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林风眠最大规模展览上海开幕:他不该被低估

2024-03-13国风

林风眠,一个近代中国艺术史绕不开的名字,在中法建交60周年之际,再度被提起。

曾留法学艺的他,笔下的「中国式风景」,既蕴含传统意趣,又呈现着突破创新。近日中华艺术宫推出的同名大展,集中展示了这位艺术大师不同时期创作的中国画、油画各门类艺术精品,包括【秋鹭】【金秋】【捧红莲白衣仕女】等,呈现规模在近年来堪称最大。

「中国式风景」开幕现场

然而,相比于他的学生吴冠中,林风眠的名字却相对隐没在大众的视野中。抱着走近这位大师的心愿,一条艺术合伙人、一条画事主理人魏亚男来到「中国式风景」展览现场,与策展人项苙苹聊了聊林风眠和他的创作,迈入他深刻而多元的艺术世界。

编辑: 程彦彬

责编: 邓凯蕾

今年开春,「中国式风景——林风眠吴冠中艺术大展」,引发了许多20世纪艺术爱好者的关注。展览全面回顾了林风眠、吴冠中两位大师的非凡成就,汇聚了各大艺术机构有关两位大师的珍贵藏品,也是国内最大规模的林、吴艺术大展。

现场展出的林风眠风景画大致可分为山林系列和西湖系列,都是「林风眠格体」成熟期的代表性系列作品。

在仕女题材绘画中,林风眠将中国式的线描与西式的色彩光影技法巧妙结合,勾勒出独特的女性美;而禽鸟在林风眠笔下,或伫立枝头,或迎风展翅,虽带有孤寂的意境,却也蕴涵着力量和希望;除此之外,静物也是林风眠喜爱的题材,尤其是他对瓶花和盆花在盛放状态下的描绘,体现着他对美和生命活力的无限追求。

1900年,林风眠出生于广东梅县,20岁时来到巴黎研习美术,25岁回到国内,任国立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由此开启了他横跨中西的艺术之旅。

作为最早一批留学法国的中国艺术家之一,林风眠将赴欧学习中吸收到印象派、野兽派和立体主义等艺术流派的养分,注入中国画笔墨的传统之中。

【白手套】,林风眠 中国画,1950年代 66×66.5cm

纯粹感性的飘渺笔触,与更加具体、务实的观察描绘结合起来,创造了林风眠形神皆备,丰沛迷离的艺术世界。他中西融合的艺术主张与实践,丰富了20 世纪中国绘画的理论和创作探索,给众多后来者如吴冠中、赵无极、刘国松等提供了重要启蒙。

在本次艺术大展中,林风眠与吴冠中的作品并立展出,代际传承而各具风格,似乎是中国现代美术史发展颇具代表性的呈现——

「拥抱外来文化,还是固守纯粹的民族性?」「随顺时代创新,还是恪守旧有笔墨套路?」「迎合时流时风,还是表达自我自立门户?」在本次大展中,我们能见到两位大师用各自的思考与创作对这三个问题作出回应。在民族、时代与个性三个维度层面,两位大师均做出了自己的选择。

吴冠中曾这样评价他的老师:「无论从东方向西方看,从西方向东方看,都可看到屹立的林风眠。」「屹立」二字,绝不仅指林风眠在艺术上的卓越成就,还有这位艺术巨匠延续一生的宽厚情怀和正直秉性,人品与艺品双馨的可贵品质。

「你必须真心生活着,才能体验今天中国几万万人的生活,身上才有真正‘人’味。首先立‘人’,彻底‘人’化了,作品才有真正的生命活力,」林风眠曾说。接下来,让我们通过对谈,走进大师的心灵深处,感受他藉由艺术传达出的真情与力量。

魏:【中国式风景】是此次中华艺术宫带给我们的重要的两位艺术家的联展,林风眠先生,吴冠中先生,尤其是像林风眠先生的展览,是我近十几年来看到的最大规模的。今天也是特别开心,能够邀请到本次展览的策展人项老师跟我们一起来聊一聊在策展背后的故事。

项: 我做完这个展览就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发现普通老百姓对林风眠的认知会相对低,他们可能很多人知道吴冠中,但是对林风眠,很多人不知道。

展览现场

魏:林风眠先生培养了很多学生,黄宾虹、赵无极、吴冠中,重要性是被大大低估的,但他很谦虚,在晚年的时候,还说我的艺术依然还是在探索之中。上海时期是林风眠先生艺术创作的最高峰的时期。

