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人生最高境界是什么?带你参透开悟和解脱的全过程(儒释道精华)

2024-10-24国风

据说以下内容只有万分之一不到的人能听懂并意会到。

我将要讲的是网上很多大师老生常谈的话题:

人生的最高境界或说开悟的境界是怎样的?

这样的境界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有什么启示和帮助?

你这篇文章这么长,会不会白浪费我时间?

先回答最后一个问题:绝对不会白浪费你时间。因为可以说 这是整个中华智慧当中最精华的部分。 先提醒一下:以下内容可能会让你感到精神状态有些分离,比如感到自己好像不存在了,消失了,不认识自己了,尤其讲到后面的道家和佛家的时候,更加明显,这正好说明你的悟性和灵性都比较高。一定要集中精力、给点耐心。

我们今天选取的角度是儒释道,也就是儒家、佛家、道家。 放眼全世界的各种文化,儒释道的维度都是最高的,没有之一。

先来说我们最熟悉的儒家思想境界。

儒家总体偏向于实用主义,它也是对中国影响最大的思想,儒家的开创人是孔子。

可以这么说,不懂孔子就不会懂儒家,就不可能懂中国人。

中国过去二千多年的儒家思想教化已经刻进了我们每个中国人的血脉和基因里,包括我们的社会主义理论里也大有儒家思想的影子。那儒家的最高境界是什么?有人可能会说内圣外王,有人会说「从心所欲而不逾矩」,有人说「知天命」,有人说「是修身治国平天下」。

这些没有对错之分,但我认为这些的前提一定是要懂得中庸之道,我认为懂运用中庸之道才有可能达到这些境界。

中庸,这是一个很容易被误解的概念,比如有人认为中庸就是中规中矩、没有出色的表现、没有特点和个性的平庸,这些理解完全是错误的。 用大白话来理解「中庸」就是:恰如其分,不偏不倚。更具体的意思是把握平衡,我认为平衡之道就是中庸之道。

百经之首【易经】里面所讲的核心其实也是平衡之道。所谓一阴一阳之谓道。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所谓: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易经】认为变化是宇宙的基本特性,而平衡是在变化中实现的。事物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但在变化中又有一定的平衡性和稳定性。这种平衡和稳定性就是中庸之道需要把握的。

是不是越听越糊涂?你别掉书袋了好不好?

别着急,既然看到这里,包管你懂。

说白了,中庸之道是需要因时因地因人而异的,也就是它是一个动态变化之道,其实难也难在这里。孔子说过的四个字用来概括中庸之道最为恰当,那就是:过犹不及。

也就是:过了和不及都一样,都偏离了中庸之道。还有孔子说的:

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论语】

依然是一种中庸之道,它讲究的是「文」和「质」之间,通俗理解就是外在和内在之间的平衡。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

依然讲的是中庸。

「乐」不放纵,「哀」不过于悲痛而伤害自己的身心。再有:

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中庸】

也是中庸。也就是不走到极端上,不极左也不极右,不左倾也不右倾。所谓「偏信则暗,兼听则明」。是不是很难?是的,而且我认为, 没人能完全达到中庸的境界,我们只有无限接近中庸,也就是中庸是一个方向,而不是一个可以一蹴而就的目标。

【三国演义】中的孙权和诸葛亮,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庸之道、平衡之道的代表性人性,但我认为将中庸之道实现得最完美的人物是【红楼梦】中的平儿。也就是强人王熙凤的陪房丫头,她可能是整部【红楼梦】中最难做人的一个角色。

她需要在王熙凤这对夫妻间找到平衡,又需要在自己的慈悲善良和王熙凤的强势歹毒之间找到平衡,需要在维护主子和不引起底下人的怨恨之间找到平衡。我们常说管理要恩威并施、刚柔并济,我认为平儿做到了。另一个代表人物是薛宝钗。和平儿一样,她在平衡各方的利益方面做得很出色,无论是主子、丫头、婆子的群体,无一不说她好。可以说,她是一个左右逢源的人物。但我认为她缺乏了平儿的温度和体贴。

下面我举三个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以说明中庸之道。

例子一,八杯水理论。

这是很出名的一个理论,就是说一个人每天要喝八杯水,大概2000毫升。但是这个所谓的科学理论并不是每个人的中庸之道。因为这个标准会因时因地因人而有所不同。比如男女不一样,北方和南方不一样,冬天和夏天不一样,当天运动和不运动不一样等等。

如果你认定就一个标准,那你就偏离了中庸之道。 中医就明显地汲取了中庸之道的智慧,所以它讲究辩证地看问题。讲究望闻问切,讲究阴、阳、表、里、寒、热、虚、实等等。 而西医更讲究的是标准化,同一性,忽略差异性。也就是西医讲究用一个标准套所有人,而中医讲究每个人的个体差异。

