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倾国之力,恢复阁帖,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专业细说淳化阁帖3

2024-03-18国风

以古为师,悉心交流!敬请关注收藏「大成国学堂」!

(续上)

乾隆御制,文治之冠

院藏阁帖主要有下面七种版本系统:

1、懋勤殿本、宋刻。2、泉州本,版本特征复杂,明清刻。3、顾刻、潘刻和袁刻同源,明刻。4、肃府本明刻,有御制墨本初拓。费甲铸刻本,清刻。肃府、费刻同源。5、王著模本,明刻。6、薛所蕴刻本,清刻,又称小银锭纹本,石在新乡。7、【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初拓数套,其规制与其它版本显然不同。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刻

【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石刻

乾隆皇帝鉴于当时众多的翻刻本已完全失去了原貌,且宋代王著在采择古帖时真假难辨,编次标目也存在多处错误,为了避免误导后学,他希望能恢复【淳化阁帖】的原貌。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他命令于敏中等人根据内府所藏的宋太宗赐毕士安本【淳化阁帖】进行详细考证,重新摹刻上石,仍分为十卷,每卷标题用隶书书写:「钦定重刻淳化阁帖第 X 卷」。卷末刻有乾隆皇帝的行书题跋。每卷尾题:「乾隆三十四年岁在己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阁帖初摹勒上石」,用篆书书写。这些帖子的考订非常详尽,校对精准,对原帖编次上的错误进行了逐一订正,并重新按照时代顺序编排。对于草书中难以辨认的字,广泛参考各家释文,并在字旁注解,对于有差异的字则在卷后附上考证。【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修正了原帖中的错误,并对难以辨认的字迹进行了注释,重新摹刻上石在青白石板上。原石版嵌于长春园的蕴真斋廊壁上,蕴真斋因此更名为「淳化轩」。

【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重排编次

第一、历代帝王书

第二、上古至晋人书

第三、晋王羲之书

第四、五-王羲之书

第六、晋王恬各家书

第七、晋王献之书

第八、晋至梁人王殉各家书

第九、陈至唐人各家书

第十、唐人及无名氏张旭等各家书

在每卷的末尾,刻有帖评和释文,这些小楷书的释文主要是顾从义的作品。在卷末的题款中,记载着「乾隆三十四年岁在己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阁帖初拓模上石」。

最初的拓本使用的是开花纸,由内府特制的御墨拓印,其质量极为精良。后来的嘉庆、道光年间的拓本,质量远不及初拓。在咸丰年间,这些石板被毁。

遗憾的是,【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的石刻与圆明园一同在战火中被毁。1994年,在长春园含经堂西侧的河池中出土了六件【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的石版残件。

尽管石刻原物已毁,但幸运的是,现在仍存有【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的拓本(现存于故宫博物院)。这些拓本采用经折式装帧,分为十册。拓本采用浓墨擦拓,封面和封底用檀香鸡翅木制成,册页引首和收尾使用黄色撒金纸。

帖前有乾隆三十四年二月六日的御笔序文,以及「寓名蕴古」的题字。帖后刻有乾隆御题的淳化轩诗和于敏中恭和的诗,以及于敏中、王际华、裘日修三人合撰的跋文,钱陈群的行书跋文,还有总理、排类、校对、监造、镌刻诸臣的衔名。帖名用隶书书写,冠以「钦定」二字。帖尾刻有「乾隆三十四年岁在己丑春二月奉敕校正宋淳化阁帖初摹勒上石」的篆书四行。每册均附有乾隆亲笔的「校订」御识,以及小楷的「释文定异」。

含经堂

在众多国宝档案中,法门寺的舍利佛祖真骨与【淳化阁帖】样本被尊为至高无上的圣物,被誉为「圣经」。历史上,仅有两处地标是以这些圣物为基础建立的:一是唐朝的法门寺,二是乾隆年间的淳化轩,后者是圆明园的标志性建筑。这两处地标象征着儒、释、道三教的和谐统一,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整体性。

含经堂,于乾隆十二年(1747年)基本建成,位于长春园的中心,是园中最大的园林建筑群。这个景群的主体部分南北长300米,东西宽150米,占地约4.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8400平方米。

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含经堂被改建为重檐大殿,并在其后西北部增建和移建了淳化轩、蕴真斋、三友轩、静莲斋、待月楼和理心楼等建筑,形成了一个寝宫型的大建筑群,以供乾隆帝日后退位「娱老」之用。乾隆皇帝曾多次在此接见民族首领和宴请外国来使。

