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古诗中的「龙吟」

2024-01-25国风

□于永军

「昨夜酒醒风雨急,半空仿佛听龙吟。」众所周知,龙乃中华先民创造出的一个精神图腾,至少从庄子写【列御寇】始,就有「世上本无龙」之说。

然而,历朝历代的诗人放飞想象的翅膀,总偏爱寻觅龙的存在,描绘龙的景象。「龙吟」便是古诗词中使用率颇高的词汇之一。

龙吟,龙的叫声是也。我国古代关于龙的出处,最先见于【易·乾】:「云从龙。」唐代经学家孔颖达为之注释:「龙是水畜,云是水气,故龙吟则景云出。」

「龙吟」一词,出自东汉张衡的【归田赋】,这位发明地动仪并在其上铸八条龙指示方位的天文家,曾经用「龙吟方泽」自赞。

后来,善琴的北齐大臣郑述祖创作了一曲【龙吟十弄】,自称梦中听人弹琴,醒来之后遂写下曲谱而得,时人都认为此曲绝妙,于是「龙吟」便成了典故,成了形容琴音美妙或笛声清亮的溢美词。如唐代卢仝的【风中琴】:「五音六律十三徽,龙吟鹤响思庖羲。」薛能的【赠欢娘】:「一束龙吟细竹枝,青娥擎在手中吹。」显然,他们都运用了郑述祖的说法。

其实,古诗中说龙吟,无论是赋、比、兴,还是比拟、借代、夸张等,都远不止于赞美音色韵律的绝妙,而是寄托了思想奔放、意境开阔之美好寓意。

借「龙吟」送吉祥。龙在我国古代是一种祥瑞神物,诗人作诗,常以龙吟为吉兆。

唐代顾况在【句】中写道:「龙吟四泽欲兴雨,凤引九雏警宿乌。」这里将龙吟作为兴云降雨的前奏;

庄南杰的【阳春曲】有云:「凤叶龙吟白日长,落花声底仙娥醉。」诗人以凤叶龙吟铺陈春风拂煦,表达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可谓意象生动、景物满眼;

北宋大家黄庭坚作【何氏悦亭咏柏】诗,以「千林无叶草根黄,苍髯龙吟送日月」一句,不仅让龙的吉祥与神秘陡增,也将龙吟推送日月交替、造化世上万物的寓意作了无限大的赞美与夸张,堪称写「龙吟」的精彩之笔。

用「龙吟」举希望。龙在民间带有浓郁的喜庆色彩,龙吟在古诗中既可比喻,亦可象征。

北宋孔武仲有首【三舍人题名於后省皆赋诗因寄呈刘贡父】,其中「鸰原棣萼俱相望,龙吟虎啸生辉光」,以龙吟和虎啸比喻理想愿景,渴望自己有朝一日荣登辉煌的文学殿堂。

元代王哲在【踏莎行】中有句「虎声震动甲方青,龙吟唤出庚方白」,用虎声震动东方、龙吟唤醒西方作象征,描绘农田繁忙景象,表达丰收和喜悦之情。

马钰【踏云行】诗云:「风前月下抚心琴,龙吟虎啸来参侍。」他希望自己在风前月下抚弄着心中的琴弦,让琴声生发出龙吟虎啸般的威猛力量。显然,龙吟所承载的意义,不仅是精神的富有,也是希望的丰衍。

用「龙吟」托景物。在古人的理念中,龙聚天地之灵、集造化之精,「龙吟」入诗,灵性陡生。

张栻在【自西园登山】中写峡谷松涛,用「风壑传响松龙吟」形容情状:那从峡谷而来的山风,穿松林而去之时,发出龙吟一般的鸣叫。「龙吟」在这里既是声又是色,玄妙与雄浑之感油然而生。

施肩吾在【安吉天宁寺闻磬】中写寺院磬声,以「老龙吟断碧天云」渲染肃穆:那敲响的玉磬就像老龙的吟叫冲破碧天云朵。

苏轼在【次韵子由送千之侄】中写山前风雨,以「满山风雨作龙吟」重墨:那风叫声夹杂着雨打声,交织混杂成一种天地间独有的声调,既神秘又奇特,非「龙吟」不能入诗,非「龙吟」不能出彩,山川的秀美、天地的浩然,都因龙吟而绽放。

用「龙吟」状气象。古代把苍龙、白虎、朱雀、玄武谓之「四灵」,居于首位的龙吟,自然是一种大气象。

程师孟的【句】中,用「高城落日龙吟角」形容日落时分天地交接的壮美,诗情画意,悠然契合。

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用「熊咆龙吟殷岩泉」描绘殷岩泉让森林战栗、让山峰惊颤的气势,怎一个磅礴了得!

陈与义在【衡岳道中】中用「龙吟虎啸满山松」说山风吹拂,让整座山林都张扬着勃勃生机与活力。这里的「龙吟」一词,无论作映衬还是为寄寓,都涂上了气吞山河的色彩。

用「龙吟」投放赞誉。无论古今,「龙吟」一直是赞誉优秀人才的专享,而其投放对象颇为宽泛。

北宋诗人黄庭坚送昌上座道长回成都,写下一首【送昌上座归成都】,其中用「昭学堂中有道人,龙吟虎啸随风云」形容昌上座的品格高深、超凡脱俗。

南宋文学家危稹一次游访房州,为一个在山谷中表演歌舞的女子才艺所打动,当即写下了【经从丰城谒于房州于令侍姬歌舞进酒二首】,用「何时得上金玉堂,一声飞度龙吟竹」寄情,渴望自己能够进入金玉堂与佳人共享音乐之美,想象着哪一天能够听到她龙吟般的歌声。

南宋诗人白玉蟾欣赏雷怡真做菜的精妙,专门写了一首【赠雷怡真】,「只行龟斗蛇争法,早是龙吟虎啸声」绘声绘色地白描了雷怡真烹饪的技巧和声音。这表明,只要人足够优秀,无论「三教九流」,均可配享「人中龙」的美誉。

用「龙吟」志怀。基于对龙的崇拜,古人习惯用龙吟描绘气势之宏大,也用于形容人的发迹。

陆游在【题韩运盐竹隐堂绝句三首】中放言:「待我清秋有闲日,抱琴来写万龙吟。」自认能写出「万龙吟」的诗篇,是一种豪气,更是一种自信。

邵雍在【乞笛竹栽於李少保宅】中设问:「待凤至时当有实,学龙吟处岂无声?」在一个学习龙吟的地方,岂能没有动静?显然,同样宣示了一种对个人才华的自信。

用「龙吟」抒怀,最豪放的当推洪秀全的【吟剑】,他壮志凌云地写道:「虎啸龙吟光世界,太平一统乐如何?」

甲辰龙年即将来临,以龙为图腾的中华民族自是以此为吉,寄予更大的期待。由是,不禁想起了陆游的名句「横笛三尺作龙吟,腰鼓百面声转雷」,字里行间充盈着豪情壮志,体现了对更高境界和更广阔世界的追求。今天,我们不正需要这样的昂扬状态和进取精神吗?

新闻线索报料通道:应用市场下载「齐鲁壹点」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齐鲁壹点」,全省800位记者在线等你来报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