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中国绘画:五代至南宋】 2 :10世纪画科的内部发展——人物画

2024-03-17国风

1、这一时期人物画的代表性画家,如契丹人物画家耶律倍(899—937年)和胡瓌(10世纪)的画作。

耶律倍【射骑图】;辽,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胡瓌【卓歇图】局部;辽,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传)耶律倍【东丹王出行图】;波士顿美术馆藏

【东丹王出行图】局部

2、10世纪人物画中女性题材绘画的代表画家阮郜(10世纪)的【阆苑女仙图】,延续【洛神赋图】的先例,描绘浩荡水波中的仙女聚集之地,表现一群仙女正在仙岛上的苍松翠竹之间休闲娱乐的情景。其中三位主要的女仙构成品字形结构,在众仙女的陪侍下展卷读画或弹奏乐器。仙岛周围环以苍茫海水,数组女仙或乘鸾、或乘龙、或驾云、或凌波漫步,从左右两方前来赴会,更强化了画面的中心焦点。

(传)阮郜【阆苑女仙图】;五代,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阆苑女仙图】局部

3、在10世纪画家中,南唐的周文矩尤以绘画女性形象著称,在他名下的【宫中图】,全画以墨线白描为主,只在人物面部等处淡染朱色,整体感觉如同是一幅有待施彩的「白画」,其内容则带有宫闱丽人「图像集成」的意味,在一卷狭窄的绢帛上画了几十个或弹琴拨阮、吹奏丝竹,或梳洗照镜、整装理容,或对坐谈天、逗看小儿,或嬉戏爱犬、观鱼听乐的宫廷女性。整幅画卷中只有一位成年男子,正在为某贵妇画像,使人不禁猜测这是画家的自身写照。

周文矩【宫中图】,照镜;南宋摹本

周文矩【宫中图】,画像

4、大都会艺术博物馆收藏的10世纪佚名【乞巧图】更反映出女性题材绘画的一些新发展。这张画在构图上更为宏大,以鸟瞰视点展现出一个广阔宅院的内部。一带高墙横贯于画幅上部四分之一处,将画面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两名便装女仆正在锁门,点出墙内庭院作为封闭女性空间的性质。一个露天平台位于画面前部中心,向右以飞桥连着一个攒尖方亭,向左与一狭长厅堂相接。这三个相连的建筑物为即将开始的宴席提供了场地。露台上的黑色大桌上布满盛放酒水佳肴的容器,但赴宴的贵妇们却都站在旁边,或聊天或凭栏眺望,似乎在等待着什么人。这个被等待的贵客可能尚在平台后的内院深处熟睡:院内厅房门户敞开,通过左方窗棂可以看到卧室内部,一名素衣侍姬正在床前击掌,似乎在叫醒床上的睡者。

佚名【乞巧图】;10世纪,大都会艺术博物馆藏

【乞巧图】局部

【乞巧图】局部

5、10世纪人物画中的另一重要领域是肖像画,在传世画作中,有一幅近两米高的为宋太祖赵匡胤的肖像画写真。这幅画并没有以「圣容」程式美化宋朝开国皇帝,坐在宽大宝座上的赵匡胤有着一张黧黑的圆脸,两撇倒挂的浓眉下是一双小眼和下垂的眼袋,但却传达出一种君临天下的力度和镇定,与强壮的身躯和简约的服饰一起形成强大的气场。

佚名【宋太祖赵匡胤像】;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6、在东南方的南唐宫廷里,顾闳中、周文矩等人创作了现实人物和历史人物的肖像。不少学者认为【重屏会棋图】的核心人物是南唐中主李璟,画中的李璟显得尤为目光炯炯、神采飞扬。

【重屏会棋图】中的男主人;弗利尔美术馆藏摹本

7、【韩熙载夜宴图】的早期摹本虽然有许多细微区别,但对韩的描绘则相当一致,都是面容清癯、头戴黑帽。韩熙载在故宫本中出现了五次,两次为四分之三的半侧面,三次是面朝相反方向的正侧面。虽然角度和方向不同,但都极为准确地表现了同一人物,显示出肖像画的卓越水平。

【韩熙载夜宴图】中的韩熙载像

8、在这一时期一种新的人物画系统,即僧人和佛教宗派的祖师像,也开始形成肖像画的一个重要分支,力图脱离外在皮相以强调内在精神。代表这一「非写实」倾向的画家是唐末到五代初年的贯休(832—912年),其【十六罗汉图】塑造了异于凡人的「胡貌梵相」,极夸张变形之能事。现存的几套【十六罗汉图】均为摹本,藏于日本皇宫内厅的一套可能制作于宋初,最接近贯休原作。

贯休【十六罗汉图】中的两幅;宋摹本,日本宫内厅藏

9、如果说贯休的罗汉像是以笔为凿创造出的雕刻般的凝固形象,那么,传为石恪的【二祖调心图】则以大量水墨和狂草笔法造成强劲飞动的视觉感受。石恪此画所绘的二人一般被认为是禅宗祖师慧可(487—593年)和丰干(7世纪),前者托腮,后者骑虎。

(传)石恪【二祖调心图】,慧可、丰干;五代,东京国立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