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金刚经】到底说了些什么?在这个简短的故事中全部展现了出来

2024-02-03国风

梁武帝请讲金刚经。士才升座,以尺挥按一下,便下座。帝愕然。圣师曰:「陛下还会么?」帝曰:「不会。」圣师曰:「大士讲经竟。」

——【五灯会元】第二卷 善慧大士

白话直译:

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大士才升座,抚尺挥案一敲,便下座来,梁武帝惊讶不解。

志公和尚问:「陛下会意了吗?」,梁武帝一头雾水:「明白什么?」

志公和尚说:「大士已经讲完【金刚经】了啊」。

鉴赏评说:

【金刚经】最 早由姚秦三藏法师鸠摩罗什于弘始四年(公元402)译出,虽然后续出现了很多译本(其中影响力较大的还有5个),但鸠摩罗什的译本是最 早也最 为通行的一个版本。

【金刚经】的流传早于禅宗的兴起,达摩于南朝·梁普通七年(公元526年)九月才抵达广州,公元527年面见梁武帝,而后面壁九年,也就是公元536年左右中国禅宗才算正式开宗立派,这个时候【金刚经】的通行译本已经流传100多年了。

因为【金刚经】的内容与禅宗主旨相契,篇幅适中,加之其广泛的流传给禅宗的兴盛奠定了基础,因此成了禅宗的主要经典之一,在慧能以后受到禅宗的特别重视。甚至慧能也是听【金刚经】而悟道的。

善慧大士,原名傅翕,所以又称为傅大士,梁武帝大同元年(535),受命讲经于重云殿。这个故事就发生在讲经期间。

傅大士这样讲【金刚经】其实是行的不言之教,以实际行为把【金刚经】的内涵精 准的表现了出来,【金刚经】的主旨其实只有两点: 实相非相、应无所住。

「实相非相」 展现了佛学的认识论,事物的本质并不是人的认知,「相」是「实相」在人心意识中的投影、镜像。有「分别」的世界是人的主观世界而非实相。所以说【金刚经】有云: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要明白佛学的认识论,首先要明白什么是「相」,这一点至关重要!否则,可能走向两种完全不同的道路,甚至完全误解了佛学。

第 一种:「相」就是「现象」。这是对佛学最 大的误解产生的由来。其实「现象」是客观世界的真相,正在发生的一切,这就是「实相」了。

如果把「相」看成「现象」,「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那么一切事物虚幻不实,那就是真的虚幻不实了,佛学就是消极的、是精神胜利法,是主观唯心主义。

第二种:「相」是「人对现象的认知」,是实相在人心中的投影。【华严经】有云「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一切相由心造,所以说「相由心生」。所有「相」均是人心意识的产物,是人的认知、感受的表现。

人对世界的认识总是通过自己的心意识的感受、认知来实现的。好比:心就是一面镜子,任何事物总要在镜子中呈现之后,人才能感受到它的存在和样子。所以,「相」总是有别于成像前的那个「本体」,因此「凡所有相皆是虚妄」。

这样的认识论既不是完全唯物的,也不是完全唯心的。佛学承认实相的存在,就是当下正在发生的现象,不可否定,这是唯物的;但同时又认为人的认知不可获得实相,总是偏离客观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心的显现罢了,「眼见者不实」,这又是唯心的。

王阳明关于「岩中花树」的故事就非常清晰的说明了这个「矛盾」:

王阳明游南镇,一个朋友指着石头中的花树,问他说:「你说天下没有心外之物,那么这花树在深山中自开自落,和我心有什么关系?」

王阳明回答说:「你见到这花之前,花与你的心各自寂静;你来看此花时,花进入你的内心,此花便在心里显现出来。」

虽然花本身客观存在,但其存在及意义只有在当被你看见时才得以确认下来,所以 「对你而言」 ,岩中花树并不是取决于它自身的存在,而在于是否被你看见。所以说「花」只存在于人的心中,这就是佛学所说的「三界唯心,万法唯识」。

「这朵花是红色的,有四个花瓣,两片绿叶......」当你看见后就认为这是花的「实相」了,殊不知「花瓣、颜色、绿叶」都是人的认知而已,根本就不是那个东西的「实相」。那个东西真实存在,但无以言说,怎么描述都是人的认知,都是「相」而已。

