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李商隐一首诗,写尽人生别离,谁才是谁的唯一?

2024-10-24国风

一、引言

他是为了爱情甘愿放弃仕途的轻势之王,就连白居易都崇拜他,愿意来世给他当儿子。有人说,如果能读懂他的诗,都是伤心人。那一句「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又是多少有情人的共鸣与哀叹。然而,他却因为爱情被历史评价为一个忘恩负义、品行不端之人。他就是朦胧诗的鼻祖、用典狂魔李商隐。

二、李商隐的才华与深情

我们知道,唐诗有三大代表:诗仙李白带来了浪漫,诗鬼李贺带来了奇幻,而李商隐则让晚唐刮起了一股缠绵的爱情风。比如【嫦娥】一诗中的「碧海青天夜夜心」的绝美,【夜雨寄北】中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凄美,还有【锦瑟】中的「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的朦胧美。每一句都令人惊叹,出神入化。所以有人说,他是晚唐最有才的诗人,也是最深情的男人,只可惜他生在那个「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落寞晚唐。

三、李商隐的早年经历

公元813年,李商隐出生于郑州荥阳一个小官吏的家中。作为李家的第一个儿子,他的降临带给了全家莫大的欣喜。父亲给他取名李商隐,字义山,希望他以后能像秦汉隐士商山四皓那般德才兼备,不慕名利。或许正是这个名字的魔力,才让他以后成为了在夹缝中生存的人。

李商隐五岁就能诵经书,七岁能弄笔砚,是一位妥妥的少年天才。然而,如果不是那场变故,他的人生应该会一直骄傲地过下去。遗憾的是,家中的顶梁柱,父亲在他十岁那年便去世了,一下子李家没了往日的欢笑,徒留一群毫无谋财之力的孤儿寡母在那哭泣无助。从此,年幼的他便承担起了养家糊口的责任。当别人家的孩子调皮捣蛋玩耍时,他却要佣书贩舂,挣钱贴补家用。佣书就是替别人抄书,贩舂就是给别人卖苦力,替人捣米。

四、李商隐的文学之路

虽然日子过得清苦,但李商隐并没有自暴自弃。他深知要改变命运,只有勤奋苦读考取功名。恰巧李商隐有一位学识渊博的唐书,看他天资聪颖,不忍心被埋没,于是悉心教导他。到十六岁时,李商隐便因擅长古文而得名。在此期间还写下了那首【无题】: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这首诗本是李商隐写给暗恋之人的一首爱情诗,后来被沿用成了歌颂老师兢兢业业的名句。

五、李商隐的贵人令狐楚

公元829年,学业有成的李商隐决定前往大都市洛阳闯出一番天地。当时晚唐创作的主流是骈文,而李商隐擅长的却是古文。因此,文采斐然的他只能默默沦为无人问津的小辈。就在他心灰意冷之际,老天似乎感知到了他的苦楚,让他遇见了改变他一生命运的贵人——令狐楚。

令狐楚是当时洛阳的一把手,而且他的骈文与韩愈的古文、杜甫的诗歌在当时被公认为三绝。令狐楚对李商隐的才华赞不绝口,将身无功名的他招致自己幕下做了幕僚,不仅把自己一身的骈文绝学倾囊相授,还让李商隐和自己的儿子令狐绹交友,带着他结交人脉。这还不算完,李商隐的衣食住行,包括后来去长安科考的费用都给他包圆了。令狐楚俨然是把李商隐当作自己家孩子对待。

六、李商隐的感恩之情

为了感谢令狐楚,李商隐写了一首诗:

「何曾一夜空吟砚,奉龙韬自蒙半夜传。一后不见王祥德佩刀。」

这短短的四句诗,他就用了两个典故:一个是龙韬的典故,一个是王祥德佩刀的典故。龙韬是指【六韬】中的第三章【龙韬】,讲的是周武王和姜太公讲用兵打仗的方法。而王祥德佩刀的典故是晋朝的吕乾有一把宝刀,相传只有将来能荣登三公高位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刀。于是,吕乾便将这把刀赠给了王祥,并预言他将来会有非凡的成就。后来王祥的师徒果然通达位置三公,应验了他的预言。如此际遇,谁人不羡慕呢?但李商隐认为,他能够得到令狐楚的赏识,并传授诗文兵法,远比得到这把宝刀要幸运得多,他感到很满足。

七、李商隐的仕途之路

公元837年,李商隐在经过长期刻苦学习和令狐楚的举荐下,终于在落榜四次之后高中进士。然而,这一年年底,令狐楚的生命也走到了尽头。临终之前,令狐楚还不忘提携李商隐,让他给自己起草遗表和撰写墓志铭。要知道,古代帮人写墓志铭都是请那些德高望重之人,更何况令狐楚曾经是宰相。什么样的人请不到,直到他对李商隐的用心良苦,直到生命最后一刻都在为李商隐的师徒铺路。

