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秦声如何「新唱」

2024-03-24国风

最近,备受年轻人关注的芒果TV【乘风破浪的姐姐5】迎来录制。

与以往不同,在众多「姐姐」中越剧演员陈丽君赫然在列,并且成功带着【浪姐】冲上热搜。

陈丽君是谁? 她是越剧【新龙门客栈】女小生贾廷的扮演者、1992年的「小姐姐」,而这个「90后」越剧演员和【新龙门客栈】在2023年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标杆,不仅让线下表演一票难求,更缔造了超过10亿的短视频流量。

最重要的是,年轻人对此趋之若鹜,以【新龙门客栈】为代表的新国风·环境式越剧成为时尚焦点,取得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丰收。

今天「网观」一开场就说越剧,实则是想和大家说说我们陕西人自己的秦腔,与越剧一样,秦腔作为陕西乃至整个西北地区的传统戏曲,不仅是一方乡土记忆,更是一个民族的文化符号,其重要性无需多言。

在越来越多的传统文化、非遗项目被出圈、被重塑的当下,秦人的秦腔又该如何焕发时代的光彩?

类似于【新龙门客栈】的探索,其实西安的秦腔一直在做。

比如说春晚。

今年的央视春晚西安分会场上,除了「山河诗长安」, 梅花奖得主赵杨武 以一首集秦腔与现代音乐元素于一体的【花脸】惊艳全场,不禁让人感慨,原来秦腔也可以这样「潮」!

还有一票难求的【无界·长安】,张艺谋献给家乡的最新作品得到了网友这样的评价: 在【无界·长安】中,让秦腔这一古老的艺术形态与现代科技光速融合,向世界奏出中国多元文化的和鸣!

当然还有 3D电影版【三滴血】 被推上银幕; 虚拟数字人「秦筱雅」 亮相第九届中国秦腔艺术节,在二次元「赛道」大放异彩……

传统的、非遗的、文化的,与现代的、科技的进行碰撞,便生出了西安「秦腔+」的跨界出圈和时代表达。

▲图源:西安演艺集团、秦之声、无界·长安

中国人都知道西安有个百年易俗社,但全国首个以秦腔艺术文化为核心的文化街区——易俗社文化街区也已出圈, 它成为西安老百姓和全国游客的新晋打卡地,秦腔与西安城市文化融合共生,这是一盘「文化兴市」的大棋。

▲图源:易俗社文化街区

还有【陕西省秦腔艺术保护传承发展条例】正式施行,西安市文艺发展研究院成立,新增易俗社百年博物馆和中国秦腔艺术博物馆,还有近期「西安戏剧学院」的筹建……

据「网观」了解,当下易俗社80多人的表演团队中「90后」「00后」演员占比已超1/3......

这些创新转变,不禁让喜爱秦腔的老戏迷们倍感振奋。 传承,让更多人去看、去参与,这个传统文化的核心话题 ,显然在西安有了自己的底气。

秦腔艺术如何持续创新和传承?如何在「文化自信」和「文化兴市」中找到自己合适的位置?

▲图源:易俗社

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 在点评豫剧发展时曾说过,戏曲在当今变的是方法、形式、创新,不变的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和魂,只有坚守「变与不变」,才能让经典剧目常演不衰。

说实话,对家乡的爱、对家乡传统文化的期待,陕西人之于秦腔不亚于河南人之于豫剧、浙江人之于越剧……

▲图源:易俗社、河南省文化和旅游厅、央视新闻

但所有走出舒适区、迈上新干道的传统戏曲,我们发现都是找到了与时代握手的钥匙,【新龙门客栈】们的路皆是如此。「网观」以为,我们可以从最近火爆出圈的其他戏曲中借鉴一些新的答案。

