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两宗贪污案,四人朋友圈,元代画家们相交于江南

2024-04-25国风

历代帝王中,对贪官污吏的惩罚最为严厉的,要数朱元璋,他反腐败的第一大案是「胡惟庸案」。洪武十三年,丞相胡惟庸因谋反与贪污,被朱元璋抄家灭族,此案爆发到最后清算,前后相隔十年,被杀者三万余人。「朱元璋反腐」使贪官无法藏身,也使不少元勋旧将、文人学士无辜受难,比如画家王蒙,他因曾在胡惟庸家中观画,而被牵连入狱,几年后病死在狱中。

王蒙 【太白山图】局部

王蒙一生都在隐居与出仕之间徘徊,他的外祖父赵孟頫是南宋遗民,多年隐居不仕,最终还是出任了元朝官员,在元世祖等四朝均受礼待。也许是受外祖父影响,王蒙也曾入仕当官。然而汉人在元朝没有地位,人民生活艰难,又使王蒙想归隐山林。元末时,红巾军起义爆发。为避兵乱,王蒙弃官隐居于余杭黄鹤山,自号「黄鹤山樵」。

元 倪瓒像

王蒙与倪瓒相交,他们经常一起切磋画技。在是否出仕做官的问题上,倪瓒立场更为坚定,他选择终生不仕,不管是张仕诚还是朱元璋邀请,他都拒绝了。倪瓒也曾力劝王蒙不要再次出仕,还写了两首诗规劝他,这两首诗载在倪瓒诗文集【清閟阁集】。

「仕禄岂云贵?被琛非所珍。当希陋巷者,乐道不知贫。」——【送王叔明】

在黄鹤山隐居的期间,王蒙画了不少山水画。重山峻岭、松林杂树、高士、屋舍都是他画中常见主题,他的山石多用干笔皴擦,还自创了牛皮皴、解索皴。

王蒙 【松下著书图】

隐居期间有一幅图是【松下著书图】,中间是几株刻画精细的松树,四周则山峦重叠。在画的空白处王蒙用篆书题:「闭户著书多岁月,种松习得长龙鳞」,意思是:一位文人闭门写书已多年,他当初种下的松树也已经长出龙鳞。

王蒙题字与落款

再看落款写着「黄鹤山樵为贞素写」,从画的左下方依稀可见的「云西」印章,可知贞素是指曹知白(字贞素,号云西),这幅【松下著书图】是王蒙为曹知白所画的。

松江曹知白与无锡倪瓒都是太湖一带有名的文人,倪瓒50多岁时,万贯家财耗尽。史书说他在农民起义前,突然把家财散尽,然后以船为家,漫游于太湖四周。倪瓒与曹知白在此期间交往密切。

倪瓒 【幽涧寒松图】局部

曹知白还有一友人,与王蒙有一段相似经历,都因贪污案受牵连入狱,他就是黄公望。 1315年,黄公望在浙西当小吏,他的上司章闾在做江南土地调查工作时贪刻用事,引发民愤,黄公望也因此入狱。出狱后他隐居江湖,以道士为业,这时的黄公望已年近50岁,开始画山水画。黄公望往返于苏杭、松江,因此与赵孟頫、倪瓒、曹知白、王蒙等结交。

曹知白【群峰雪霁】局部

黄公望与曹知白年龄相近,两人相互欣赏。曹知白一生都非常富有,藏书很多,他也是一名画家,传世作品不少。其中有一幅画作名为【群峰雪霁】,这是曹知白79岁时的作品。黄公望为它题字:

云翁为西瑛作此,时年七十有九,而目力瞭然,笔意古澹,有摩诘之遗韵,仆之点染不敢企也。

这短短的几十字代表了黄公望对曹知白的欣赏,但他没想到几百年后,上面的落款将提供破解自己画作【富春山居图】真假的线索。

黄公望【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局部

1347年,黄公望79岁,他开始为师弟「无用师」创作【富春山居图】,这幅画将成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山居图有一段辗转的历史:明末时,它被董其昌收藏,后转卖给吴氏。清顺治年间,此画又传给吴氏的儿子,他在临终前决定将它当作陪葬品。在被丢入了火炉时,被吴氏的孙子从火里抢救出来,但已烧成大小两段,前小段称为「剩山图」,后大段称为「无用师卷」,后来分别落到不同的地方。

【富春山居图】「子明卷」局部

此后,出现了几版「富春山居图」的临摹本。1745年,乾隆皇帝得到了其中一版临摹本,但以为是真迹,他大为赞赏,还热情地在画卷几乎所有的空白处题写了共55处评语并盖章,此临摹本被称为「子明卷」。

落款:左边【群峰雪霁】 右边【富春山居图】

根据落款的比对,最终推断出「无用师卷」为真迹。上图左边是黄公望为曹知白【群峰雪霁】题字,印章为「大痴」、「黄氏子久」,右边为「无用师卷」的黄公望落款,同样是「黄氏子久」。

元朝是由蒙古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在短短不到一百年的时间里,皇权不断更替,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百姓忍辱负重,文人则多归隐山林。在这样的乱世中,元代画家们相互结识,学习切磋,进行着他们的艺术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