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山水画分为北派和南派两大派别。五代时期后梁画家荆浩,是公认的北派山水画开山鼻祖。
荆浩,字浩然,号洪谷子。为了躲避此起彼伏的战乱,荆浩常年隐居于太行山深处,一边畅游山川,一边将山水美景绘于笔下。他独特的审美情趣,构建起自己别有风味的画风,荆浩很快成为山水画的代表性人物。
现藏于中国台北故宫博物院的【匡庐图】,传为荆浩代表的北派山水画的扛鼎之作,图上有宋高宗赵构题书的「荆浩真迹神品」六个字。整幅画全部采用墨画法,同时做到皴染兼备。画面上部危峰重叠,高耸入云,山巅树木丛生,山崖间飞瀑直泻而下,大有「银河落九天」之势。山腰密林之中深藏一处院落,从院落一路下山,山道蜿蜒盘旋,道旁溪流宛转曲折,最后注入山下湖中。山脚水边,巨石耸立,村居房舍掩映于密林之中。水上有渔人撑船,不远的坡旁路上有一人正赶着毛驴慢行。画中只有两人,人物在画中只作为陪衬。人们评价【匡庐图】在笔墨间既表现出了山的雄伟气势,又表达出烟岚的深远缥缈,不愧为北派山水画的精品力作。
作为画家的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同时还撰写了中国山水画理论的经典著作——【笔法记】。主要提出了以下观点:
一是提出了「图真论」。「图真」,是【笔法记】中的核心观点之一。所谓「真」,其实是指物象的本质特征。荆浩说:「画者,画也,度物象而取其真。」这就是说,事物的美是客观存在,画家只有通过「度」,即深入体察、品味,才能得到其真。如果不理解这一要求,那只能得「似」——「得其形,遗其气」。而「真」则必须具备「气质俱盛」两个要件。
二是提出了「六要论」。作者认为,一幅优秀的画作,必须做到「一曰气;二曰韵;三曰思;四曰景;五曰笔;六曰墨」。荆浩的「六要论」,是对唐代山水画创作经验的总结,也是【笔法记】的理论核心。其中,山水画的气韵问题,前人尚未涉及,荆浩是第一个提出「松之气韵」「山水之象,气势相生」的看法,具有开创性价值。
三是提出了「四品法」。荆浩在【笔法记】中,第一次提出了「神、妙、奇、巧」的品评观:「神者,亡有所为,任运成象;妙者,思经天地,万类性情,文理合仪,品物流笔;奇者,荡迹不测,与真景或乖异,致其理偏,得此者,亦为有笔无思;巧者,雕缀小媚,假合大经,强写文章,增邈气象,此谓实不足而华有余。」
应该说,荆浩的【笔法记】诞生于山水画渐趋成熟的时代,它不但总结了前人的经验,也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为北派山水画以及整个中国山水画创作构建了一套可资借鉴的理论体系。正因如此,【笔法记】在中国绘画史和画论史上,都具有开创性的重要价值。
(贾登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