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美髯公,【美学理论】-解释、目的、理性艺术,堤长水阔家何处

2024-03-23国风

美髯公,行书、白文印

.

语言是苍白的,解释更只是在无力地垂死挣扎。即便花费了无数气力用了无数的手段,「回顾作品诞生的步骤与时刻」,综合各种理性思维的技巧与方法,妄图去完整地解释任何一件艺术作品,就如同一无所知的直男,面对情绪急剧变化患得患失的女人一样手足无措多做多错,显然是件吃力不讨好的差事。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不过是因为认知和能力的缺乏罢了。

对艺术作品的解释,违背了艺术存在的底层逻辑:艺术存在的必要性,正是其不可替代的独特表达与表现方式;能够被语言完整解释的艺术,也就失去了其存在的必要性;而不能完整反映艺术作品的解释,又有什么存在的价值。任何言语都不能等同于其所言之物,言语的目的并非是要取代所言之物,言语是人类认知与实践的有力武器,而不是拿来作些婆婆妈妈无关痛痒的无意义解释。

谜语预设了作者事先有确定答案或暗射对象的前提条件,这并不符合艺术作品的存在方式及其价值意义。即便艺术家们有其创作主题与目的,但作品带来的欣赏体验并不仅限于此,涂抹岩画的巫师也不能确定地知道他的作品中所包含的部落文化与生命的气息。「每件作品连同每个细节或细微差别都是透明的」,艺术家们并不打算隐藏什么,相反却是在拼命努力想要获得更强烈而鲜明的效果。

.

.

.

目的性是对主观自发可控行为的性质区分,将一切事物都归结为个人或神灵的合目的性, 是低级认知的产物, 源于潜意识中对不确定性的恐惧情绪。与其说目的论是比知解力更高一级的概念,不如说是一种更片面与主观的思维逻辑范式。从目的性的角度去理解艺术,最多只能获得「半个答案」。对于艺术我们需要的并不是所谓更高级却又更片面的目的论概念,而是更有普遍性的感知力。

非功利性是人们对审美纯粹性的一个比较普遍的认知,虽然不能算完全正确,也足够说明目的性在审美活动中并非必要条件。毫无目的的自然美景与漫不经意间的情绪流露,都能带来极致的美感体验。艺术家实现作品中极致美感表现的方法,不是通过对作品中各种美感要素的严密掌控,反而是要跟随作品中美感要素的自然发展而推波助澜,以此调动和利用一切可知与不可知的美。

欣赏艺术作品不是有着标准答案的选择题或疑问题,更不会是合目的性与各要素达标情况的筛选打勾过程,或者个人成见偏见的解释证实,与逢迎拍马词句的套用过程。因为这些做法实在是太无趣了,更不要想着用这些拙劣的方式去感知体验到任何艺术的美感。如果只是想要做这些无聊的事情,又何必多此一举地欣赏艺术。

.

.

.

正如艺术并非远古陶罐失去实用功能后的残留纹饰,艺术也不是什么「古代艺术的魔法与拜物功能衰落之后的遗留物」,与「占星术的迷信色彩」不能说是「不可否认」,只能说是毫无关系。相比这些有意无意运用了美的人类行为与活动,艺术与美本身有着更密切和久远的联系,远远早于陶罐与魔法、占星术的出现之前,这从旧石器时代的穿孔螺珠就可以看出。

巫术或者所谓魔法可以而且有必要运用美与艺术的元素,如果这就是「与非理性事物的联系」,也算不上是什么艺术的缺陷。非理性的定义来自于和理性的对比,而理性不过是人类有限认知能力对世界的一点点发现而已,人类现有的理性对整个客观与主观世界的认知还非常渺小。想要将一切不符合理性的事物指为低级存在,正是人类理性认知尚显幼稚的体现。

艺术作品诉诸于美的感性体验,而非美的理性认知,「艺术作品未能达到理性的标准」自然是一个基于错误认知方向的错误判断结论,更不用说艺术要「复归为神话」的臆想了。强行通过理性解释并非诉诸理性的艺术现象,就会导致想要「通过表现自个明显缺乏意义而获得意义」,这样自相矛盾歇斯底里的认知混乱。类似于过分偏执狭隘地妄想自以为完美的生活,反而导致了对真实生活的厌弃与精神抑郁。

.

.

.

.

【镜湖竹枝词·其二】

明 · 徐渭

.

杏子红衫一女郎,郁金衣带一苇航。
堤长水阔家何处,十里荷花分外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