立场,更代表着其背后的势力。

如「撒旦和胡巴尔家族」声明信中提到的:

「我们知道,你们的手中持有全球第一刺杀者——以色列、美国及其爪牙。」

手持「刃」的绝对不止一把,因为阳光下看不透,可能会有更加致命的「矛」。

这些话讲出,看似夸张,但却充满威胁,也值得认真看待,伊朗并非好战之国,理智、冷静它都具备,而且其中所提到的「矛」,也同样被「刀」所指向。

正值「夏热时」,两国舆论战不断升级,为何「刀」未出鞘?

因为风声还不够大,尚不能形成 「空巢」,即真正清空。

彼时,双方博弈正酣,需要这样的时机去撕裂,也需要就此时打破平衡,否则,彼此存在着一定的底线,以色列是不能为此冒着极大的风险给伊朗留有机会,伊朗也同样如此。

所以,「刀」并非必出,因为一出就代表着战争,所以势力和伊朗必须共同走过这段艰难时期。

有不少人质疑伊朗的这种行为,特别是一些亲美的媒体,不遗余力地进行抹黑,并为以色列辩护。

然而,这些声音显然无法成为主流。

因为没有人会真的认为枪击哈尼亚的幕后黑手是苏莱曼尼或是伊朗、真主党等组织,毕竟这毫无意义。

但以色列之所以会成为怀疑对象,是因为它有这个能力,也有 motive(动机)。

实际上,在此之前,以色列就已经开始对与伊朗关系密切国家的政治家或其他高级官员进行暗杀行动。甚至在2022年,对叙利亚总统巴沙尔-阿萨德进行了一次密切的暗杀威胁,但最终选择了放弃。

可以说,暗杀或者反暗杀目标已经成为以色列长期以来的一种存在。

自8月11日哈尼亚访伊朗后,媒体对此事进行深度剖析,并达成一致观点——将责任归咎于以色列,并推测其选择在这段时间采取行动是因为情报泄露及安全问题。

然而这种说法并不可信,因为警方清楚表明,该事件并未立案追查。

由于没有找到任何嫌疑人或证据,因此很难将此归咎于以色列。更何况,以色列同时也成了各方口中的重点怀疑对象。

因此,为了确保双方都能达到效果,以色列可能会故意隐瞒消息,使其听到风声后恐慌不已。

总之,如果以色列成员是这场袭击中的劫匪,那么沙特、阿联酋、美国、法国等都可能是这一犯罪团伙的同伙之一。

以色列的选择。

但是在一些国家尚未来得及反应的时候,以色列已经做出了强烈反应,

根据【耶路撒冷时报】9月11日报道,以色列正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因为俄罗斯的一家国有企业被指控为支持伊朗武器制造商。

报道称,以色列方面已经决定将俄罗斯公司拉夫列特-能源进行制裁,并自8月起禁止其在以色列进口任何产品。

一周后,以色列媒体披露该集团又将向俄罗斯施加制裁,包括其他企业和个人。

消息来源也说:「我们限制了它们在以色列的活动,他们将不得不遵守该规定。」

此外,该消息人士还表示:「我们会继续寻找更多在以色列有业务往来的俄罗斯贡献者名单。」

由于俄罗斯与伊朗间正在不断拉近关系,以色列对俄施加制裁,很明显是因为其对伊朗帮助,使得军事方面得到了弹药、装备以及还有经济上的帮助,这些都直接威胁着以色列,因此才有如此举动。

伊朗方面则表示:「我们分别在中国和叙利亚会见了领导人」

同俄罗斯相互印证。

此时的俄乌冲突使美国开启「增产模式」,从而大量武器涌向乌克兰,相关价格也随之上涨,美国为了能够占领该市场,提高国际地位,以及能认识更多的国家提高购买量,所以联合我国等国共同重新制定相关价位,这一举动也加大了对欧盟国家的影响。

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损害了美国的利益,但此时美国又置身事外,所以不甘心就对中东等国就其进行制裁,只不过没有追根溯源直接指向,他们只是在道义上对政治事务进行引导,因此这些言论并不具有可信度。

其真正背后则是一部分利益体获得美国政府支持才会如此,毕竟他们涉及到更多利益方面。

其实哈梅内伊明面发话,可能仅仅只是一个姿态,因为他虽然在表面上誓言复仇,但在实际行动上却显得较为缓慢,这是一个信号。

这种情况可能出于多方面考虑,从而使伊朗必须深思熟虑、慎重行事。

面对这种情况,以色列没有足够理由去推测,因为他们对于伊朗方面的信息并不甚了解,其下一步如何计划都是一个未知数,所以以色列可能随时处于恐慌状态,这是他们最容易产生焦虑、不安和猜疑的时候。

伊朗究竟是采取军事打击还是进行心理攻势,都将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当前情况下,如果没有对以色列采取行动,那么未来战局将会更加令人捉摸不定。

我们可以期待未来的发展变化,这可能会引发不同的国际反应,不同国家可能会给予不同的支持和立场,这将直接影响到整个中东地区的形势发展。

心理战。

如果从心理角度来看,如果伊朗军队采取了较为隐蔽和不具攻击性的报复手段,使以色列无法找到很好的反击和防护能力,那么将使以色列产生严重困惑和恐惧。

毕竟这种方式没有造成直接伤亡,却造成了巨大的心理伤害并影响其未来的决策,这十分可怕。

相反,如果他们再发起攻击,对整个中东地区都造成了严重破坏,这既没有达到报复目的,又引发国际社会的强烈反对,造成一定国家利益上的损失,还使自己处于舆论和道德谴责的一方,这也是得不偿失的。

而且时机得当,把握住,将产生更好效果,将来不一定会这样做,但现在却可以这么做。

如果在某个特定时机,他们选择这种低调但有效的方法,将使整个世界处于恐怖状态,那么这种程度将达到了空前高度,同时这种恐怖感也将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压力。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决定自己的选择,因为这个选择不仅关乎他们自身,还关乎世界格局和中东局势的发展。

如果这种恐怖感再加强,它将彻底改变局势或叙事,所以这两种策略都有优势和潜力,具体选择则取决于当时的情况和目标。

结语

综上所述,这次袭击后,众人议论纷纷,但伊朗却显得很淡定,因为他们掌握主动权,不急于回应,也不能急于回应,否则就容易失去主动权,错过很好的时机。

换句话说,这件事情还未发展到极致,他们还会继续制造更大的恐惧感,让以色列保持紧张状态,直到他们收到更好的讯息或者主动权发生变化。

而这种事情发生在暴风雨前夕,可以让人们更多地憧憬,可以引发更多的思考,因为没有限制,没有底线,会让人更加毛骨悚然。

所以这种感觉是极其恶劣且痛苦的,它既可怕又无法阻挡,也无法预测,因为它事关重大,会影响到重要利益,对双方都带来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