项: 可以这样说,他流传下来的最重要的、成熟期的作品就是在这个时期。

静物花卉,禽鸟类的作品,包括仕女类的作品,然后还包括一些跟随着上海美协下乡的表现农村生活的那些作品,基本上都是在这个时期成熟的。

林风眠跟上海的渊源真的是非常深,因为他的这种彩墨画的这种革新,就像杭州的那些学院里边的,尤其是画传统国画的老师们可能会不太接受,上海包容和接受了他。

【鹜群】,林风眠 中国画,1950年代 66.5×66cm

上海时期既是他的艺术高峰,也是他生活上最为困苦的时期。因此可以想象,当他在晚年回忆起上海时,内心会涌现出许多复杂的感受。我认为,像他这样的人,虽然内心百感交集,情感丰富,但主要还是平静的。回顾他的整个人生轨迹,面对激荡风浪时,他基本上是内敛、沉静的。

他的作品,总体也是平静、内敛、温润的。比如他笔下的孤鹜,迎着风,展现出顽强的一面,尽管遇到困难,但依然努力向前飞,将时代甩在身后。还有他作品中的鸟,站在树枝上,胖嘟嘟的很可爱,但脸朝左转,可以感觉到一种倔强的性格,同时带有天真的气质。吴冠中曾说「林先生的心里永远住着一个儿童」。

【立】,林风眠 中国画,1963年 33×33cm

【秋鹭(之一)】,林风眠 中国画,1975年 44×34.5cm

此外,你可能会注意到他的展品中,人物主题几乎都是女性。可能他一直表现女性是因为他对他母亲的怀念,因为他小时候特别喜欢去染坊,去看各种色彩,因为经常去,然后他母亲跟染坊的老板青年老板就相爱了,两个人要准备私奔,但最后被抓住了,所以族人当时把他妈妈给卖掉了,因此他作品中的女性形象反映了他对身边美好女性的一个致敬。

【农妇】,林风眠 油画,1950年代 73x87cm

另外,在他的作品中,你会看到描绘花朵的部分。在四年多的牢狱之灾后,他疲惫不堪地回到家中,走进家门,就看到窗台上一盆盛开的红艳石蜡花,这给予了他巨大的鼓舞。因此,从他笔下的花朵中,你可以感受到那种生命力量的喷薄而出,这股美好力量真的给人带来了巨大的鼓舞。对于他本人来说,这些花也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事物。

【鲜花(之一)】,林风眠 中国画,1975年 44×35.5cm

魏:在林风眠先生的一些作品中,他会用到同一色系之间的叠加和变化。

项: 对,我个人是很喜欢他所用的这种色彩,比如他的那幅菖兰,在绿色的叶子中间的那各种色调的红颜色,你就会觉得花开得好热闹,但又可以感受到它的空间和层次关系处理得非常好。虽然色彩非常多,但是一点都不乱,很蓬勃,很有生命力,光芒四射的感觉。

魏:林风眠先生在创作同一静物的时候,常常是用单色系的,但是像您所讲的,它是在单色系上,像变奏曲一样节奏变化的。

项: 你可以看到他画人也经常是这样,用背光的效果来画。他的仕女经常脸上是黑的,就其实是从科学的和明暗的角度来说,比如我们在背光的时候拍照,你脸上是黑的对吧?

他经常用逆光或者说背光的效果,突出画面主体那种发光的感觉。

【舞蹈】,林风眠 中国画,1950年代 122x725cm

魏:对,尤其是对于人物的逆光处理,我们处处可以感受到光是从哪里来的。

项: 有的时候你能感受到人物的那种神性,以及花和物品的生机勃勃。

魏:他的作品里面呈现出来的是那种是中国传统文人式的精神。

项: 是的。他自己就说「画鸟像人」,所以你看他画的鸟就和人很像,然后「少女是花」,所以你看他只要画了仕女,边上一般都会配有花的。

他在画一个物的时候,不是只单纯画物,而是有强烈的情感带入。无论是他还是吴冠中,他们创作的最重要的原则之一就是要表达情感,而且是表达真实的、内心的情感。

【猫头鹰】,林风眠 中国画,1960年代 45×45cm

赵无极提到过,他说林先生他对艺术的态度比他的作品要更加重要。我的理解是,像林风眠这样的艺术家,除了重视绘画技法和形式美,他始终强调的就是在艺术中要传达真情实感,他说「艺术根本是感情的产物……艺术如果对于感情不发生任何力量,此种艺术已不成为艺术」。作品里边是否投入真心,其实观众是可以感受到的。正是由于他的真心,他的作品才能充满人味并打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