例子二,情绪上的中庸之道。

这个太重要了。情绪中的中庸之道就是中和。什么叫中和?喜怒哀乐的情绪没有表露出来,这叫做「中」。表露出来但恰如其分、恰到好处,这叫做「和」。 「中」是一种静的状态。「和」是一种动的状态。

这个思想在【中庸】里的原话是: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庸】

也可以简单理解为: 发乎情,止乎礼。

比如你看到一位美女引逗你,对方肤如凝脂,亭亭玉立,你是不是开始「发乎情」了?但想想我是有妇之夫,家里还有孩子等着我回家讲睡前故事呢,于是就把持住了自己,这就叫「止乎礼」。

其实这里面就有中庸之道。情绪和情感上的中庸另一个概念是: 宠辱不惊 。或者: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其实我们一生在情绪上都在追求中庸之道,这也是健康之道。情绪波动太大的人,心态是很容易因为受外界刺激而崩溃的。但是,我们还要清楚: 达到中庸之道不代表人没有情绪或情感,而是这种外显性的过度的情绪或情感,内化成了另一种更加温和、更加持久的内在力量。

例子三,一切都是度的把握。

张爱玲说:出名要趁早。可另一个道理是:欲速则不达。你看,这就涉及到度的问题了,但凡涉及到度的问题,可以说都属于中庸的范畴。

再比如,一说细节决定成败,但又说做大事不拘小节;一说要保持平常心,但又说偏执才能成功;一说逢人且说三分话,不可全抛一片心;但又说书有未可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一说成王败寇,但又说莫以成败论英雄。就算提倡中庸之道不走极端的孔夫子,他的一生也在明知不可为而为之。

是不是听起来哪个都有道理,可又有些矛盾?其实不矛盾,矛盾是因为我们总带着二元对立思维去看问题,什么叫二元对立思维,就是认为不是黑的就是白的,不是好的就是坏的,不是对的就是错的,这是非常局限的思维,因为无论是人性还是人类社会,都存在大量的灰色地带。

说白了,中庸不是一个一成不变的标准和境界,而是真正的因人而异。也就是说你的中庸之道和别人的中庸之道是不同的,你需要找到自己的中庸之道。

所以教育才那么讲究因材施教,在国家管理和企业管理中才那么讲究因地制宜。

现在来到第二部分,道家的最高境界。

说到道家就不得不说到老子的【道德经】,这【道德经】虽然只有短短的五千字,但对中国文化影响可谓极大, 在西方世界的影响比任何一部中国经典著作都要大。在欧美,发行量仅次于【圣经】,所以我们中国人更应该好好学学。

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比如:以柔克刚、天长地久、受宠若惊、上善若水、大器晚成、自知之明、功成身退都出自【道德经】。道家的最高境界当然是:悟道修道得道。

那「道」究竟是什么?两千多年以来,没有统一的定论,连老子本人都说「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老子说他自己都不知道他的名字,所以勉强叫做「道」。老子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天下。我们 万物是由「道」演化出来的。

这和目前宇宙起源最公认的科学理论,就是宇宙大爆炸的理论是惊人一致的,也就是宇宙诞生之前就是一个点。但这个点还只是「道生一」中的「一」,而「一」之前还有一个东西?这个东西叫做「道「。

同时「道」的发展又和计算机的0和1很像。因为计算机底层上只能识别两个数字:0和1,所有的程序和代码的底层都是这两个数字的不同长度和组合的结果。这又和【易经】里的阴爻和阳爻演变成八卦,再演变成六十四卦,从而象征万事万物的变化也是惊人的一致的。

所以西方才有学者说:计算机的发明是从【易经】里获得的智慧。【易经】是中华文化的金字塔,是中华文化的源头,老子的【道德经】也是从对【易经】的解释而来的。老子举了很多例子来表示「道」到底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按「道」的规律做事,那就很容易成功。

了解「道」之前,我们要先了解另一个概念「无为」,因为 【道德经】的思想当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无为」,「无为」是「道」在人类社会的体现。 但是,关于「无为」这两个字解读有很多。其实仅仅【道德经】这五千字里面,关于「无为」就有存在矛盾的地方。比如:

道常无为而无不为。——【道德经】

看到没有?就这一句话就出现了「无为」和「无不为」,但这只是字面上的矛盾,能解通。而【道德经】结束的时候留了四个字也是挺值得玩味的:为而不争。也就是:为,无为,无不为,这三者都存在【道德经】里面。如果按这种脱离上下文语境来读书,就成书呆子了。什么意思?