正因为有这样的认识论,所以才有了「应无所住」的方法论。

人做的一切都是为自己服务的,人类的一切探索活动是为了认识世界,而认识世界的目的就是为了适应和改造世界。所以总是「认识论」在前,「方法论」在后。

既然有「凡所有相皆是虚妄」的认识论,客观世界的真相不可能等同与人的认知,人的认知都只是「管中窥豹」、「盲人摸象」,总是相对的正确、总是有一定局限性的。那么从人的认知出发就不可能得到实相,要得到实相就要放下那些认知。所以【金刚经】有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这就是方法论,回到该怎么做上面来。其实这就是【金刚经】的起源,佛陀就是为了回答须菩提代表大众提出的问题:

「世尊,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云何住?云何降伏其心?」

「怎么才能觉悟,请你给我们说说该怎么做?」整部【金刚经】就是围绕这个问题展开的对话。

佛陀首先谈了「认识论」的问题,因为要谈怎么做,首先要弄清楚原委。为什么你们没有觉悟呢?因为你们把自己看见的、感受的一切「相」误以为是实相了。因此,说了两个问题来引领大家「破我执」。

首先破「人我执」,【金刚经】有云:

「须菩提,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个体本无本质区别,都是因缘和合的产物,缘聚则生缘散则灭,也可以说没有个体也没有整体,它们本就为一体,「一即一切、一切即一」。

然后破「法我执」,【金刚经】有云:

「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无有定法如来可说。何以故?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法无高下、诸法平等,其实也可以说一切有为法仅仅是方便之名而已,哪里有什么法能叫「无上正等证觉」呢?这些名,都是便于说而已,不是本质区别。都是指路明灯,不是要去的终点。

最 后,「法我两空」之后,佛陀总结道: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即见如来」就是觉悟,这就是须菩提问题的答案,那么要怎么才能做到「见诸相非相」呢?佛陀就顺理成章的提出了方法论,【金刚经】有云: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展现了佛学的方法论,既然人的认知只是「实相」的镜像,是有局限性的「相」而已,所以就不要执于这些「相」了。不管你笃定那些「知识」是多么的正确,但从它的来源就注定了不是「实相」。

因此,在应对任何事物时,放下你心中的知识、学问、成见、偏见、私心......一切主观的感受与认知,才能升起清净心、本心,这就是「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的方法。按照这个方法执行,你们就会达到觉悟之境。

以上两部分内容就是【金刚经】的主旨: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形成了一个闭环。

虽然它是一部经书,也可以说是怎么静心、怎么觉悟、怎么认识自己、怎么改造自己行为的修行指南。改造自己不也是改造世界的一部分吗?

虽然佛学不为人类发展提供物质基础,但思想、精神的通透同样可以提高人改造世界的能力和效率。这就是佛学的价值之一。

现在来看看为什么开篇说傅大士讲经的「行为艺术」已经体现了【金刚经】的主旨?就不难理解了。傅大士的行为艺术仿佛在说:

「如果照经书上的字句来讲,那是别人的知见;如果不按照经书上的讲,那是我的知见,不管是谁的知见,都是「相」而已。所以,只要我一开口,讲的就不是「实相」。你肯定是要听「实相」啊,「实相」即「非相」,「非相」不可见,我没办法讲,所以什么都不用讲了。」

真相不可讲,讲出来的都是假象,所以戒尺一打就讲完了。其实经、律、论又何尝不是假象呢?都是个人的有限认知,是佛陀的认知、是记录人的认知、是翻译者的认知、是传播者的认知.....你同意,表示你有相同的认知而已,你不同意,表示认知不同而已,但都不是绝对的正确或错误。

但不要忘记,实相虽然非相,但非相总有实相的一部分。就好比:坚持不懈就会成功,这句话肯定没有错,但成功并不是仅仅靠坚持不懈就能达成的。非相也是有意义的。

因此这则故事中,傅大士的「行为艺术」是在强调「实相非相」,而不是说「相」没有意义,只要存在就有意义。所以,任何事情不能执于一端,该学就学、该说就说、该做就做,执于「空」、执于「无相」,也是着相了。

所言如有不当请各位海涵,欢迎指正及讨论,并对您的阅读表示由衷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