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庄子【逍遥游】:怎样才是真正的逍遥?

2024-04-15国风

读中华经典,学习中国智慧!

前段时间学完了老子的【道德经 】,今天开始学习【庄子】。

庄子(约公元前369年—约公元前286年),名周,战国时期宋国蒙(一说为今河南商丘民权县,一说为山东东明,一说为安徽省亳州市蒙城县)人。战国中期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老庄」。

其文想象丰富奇特,语言运用自如,灵活多变,能把微妙难言的哲理写得引人入胜,被称为「文学的哲学,哲学的文学」。这在【逍遥游】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全文结构「一拖三」

主篇「鲲鹏扶摇九万里」,阐述何为真正的逍遥。

附篇有三,分别为「尧让天下于许由」「藐姑射之山神人」「五石之瓠」。

什么才是真正的逍遥?

这是这篇【逍遥游】的主题。庄子是如何认为的呢?

在主篇「鲲鹏扶摇九万里」中,庄子通过层层设喻,步步取象,具体而明确地揭示了这一宗旨:凡天地之间,大至鲲、鹏,小至学鸠、斥鷃、甚或野马、尘埃,皆「有所恃」而后行,不可谓怡然自得;唯有泯灭物、我之见,做到无己、无功、无名,与自然化而为一,然后才可以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无所待」而游于无穷,在精神上获得彻底的解脱。

文章先写大鹏凭风南飞,以寓万物皆「有所待」之意。后通过学鸠、野马、尘埃等来说明虽有大小之别,寿夭之殊,然其「有所待」则皆无例外。但文复生文,喻中夹喻,波兴云委,莫测其意,行文至此,却并未点名真正的意图。

继而,随着笔锋一转,由小智小才者转向誉不加劝、非不加沮的宋荣子,与「御风而行」的列子,表明前者不过是自适其志的学鸠、斥鷃之辈,而后者与「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的「无所待」而获得真正逍遥游的至人、神人、圣人相比,则亦至多不过是「犹有所待」的大鹏而已,实在不值得称道。全篇宗旨,自此才轩豁然呈露。

怎样才能达到真正的逍遥境界?

怎样才是真正的逍遥呢?庄子认为:

1、「无所待」。

即使是鲲鹏,也要「扶摇而上」才能「九万里」,也是「犹有所待」;即使是「御风而行「未数数然也」的列子,也是「犹有所待」。

文中讲到了三个层次:学鸠、斥鷃等为「有所待」,鲲鹏、列子为「犹有所待」,至人、神人、圣人「无所待」。

2、无己、无功、无名

「 故曰: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庄子在文章最后点名全文的中心。

真正的逍遥,就是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无意求功于世间,不汲汲于名位。

无己:即忘掉自己,与万物化而为一。

无功:谓无意求功于世间。

无名:指无心汲汲于名位。

我们听到「逍遥」这个词,第一感觉就是:随心所欲,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才是自在逍遥。其实这个感觉,就是庄子分析的「无所待」——不依靠谁,不依附任何事物。

「无己」,对于普通人来说,要做到「至人无己」。不要想自己,不要把自己作为依附的「点」,「无所待」地要忘掉自己的烦恼与忧愁、忘掉自己的欲望,放空自己,让自己的思想没有任何包袱,可以使自己精神上得到解脱,没有牵绊。然后,再让自己融入到大自然中,与万物化而为一,这才是真正的逍遥!

「无功」,对于神人来说的。神人如何做到逍遥呢?庄子随后附的第二篇「藐姑射之山神人」中做了专门针对性的阐述。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任何事物不能使其受伤的神人,就算是他的尘埃都能助尧舜一臂之力,也是不愿意求功于世间的。尧「丧其天下焉」,连尧都很羡慕的,茫然自失,忘掉了天下。

神人尚且如此,我们世人,去追求功名利禄,又如何达到逍遥的境界?

「无名」,对于圣人来说的。圣人又要如何逍遥呢?庄子是在后附的第一篇「尧让天下于许由」中进行了阐述。尧把比为火把,把许由比为日月。说明许由的能力很强,比尧更胜几筹,此可谓庄子眼中的「圣人」。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许由不愿意为了名而得天下,甚至说这不能越俎代庖:「庖人虽不至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越俎代庖」这个成语就是这样来的。

圣人尚且不为名利所动,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

至人、神人、圣人就是庄子理想中修养最高的人物。

在精神层面上达到「无已」「无功」「无名」,就是获得逍遥人生的真谛。

「五石之瓠」究竟想要表达什么?

【逍遥游】的附后第一篇和第二篇,是为了说明「神人无功」「圣人无名」之观点。那么,第三篇「五石之瓠」是想表达怎样的观点呢?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多同去。」通过惠子之口,提出读者的质疑:夸大其词,难以置信 。

而庄子的回答是:「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意思是,你有那么大的葫芦,何不把他绑在腰间,把它当做腰舟,用来浮在江湖之上呢?

——言外之意:大,是也是有用的。你怎么不知道换个角度看待问题呢?

庄子继续说:「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意思是,你现在有这棵大树,担心它没有什么用处,何不把它种在虚寂的土地上,广莫之野,然后任意地悠游于树旁,怡然自得的躺在树下,那不更好吗?这棵大树不会遭到刀斧的砍伐,没有谁害他,因为它没有什么用处,哪里还有什么困苦呢?

——言外之意:大,利用的好,可以让你逍遥;无用,却可以免去困苦,怎么能说无用呢?

庄子利用最后这一篇为自己的【逍遥游】的论点,再次进行论证,此论不是「大而无用」的,从而让人无以辩驳,让人不得不心服口服。

【逍遥游】中的道家思想

庄子作为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继承了老子的思想。在这篇中,哪些地方体现了道家的思想呢?

1、「将旁礴万物以为一」

出自「藐姑射之山神人」篇。说那位神人,他的德性,混同万物为一体。

【道德经】第十章: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专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

【道德经】第十四章:视之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 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道德经】第二十二章: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道德经】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 。

2、无已,无功,无名

此为【逍遥游】主旨。这一观点也体现了道家的精髓。

【道德经】第二章: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教之言,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道德经】第七章:是以,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无私邪?故能成其私。

【道德经】第十六章: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道德经】第七十七章: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