比如「道常无为而无不为」,前面的「无为」是指通过无为这种方式或表现,来达到「无不为」的结果。直白理解就是:运用「无为」,你啥事都能干成。再比如「为而不争」,原文是:

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道德经】

圣人之道是效法天之道而来的,这样一对应起来,「利」和「为」不就是合拍成对了吗?也就是这里所说的「为」就是「利」的意思,那什么又叫「利」?依然是原文: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道德经】

「利万物而不争「就是「利」,就是「为」,这种「为」是向外的,可以说利他层面的「为」就是「无为」之道。「无为」讲的是不为自己,而要「后其身」,这样才能「身先」。

有人就说了:不为自己,那岂不是白干了?我还要养家糊口呢?你养我吗?不是的!恰恰相反, 只有真正的利他,并在这个过程中提升自己,对他人有了价值,你得到的才能更多更持久。

【道德经】里对应的也有这个说法:

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道德经】

字面的理解就是:不正是因为他的无私,所以才成就了自己吗?这才是真正的道。这方面最有代表性的人物我认为是日本的经营之圣稻盛和夫先生。

比如他把提高员工福利放在第一位,他问的最多的问题可能是:我有没有私心,我够不够纯粹地利他。后面还有类似的经营理论,比如:用户第一,员工第二,股东第三,你看,是不是也是这个逻辑?

那做到」无为而不为「就算悟道得道了吗?不是的!你还要做到「功成不居」,也就是就算是你做成的,你也不能居功自傲,要不依然不符合道,依然无法长久。其实包括子女教育方面也是适用的,比如孩子考上清华北大了,你总是在人前夸耀是你的功劳,不好意思,你的功劳会随着你的夸耀而减损,直到背离了道。

这不是「若水」的「上善」,而是一种虚荣心、优越感在作祟。关于这短短的五千言,实在太丰富了,包括遵循万物的规律顺势而为、不刻意妄为也是其中之意。限于篇幅,此处不再展开。

我们现在来说第三部分。佛家的最高境界。

佛家最高境界是什么?当然是成佛了。

就是你明心见性地把你身上的佛性激发出来了,真正觉悟和解脱了。但前提是要参透「无我」。那怎么参透「无我」的概念?

先要参透【金刚经】里的这八个字: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金刚经】

就是我们要能悟到,我们所能看到听到触到的所有都是虚妄不实的。

又或者如六祖惠能所说的:

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这又是什么个意思?别掉书袋好吗?说得明白一些就是:万物皆是虚幻不实不真的,注意,这不代表说我们所看见的都是不存在的,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这里重点在说:一切,都是因缘和合而成,没有永恒不变的本质的,我们不应执着于外在的表象。这种执着包括我们的各种贪婪、嗔恨、痴迷等等。

我们人生中的一切烦恼的根源,都是因为有一个「我」或者「我执」的存在。破除这个我执就趋向了无我的境界,就能离苦得乐、跳出轮回、走向解脱。这就是成佛之路。

那怎么做到呢?这就需要我们充分领悟另一个我们较为熟悉的概念:无常。

无常又是什么意思?字面的意思是:没有恒定不变的本性存在。

我们在什么场景下会用到「人生无常」这样的感慨,基本是发生了自己意料不到的变故是吧?比如某个人好好的,就得大病了、就破产了甚至就没了,于是我就会感慨真是人生无常啊!其实无常就是一种变化。

变化是因为万事万物的本性都是空的,只是因为因缘和合才有了各种各样的「相」,「相」就是外在呈现,是我们所看到听到的部分。因缘的改变会让现有的「相」发生变化,从而成为另外一种「相」。这是不是和【易经】的智慧是一致的?完全讲的是同一码事。

拿我们人来举例吧,我们其实不存在一个不变的「我」,我们所谓的「我」其实是由五蕴和合而成的。那什么又叫五蕴?色、受、想、行、识就是五蕴。这里我们就取其中的「色」来解释。「色」就是我们看到的物质部分,比如我们的身体,其他四蕴我们暂时可以简单理解为无形的心理和意识层面。差不多类似于一个是硬件系列,一个是软件系统。

【心经】里有一句话叫:照见五蕴皆空,渡一切苦厄。这就厉害了,可为什么五蕴是空的呢?为什么参透到了五蕴皆空就能渡一切苦呢?我们先从道理层面理解理解。依然拿身体来讲。我们的身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从科学角度来分析,就是你身上的细胞每时每刻都在死亡或再生或断开或重新连接,不用多长时间,你身上的细胞就会完全不一样。