八、李商隐的婚姻与党争

令狐楚的离世,也让李商隐开启了他艰苦的下半生。当时在处理完令狐楚的丧事后,李商隐收到了时任京元节度使王茂元的邀请,成了他麾下的幕僚。而且王茂元对李商隐的才华非常欣赏,还将女儿王晏媄嫁给了他。但他还不知道,现在所拥有的美好是要用后半生的悲哀与漂泊来换取的。

稍了解唐史的人,大概知道,晚唐当时的牛李党争愈演愈烈,这场明争暗斗一直持续了将近四十年,是压倒大唐的最后一根稻草。令狐楚当时正是牛党的中坚力量,而李商隐的岳父王茂元则属于李党一派。因此,李商隐的行为就被认为是对刚刚去世的老师的背叛。新旧【唐书】都评价他德行有亏,脚踏两只船。而且他也很快就为此付出了代价。

在唐代,如果取得进士资格,一般并不会立即授予官职,还需要再通过由吏部举办的考试。公元838年,新婚不久的李商隐去参加考试,结果因为人品行不端被除名。一年后,终于通过了考试,本来分配到首都公务员教书郎职位,没想到又被改派为偏远地区的县尉。无辜的遭遇令李商隐十分恼怒,于是他写下了那首【安定城楼】:

「永忆江湖归白发,欲回天地入扁舟。不知腐鼠成滋味,猜意鹓雏竟未休。」

我本想将来成就一番事业后,带着满头白发归隐江湖,没想到却被你们不停地猜忌。我想李商隐不会不知道朝廷之间的派系斗争,但是他自己的路再苦再难也要走下去。

九、李商隐的漂泊生涯

公元842年,李商隐的仕途终于有了转机。此时的岳父家所在的李党势力也正处于上升期。然而,天有不测风云,李商隐的母亲去世了,按照规定,他要回去守孝三年。在此期间,他的岳父王茂元又突然病故,等他守孝结束后,李党也失去了宠幸,他的求职之路再一次被搁浅了。

后来为了生计,李商隐去了桂林,投奔了被贬的李党骨干郑亚,同时还留下了那个千古名句:

「昨夜星辰昨夜风,画楼西畔桂堂东。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

李商隐感叹,虽然与妻子分处两地不能相见,但两人在思想感情上却早已很契合。他的妻子是理解他的。然而,在桂林不到一年,上司郑亚再次被贬,李商隐又一次失去了工作。

十、李商隐的丧妻之痛

公元851年,与他相伴了短短十余年的妻子也去世了。当得知妻子病重时,他火速赶回长安,却终究没能见到妻子最后一面,迎接他的只有空荡冰冷的房间。曾经的甜言蜜语犹在耳边,现在却已是阴阳两隔。此后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李商隐都沉浸在丧妻之痛中无法自拔。但是为了膝下的孩子,生活依然还要继续。

后来,李商隐受西川节度使柳仲郢的邀请,去四川做了参军。在一个潇潇细雨的秋夜,李商隐又一次梦见了妻子。在梦中,妻子问他何时回家。寂寂长夜里,李商隐从哭泣中醒来,然而斯人已去,唯有泪千行。于是,他泪眼朦胧中写下了一首诗: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你问我何时才能回家,我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结束这漂泊的生涯。窗外,秋雨如丝,悄然填满了庭院的池塘。我期盼着能有那么一天与你并肩坐在家中的西窗之下,手中捡着灵动的竹花倾诉。这雨夜中,我对你的无尽思念,可是再也不会有那一天了。

十一、李商隐的晚年

转眼间到了858年,被思念抑郁纠缠的这些岁月里,李商隐老了很多。他的人生有太多的缺憾,太多的无能为力。最终,他留下了那首史上最朦胧无解,却美到极致的【锦瑟】:

「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

千百年来,无数人想要探明这首诗的真意所在。有的认为是爱情说,有的认为是悼亡说,时至今日却依旧茫然无解。然而为什么非要苛求一个标准答案呢?如果你曾深爱过,却最终逝去,那么「此情可待成追忆」便是你心中那份无法忘怀的深情。如果你的人生历经坎坷,那么这首诗就像是岁月流转中的一声叹息。他告诉你,年华似水,转瞬即逝,那些过去的挫折都随着时间的流逝远去。

所以为什么非要追求一个标准的答案呢?这首诗的魅力正在于它给予每个人深深的共鸣,让我们在其中找到自己的故事和情感。这就是它千百年来依旧能够打动人心的原因。

各位读者对李商隐的人生有何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