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十月,乾隆皇帝下旨在含经堂搭建了五座蒙古包,中间前厅铺设白底押印红花毡,而里围墙则使用养心殿东暖阁的黄底红花毡。乾隆十八年(1753年)四月十六日和二十五年(1760年)三月二十四日,乾隆帝在长春园的含经堂先后宴请了葡萄牙来使巴哲格和新疆回部郡王、贝勒等46人。

在长春园正中,含经堂北部有一座主体建筑,即淳化轩。淳化轩建成之时,正值【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石刻竣工,乾隆皇帝遂命人将这些石版嵌于轩内左右廊的廊壁上,淳化轩因此得名。

紧邻淳化轩的三间小殿是皇帝读书修心的地方。在中国古代,松、竹、梅被称为「岁寒三友」,分别象征着直、谅、多闻。乾隆皇帝自诩品格高尚,因此将这里命名为「三友轩」。

历代法迹,顿还旧观

清拓【乾隆 御制重刻淳化阁帖】源自【淳化阁帖】。【淳化阁帖】又称【淳化秘阁法帖】或【阁帖】,是在宋太宗淳化三年(992年)由太宗赵光义命令翰林侍书王著摹刻而成。原帖石置于宫中,除了赐给大臣的拓本外,原刻拓本在民间极为罕见。

【 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由御书处的优秀刻工精心摹刻,其规模和质量都超越了明代的诸家刻本。

清代乾隆帝弘历酷爱书法,曾先后在北海阅古楼和万寿山星妙轩摹刻【三希堂法帖】及其续帖。但这些法帖仅收录魏晋以来的墨迹,乾隆帝觉得不够全面。后来他得到了【淳化阁帖】的「初拓赐本」即毕士安本,如获至宝,命令内廷翰林精审更定,选工钩摹上石,并在长春园含经堂之后新建了名为「淳化轩」的轩阁。这些帖版是在故宫懋勤殿直庐镌刻的,历时三年零两个月,至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四月,共摹刻完成了144页帖版,镶嵌于堂后轩前的24间回廊壁间。原【阁帖】的北宋初拓本也收藏于淳化轩内,但在1860年(咸丰十年)与圆明园一同被英法联军焚毁。

1993年夏,圆明园管理处于长春园水系清挖时,意外发现【淳化阁帖】之摹帖版。虽部分字迹受侵蚀,但大多仍清晰可辨,今陈列于园史展览馆,供后人观瞻。今出土的【淳化阁帖】摹帖版,尺寸为90厘米*33厘米,石板厚度为11厘米。这些帖版包括三册一号、六号、七号(残),四册八号(残),五册一号、十四号和九册三号(残)。除了五册十四号为「释文订异」,九册三号为隋释智果书的「王右军」帖和「蔡邕」帖之外,其余的都是王羲之的墨迹,包括「适得」、「比奉」、「七儿」、「省足」、「云谯」、「知足」、「期已」、「信云」、「不审」、「伏想」等近20幅名帖。出土的帖版中,有2页残版的字迹略有侵蚀,但其余部分仍然清晰可见。

毕士安赐本在康熙时期已经入内府,康熙皇帝曾亲自为此本作跋:「……此本乃赐翰林学士毕士安者……汉晋以来,翰墨风规,宛然犹在者,尚赖此帖之存也,朕幾政余闲,启帙披卷, 如晤往昔,心意融洽, 洵可宝而藏之也。」

乾隆皇帝继位后的第九年(1744年),他命令臣子们将内府所藏的书画进行著录,编写了【石渠宝笈】。到了乾隆十五年(1750年),他又敕命编刻了【三希堂石渠宝笈法帖】共三十二卷。【大观帖】和【淳熙帖】都有续刻,其他名家的摹本更是数不胜数。清朝的内府并没有广泛收集书画,但法书真迹却颇为丰富。乾隆皇帝曾命令儒臣们详细审定,编写了【石渠宝笈】一书。他想到文人学士们如果能得到一些佳妙的书法作品,就会钩摹并刻印下来,作为珍贵的收藏。现在,他打算利用内府的秘藏,将其刻印下来,使之成为墨宝的大观,公之于众。

我们将【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台北故宫藏】精确复制,作为极其重要的「法帖3.0」藏本以飨书友!请注意,「法帖3.0」出品是原汁原味、无限接近原件超精复制品,不是网上通行的严重调色的低精度图片印刷形态!

欲购专业级【乾隆御制复刻淳化阁帖台北故宫藏】超清复制件的书友,可点击下面商品卡,品鉴与激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