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以陆游手札为例:古人书信中为何经常不写满就另起一行,有何讲究

2024-05-11国风

文/杨中涛

经常有书友问起这样一个问题:在古人的手札(书信)中,明明很多行并没有写到纸张的底部,就另起一行了。这种方式看上去有点浪费纸张啊!这样做是写信人随意安排,还是有什么讲究?

对于这个问题,有人甚至回答,这样做是为了整体效果上显得更为错落有致,是为了章法上的美观。这种回答,就是典型的不懂装懂并误导他人了。

要讲清楚这个问题,最有效的办法,还是拿一则古人的信札(内容还不能太短,太短了还是不容易将问题讲清楚)墨迹来作为具体例子。

我们最近正好讲到南宋陆游(号放翁)的书法,那么就拿放翁的一则手札来作为例子。仔细看完这个例子后,你对于古人书信中为何经常不写满就另起一行的问题,应该也就明白得差不多了。

我们用来举例的这则陆游手札,是他的【致原伯知府判院老兄】,其整体效果如下图:

陆游手札【致原伯知府判院老兄】

这则手札的释文,如果按照原帖图片上的书写分行方式,就变成了下面这个样子:

游惶恐再拜上启,

原伯 知府判院老兄台座:拜违

言侍 ,遂四阅月,区区怀仰,未尝去心。即日秋清,共惟

典藩雍容,

神人 相助,

台候 万福。游八月下旬方能到武昌。道中劳费

百端,不自意达此。惟时时展诵

送行妙语 ,用自开释耳。在当途见报,有

禾兴之除 。今窃计奉

版舆 西来,开府久矣。不得为

使君 樽前客,命也!郑推官佳士,当辱

知遇 。向经由时,

府境 颇苦僚。后来不至病岁否?

伯共 博士必已造朝久,舟中日听小儿辈诵【左氏

博论】,殊叹仰也。未由

参觐 ,惟万万

珍护 ,即膺

严近 之拜,不宣。游惶恐再拜上启,

原伯 知府判院老兄台座。

诸位请注意每行起首被加黑的词语,然后再对照着图片观察,原手札一共是19行,其中只有第3、6、14这三行是写到了纸张的纸部,其他行都没有写满。一行写满了,自然就要另起一行,与书写的词语没有什么关系。也就是说,第4、7、15行起首分别对应的「典藩」、「百端」和「博议」三个词,都是因为自然写满行之后而紧接着在下一行书写的内容,所以也谈不上有什么讲究(当然了,如果正好碰上下一行的词语正是需要另起一行,这种自然写满的方式,也没有违背大原则,下面即将讲到)。

陆游手札【致原伯知府判院老兄】

那也就是说,除了上面所说这三行属于自然写满而紧接着书写的词语,其他并没有自然写满就另起一行的做法,应该就是有讲究的了?回答是:正是如此。我们来看一下:

第二行和最后一行是收信人「原伯知府判院老兄」,第14行起首「伯共」也是人名。人名得表示尊敬,不能将人名「压」在字迹下面,所以要另起一行。

再看其他的另起一行开头都是一些什么词语:言侍、神人、台候、送行妙语、禾兴之除、版舆、使君、知遇、府境、参觐、珍护、严近。

这些词语,绝大部分都是古代书信当中经常使用的敬辞或吉语,极个别词语虽然并不是通用敬辞,但在该手札的上下文语境上,也相当于是敬辞。既然是敬辞,也不能被「压」在其他字下面,所以也要另起一行。

陆游手札【致原伯知府判院老兄】

所以古人书信中为何经常不写满就另起一行的标准答案就是:凡是遇到人名(尤其是需要表达尊敬之意的人名,多为书写对方姓名中的字或号,因为不能直呼其名)、敬辞(或在书信语境中临时充当敬辞),即使上一行并没有写满,原则上都要另起一行。

细心的书友可能要问了:在放翁的这则手札中,「郑推官」和「小儿辈」也算涉及人名吧,为何没有另起一行?答案是:小儿辈并非人名,且古代语境中,小儿辈也算不上是敬辞,所以无需另起一行。

「郑推官」是人名。为何这儿没有另起一行?这儿实际上是采取了一种变通方式:在人名的上方空出一个字的空间,也相当是于另起一行。

这种空上一格以作为另起一行的替代方式,在各种碑刻或墓志铭石刻作品尤为常见:如果不这样做,而是人名、敬辞都另起一行,那石碑或墓志铭不但根本写不下相应的内容,而且整块石碑或墓志铭石板的下半部分几乎都是空白。

2024.05.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