那么问题来了:你身上所有细胞状态都不一样了,你还是原来的你吗?何以证明你是原来的你呢?也就是说你身上其实没有不变的东西,包括情绪上的,思维上的也一样,因为决定我们的情绪和思维的是大脑的神经元,神经元是脑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

数百亿的神经元每天都在发生断开或重新联结,是神经元决定着我们的思维和情绪。所以,你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变化。 我们再放大到一百年甚至一万年为一个单位,就能发现没有东西是恒常不变的,物质上会经历四种状态:成、住、坏、空,包括山川大地,乃至包括地球。一切众生都会经历:生、住、异、灭。这又是一个大到讲不完的话题,我们这里就不展开了。

总之这四个状态对应着万事万物变化的过程。世界只有一样东西不变,那就是变化本身,简称:无常。好吧,字面的意思就是没有恒常不变的常态。这其实和【易经】的思想殊途同归了。我们现在回到无我的概念上继续参,以下就有点玩文字游戏了,但文字里面确实是有秘密的。

比如:我是谢明语,可谢明语只是我的名字,我换一个名字我还是我。所以,我不等同于谢明语。再比如,我是人类,我是男人,可人类只是一种物种的命名,男人只是人类性别的分类。那你是谁? 你是无数大脑神经元的集合,你是身体器官的集合,那为什么这些大脑神经元和身体器官能组成在一起?因为各种因素汇聚在一起,这在佛家里通通称为因缘。

你是活在时间当中的一个生命体,时间是在变化着的,上一秒和下一秒你身体都在产生无数的化学或电反应,所以你是一个处于时刻变化的个体。

被你这么一说,我都搞不清我是谁了,如果有这样的感觉,就对了,大疑惑有大觉悟啊!我们继续来解一解。有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说法是:我是我的观察者。怎么找到这个观察者呢?有过冥想或打坐经验的朋友应该能感受到,我们自身是有无数的念头会产生的,有一些研究估算,每个人每天会产生数万个念头。

我们不妨想一想: 不断涌起杂念的那个是谁,而觉察到杂念的产生的那个又是谁?其实两者原本是一体的,这种一体性在孩子的世界里能得到比较好的体现,比如玩自己喜欢的玩具的时候,是绝对一体的,这种状态叫纯粹。

大人的世界反而会比较多杂念,比较多权衡,也比较功利,导致做事情无法达到身心合一的状态,比如做A想B,心猿意马,反复度量。我是我的观察者,这是修行很好的一个入口,这个入口需要最大的功夫就是觉察,如如不动地觉察。被称为20世纪最伟大最杰出的心灵导师克里希那穆提认为:

觉察是一种不带评判的、对当下的全然关注。觉察不是思考或分析,而是直接地感知自己的思想、情感、身体感觉以及周围的环境。他强调觉察是一种持续的状态,而非偶尔的行为。只有当我们时刻保持觉察,才能真正了解自己和世界的本质。——克里希那穆提

也就是佛教所说的真如实相。

而苏格拉底也提出了和这个非常相似的观点,他说:

未经审察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

当然苏格拉底的这句话更多指的是对自己的言行和选择的反思,是浅层的,和曾子的「吾日三省吾身」有点类似。而觉察更加深入,更加细微。

其实佛家的「无我」,一定程度上就是站在这个观察者的角度,去觉察和参透「我」,也就是不断产生杂念的那个「我」其实是空性的,所有痛苦和磨难都是空性的,从而走向真正的解脱,这便是觉悟的众生,简称一个字:佛。

三家的最高境界讲完了,那么现在我们要讲最后一个问题:

怎么达到这样的境界呢?

其实刚才已经提到了一个最普遍的法门是:静坐。儒释道三家,都很讲究静坐的功夫。静坐有很多说法,比如正念、禅修、观呼吸、冥想等等,大同小异。基本是在一个极为放松和平静的状态下内观自我,不带任何评判的内观或专注,最终连这个观察者也消失了,这是三家修练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

其中儒家给我们提供更好理解的路线: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大学】

这和佛教禅宗的「戒,定,慧」的意思很接近, 前提落在了一个「止」或「戒」上,什么叫「止」和「戒」呢?有所不为,就是「止」,有所不为才能有所为。佛家的三戒或五戒都是一种「止」,你也可以理解为自律就是有所不为。

总之,三家虽然讲法和角度不一样,但我认为他们说的是一码事,所谓:

百川异源而归于海。——【淮南子】

内容实在太多,讲不完!如果你看到了这里,那恭喜你!也请帮个忙,给个强烈推荐或转发给感兴趣的朋友,这也是我讲下去的动力之一。

让我们一起做一个中华文化智慧的传承者和传播者,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