借鉴一:传统IP的时尚再创作

如今正值传统文化回归热潮,对于传统文化故事及经典文学著作的翻新演绎层出不穷。

江苏大剧院出品的原创民族舞剧【红楼梦】 成功爆火。究其原因,则是对经典IP的再创作,同时迎合了时代的新风向。

比如,舞剧【红楼梦】末尾几章牵引观众「坐中客」走近「戏中人」,目睹鲜活生命的花开花落,亲历抵抗命运的呼喊挣扎,直面女性灵魂的陨落结局,让【红楼梦】愈发悲恸,发人深省。

▲民族舞剧【红楼梦】剧照

借鉴二:戏曲也可以穿上科技的「翅膀」

前文提到, 【无界·长安】 的成功,很显然是将科技与艺术做到了机智地表达。舞台中的皮影戏、陕西扯面、华阴老腔、秦腔,在声光电技术、裸眼3D技术、全息盒子技术的支撑下,让观看演出的观众,既能了解我们中华文明非物质遗产的底蕴,又能看到最高的演艺科技。

▲图源:无界·长安

另外,让戏曲和游戏联名,推出戏影人物玩家角色,让传统戏曲反向圈粉游戏玩家。 国产游戏【原神】中的角色「云堇」, 就是在设计时融入了中国传统戏曲文化,一经推出就在海外掀起「京剧热」。

还有戏曲电影【白蛇传·情】运用4K和计算机动画技术,打造了水墨江南的极致中式美学。

借鉴三:沉浸式观剧体验与观众互动

【新龙门客栈】所谓环境式越剧就是其沉浸式的观剧体验, 这也是年轻人最为喜爱这部传统戏剧的理由之一。整个剧场被精心设置为一间真实的场景,我们观众全部置身其中,就像身临其境「客栈」一般。互动成为演员与观众的常态关系,「看戏」「听戏」变成了「入戏」,这种体验难怪一票难求。

▲图源:央视新闻

其实以演艺著称的西安, 【复活的军团】 【长安千古情】 皆有同样的经验。

▲图源:【复活的军团】

借鉴四:用年轻人的思维耕耘传统文化

最近爆火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其主创团队平均年龄约30岁,包括「85后」导演、「95后」编剧、「90后」舞美设计师。同样舞剧【红楼梦】主创团队同样也是「90后」。

不得不说,用年轻人的理解与视角创作,对艺术作品进行「青春思维」的创新解构,和「青春审美」的别样表达,更能找到当下文化市场的「爆点」。

比如,在越剧【新龙门客栈】中,次要人物贾廷被赋予当下年轻人喜欢的「病娇」属性,不仅让这一角色在舞台上更加饱满立体,也能更好引发观众的共鸣。

再比如,粤剧电影【白蛇传·情】中,将白素贞塑造成一个有明确意识、自觉性和强行动力的女性,也与当代女性产生共鸣。

▲图源:广东粤剧院、央视新闻、舞剧【红楼梦】剧照

借鉴五:学会搭乘「互联网」风口

互联网生态下,各类视频平台上以「国风」「戏曲」为标签的视频,点击量常年居高不下。

一部戏曲作品的火爆,无数网友、观众在其中做了最佳推手,正是他们的二次创作、动情「打call」,令作品形成「自来水」滚雪团式营销,激起了更广泛的观剧欲望。

同样以越剧【新龙门客栈】为例,其抖音话题播放量达到15.8亿次。在吸引大量观众的同时,也实现了破圈效应。

▲图源:央视新闻

总结一下,经典改编、沉浸式观剧体验、青春气息与时尚表达以及演员的专业素养,皆是传统戏曲跟上时代的钥匙,也是吸引年轻观众关注和喜爱的良药。

但这些钥匙,其实都回归到一个词「以人为本」。

戏曲的诞生和传承或者说艺术的本源皆是为人服务,而互联网时代、新时代,人的爱好、行为、思想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那我们的传统戏曲要有新唱,就是要抓住这个「人」的核心。

我们多次提到的越剧【新龙门客栈】只是抓住了这个核心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属于秦人秦腔的创新传承之路,我们相信在「文化兴市」战略的助力下,一定会持续唱出时代的新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