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多家外媒报道,近日,欧盟委员会开始调查医疗器材领域的公共采购,想看看欧洲在该领域的相关企业,能不能在中国市场进行公平竞争。如果查出来欧洲公司在中国受到了不公平的市场待遇,那么欧盟可能会限制中国医疗器材公司在欧盟的公开招标机会。
据报道,欧盟委员会的这次行动,是其利用【国际采购工具】法案,进行的首次调查。该法案在
2022年被欧盟委员会批准,于当年的八月底正式开始实施,有效期到2027年。按照该法案的规定,只有和欧盟有政府采购协议的国家,或者是参加了国际政府采购协议(GPA)的国家,才不会被该法案限制。
然而,中国尽管早就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但现在还不是 GPA的成员,也没有和欧盟签什么政府采购的协议。分析人士普遍认为,欧盟的这一新法案实施后,特别是对中国公司有很大的限制,将给它们在欧盟的业务带来很大的影响。
在欧盟委员会进行这一行动的前一天,他们还以 「不公平补贴」为由,突然检查了位于波兰和荷兰的办公室,这都属于一家中国安检设备生产商。该公司的电脑设备和员工的手机,都被欧盟在行动过程中控制了起来。而这已经是欧盟今年二月以来,针对中国公司发起的第五次补贴调查,而且是第一次直接上门搜查。
【金融时报】透露,欧盟这么做 ,可能是受到美国政府的影响。美政府怀疑这家中国企业的活动「危害美国国家安全」,一直对其密切关注。而欧盟本可以选择通过和企业或相关政府部门的沟通,来解决问题,但他们没有这么做,不过就是想通过强硬的方式向美国证明:欧盟不会对中国企业手软。但这种做法,只会让欧盟委员会自己难堪,因为他们之前「同意用欧盟的资金,购买这家公司的设备,并向欧洲各国的海关提供」。
欧盟对中国的针对,并不局限于此,他们还密切关注着中国向欧洲出口的风力发电机,以及太阳能产品。此外,欧盟还计划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施加额外关税。就在去年十月,欧盟已经开始了针对中国电动汽车的 「双反」调查,包括吉利、上汽集团和比亚迪,都被列入了调查的重点。到了今年三月,欧盟又发布了一项新的法规,要求对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进行为期九个月的海关登记。
对于欧盟针对中国的做法,德国汽车工业协会的主席此前表示,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完全是一种保护主义的做法,并不能解决德国,乃至整个欧洲汽车行业当前面临的挑战,反而可能引起贸易摩擦,对欧盟推广电动汽车和进行数字化转型的计划产生阻碍。欧盟对中国加征关税如果快速生效,可能会带来一系列负面后果。
当然,欧盟这种大行保护主义的做法,并不会在中国激起多少水花。尽管中国对欧盟的电动汽车出口量,在今年前两个月下降了近两成,但中国的电动汽车行业,依然有着不小的活力和发展前景。今年前两个月,中国向有着巨大潜力的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出口的电动汽车增长了三成以上。此外,中亚地区也逐渐成为中国电动汽车的重要市场,该地区的进口量在同期增长了2.3倍。
对于欧盟频繁针对中国的动作,中国早就把态度说的明明白白。欧洲大行保护主义,只会对中欧全面战略伙伴关系的发展不利。面对经济互补性强、共同利益多的中欧经济关系,欧盟要做的是:坚持市场开放和公平竞争的原则,停止无端限制和打压中国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