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唐代诗人遍地,唯有他凭军功封侯;与李白是好友却要置之死地?

2024-03-07国风

唐代诗人遍地,却唯有他既是著名的边塞诗人,又凭军功封侯;他与李白是好友,是知己,后来却要置之死地,这个诗人是谁?

「读关于唐诗的各色文字,常常惊讶于诗歌在当时生活中的地位。当时科举举士,以诗取士,使得整个知识分子阶层几乎都是诗歌作者。诗歌作者群空前广大,诗歌影响遍及社会各阶层。」

「诗是哭,诗是笑,诗是空气,诗是呼吸。这一切确实发生过,那个朝代,叫唐朝。」

这是潘向黎的文章【诗是空气,诗是呼吸】中的两段话,从中可以看出:在唐代,诗歌像空气一样充斥每个角落,写诗像呼吸一样成为每个人所必须。所以唐朝,可以说是诗人遍地。

在那些数不清的诗人中,却有一个与众不同,他不仅有流传千载的著名诗篇,而且善于做官,功成名就,被封渤海侯。

先看他的诗:

千里黄云白日曛,

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这就是他的【别董大】,其中「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两句传诵甚广。

作为一名边塞诗人,高适凭此诗在唐朝诗坛占了一席之地。

其实,高适出身官宦世家,他的祖父高侃曾安东都护。但高适早年家贫潦倒,壮年时期多寓居梁宋一带,曾与李白、杜甫等人交游。近50岁时经张九皋推荐中有道科进入仕途,任封丘县尉,不久辞去。后得哥舒翰赏识,入河西幕府为掌书记。安史之乱后拜左拾遗,转监察御史,后曾任御史大夫兼淮南节度使、扬州大都督府长史,平永王之乱。高适为官「负气敢言,权近侧目」,权宦李辅国忌其才,数加诋毁,遂被贬为太子少詹事,后历任彭州刺史、蜀州刺史、剑南西川节度使,终散骑常侍、加银青光禄大夫,封渤海侯。谥号「忠」。

高适不仅是诗人中军功卓著、善于做官的典范,而且和唐代最伟大的诗人李白之间有不同寻常的交往。曾经,高适与李白一见如故,相互间视为知己,他们一起游历,一起诗词唱和。

而后来,他们却形同陌路,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原来,作为官宦世家之后的高适从军后屡立战功,特别是带兵平定了永王璘叛乱,奠定了他封侯的基础。

李白呢,诗词名噪一时,后被召至翰林任诗词待诏,曾经风光了一时,甚至在风光无限的时候写信让高适去长安,准备帮助他走上仕途。但是好景不长,虽然皇帝身边时李白曾写出像「云想衣裳花想容」(【清平调三首】)这样脍炙人口的诗句,但其恃才傲物、嗜酒如命的性格致使他得罪了许多权贵,很快就被皇帝「赐金放还」。曾经,李白高歌「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离家入京为官;不久,丢官离京,无奈发出「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的感叹和「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宣言,李白的人生又走到了低谷。

更悲惨的是,一心想走上仕途的李白竟然饥不择食,接受了永王李璘的邀请,做了永王的幕僚。后来永王璘被认定为叛乱,被李白的好友高适带兵平定,李白被捕入狱,生命堪忧。

人生就是这样充满戏剧性,昔日一见如故的好朋友,在同一时期,一个走上了巅峰,一个跌入谷底。为了活命,狱中的李白写信向众多朋友求救,其中当然包括正春风得意的好朋友高适。可是,结果如何呢?

那个曾经的知己高适,对李白的请求看都不看,删除了和李白所有交往的痕迹,删除了和李白的诗词唱和,甚至想看到李白被处死的结局。

昔日一见如故的挚友,如今却成了形同陌路之人。可见,性格决定人生,想做官和会做官是两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