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祭文】是陶渊明在去世之前不久创作的一篇祭文,全文以简短的四字句为主,间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置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文风朴实无华又不失高雅之气,且多次换韵,在整齐中见变动,显得潇洒飞动。以下是其具体内容及解析:
「岁惟丁卯,律中无射。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故人凄其相悲,同祖行于今夕。羞以嘉蔬,荐以清酌。候颜已冥,聆音愈漠。呜呼哀哉!」
· 写作背景 :岁在丁卯年(427 年,陶渊明去世之年),农历九月,天气寒冷,秋夜漫长,景象萧条冷落,大雁南飞,草木枯黄凋零。在这样的氛围中,陶渊明感觉自己即将离开人世,回归本宅(坟墓)。亲友们怀着凄伤悲哀的心情,前来祭奠他,为他送行,供上果蔬和清酒。但此时他的容颜已模糊不清,声音也寂静无声,作者以 「呜呼哀哉」 表达了悲痛之情。这部分内容通过对季节、环境和亲友祭奠场景的描写,营造出一种凄凉、哀伤的氛围,为后文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感慨做了铺垫。
· 重点语句解析 :
· 「陶子将辞逆旅之馆,永归于本宅」:「逆旅之馆」 比喻人生如寄,「本宅」 指坟墓,这句话形象地表达了陶渊明对生死的坦然接受,认为人生就像一场旅行,而死亡是回归永恒的住所。
· 「候颜已冥,聆音愈漠」:描写了亲友们面对即将离世的陶渊明,看着他的容颜渐渐模糊,听着他的声音越来越微弱,生动地表现出生命即将消逝的悲哀和无奈。
「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余为人,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絺绤冬陈。含欢谷汲,行歌负薪,翳翳柴门,事我宵晨,春秋代谢,有务中园,载耘载籽,乃育乃繁。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勤靡余劳,心有常闲。乐天委分,以至百年。」
· 内容概述 :陶渊明感慨天地广阔,自然孕育万物,而自己有幸得以成为人。自从为人以来,命运不济,家境贫困,常常食不果腹,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葛布衣服。但他依然能怀着欢快的心情去山谷中取水,背着柴火边走边唱,在简陋的茅舍中,辛勤地料理日常生活。从春到秋,在田园中劳作,除草培土,见证作物不断生长繁衍。他喜爱读书,以琴音相伴,冬天晒太阳,夏天沐浴清泉。辛勤劳作却不遗余力,内心始终保持着悠闲自在。他乐于听从天道的安排,听任命运的支配,就这样度过一生。
· 重点语句解析 :
· 「箪瓢屡罄,絺绤冬陈」:通过具体的生活细节,如饭筐水瓢常常空无一物,冬天还穿着夏天的衣服,真实地反映了陶渊明生活的贫困状况,体现了他虽物质匮乏却能安贫乐道的精神。
· 「勤靡余劳,心有常闲」:这是陶渊明对自己生活态度的总结,「勤靡余劳」 表明他一辈子勤勤恳恳,不遗余力地劳作;「心有常闲」 则体现出他在劳作之余,心灵能够保持宁静,不为外物所扰,享受着内心的悠闲,体现了他在贫困生活中依然能找到精神寄托和内心的平衡。
· 「乐天委分,以至百年」:表达了陶渊明对命运的顺从和对生活的满足,他以乐观的心态接受上天给予的一切,顺其自然地度过一生,这种态度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超脱的境界。
「惟此百年,夫人爱之,惧彼无成,愒日惜时。存为世珍,殁亦见思。嗟我独迈,曾是异兹。宠非己荣,涅岂吾缁?捽兀穷庐,酣饮赋诗。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
· 内容概述 :这部分内容主要探讨了人们对人生的普遍看法和陶渊明自己的独特观点。人们通常珍惜这短暂的百年人生,害怕一生无所成就,因而珍惜时光。活着的时候希望被世人珍视,死后也希望被人思念。然而陶渊明却感叹自己与众不同,他不把受到的宠爱当作荣耀,认为污浊的社会不能沾染自己。他身居陋室,却意气高傲,饮酒赋诗。他深知命运的安排,所以能无所顾念。如今面对死亡,他觉得可以毫无遗憾,因为他活到了高寿,一直向往退隐的生活,能够以年老而善终,已经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了。
· 重点语句解析 :
· 「宠非己荣,涅岂吾缁」:这句话表达了陶渊明对名利和世俗的超脱态度,他不因为得到别人的宠爱而感到荣耀,也不认为世俗的污浊能够改变自己的本性,体现了他坚守自我、不为外物所动的高尚品质。
· 「捽兀穷庐,酣饮赋诗」:描述了陶渊明在贫困的生活环境中,依然保持着豁达的心境,在简陋的屋子里尽情饮酒赋诗,展现了他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由的向往。
· 「识运知命,畴能罔眷」:体现了陶渊明对命运的深刻认识和坦然接受,他知道命运的无常,但并不因此而感到恐惧或不安,反而能以平和的心态看待一切,这种对命运的达观态度使他能够在面对死亡时毫无遗憾。
「寒暑愈迈,亡既异存,外姻晨来,良友宵奔,葬之中野,以安其魂。窅窅我行,萧萧墓门,奢耻宋臣,俭笑王孙,廓兮已灭,慨焉已遐,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匪贵前誉,孰重后歌?人生实难,死如之何?呜呼哀哉!」
· 内容概述 :随着时间的流逝,生与死的差异愈发明显,亲戚们清晨赶来,好友们连夜奔丧,将他葬在荒野之中,让他的灵魂得以安息。他走向幽冥,墓门处风声萧萧。他以宋国桓魋那样奢侈的墓葬为耻,以汉代杨王孙过于简陋的墓葬为笑。墓地空阔,一切都已消失,他感慨自己已远逝。他不垒高坟,也不在墓边植树,任由时光流逝。他不看重生前的美誉,也不在乎死后的歌颂。最后再次发出 「人生实难,死如之何」 的感叹。
· 重点语句解析 :
· 「奢耻宋臣,俭笑王孙」:通过对宋国桓魋奢侈墓葬和汉代杨王孙简陋墓葬的态度,表明陶渊明对丧葬的看法,他既不追求奢华,也不刻意简陋,而是主张顺其自然,体现了他对生死和物质的超脱态度。
· 「不封不树,日月遂过」:强调了陶渊明对死后虚荣的看淡,他不追求封土植树等外在的形式,认为死后一切都应回归自然,任凭时光流逝,这种观点进一步体现了他的豁达和对生死的深刻理解。
· 「匪贵前誉,孰重后歌」:表达了陶渊明对生前名誉和死后歌颂的不重视,他认为这些都是虚幻的东西,与生命的本质无关,反映了他对人生价值的独特思考和对世俗名利的超脱。
总体而言,【自祭文】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以简短的四字句为主,间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置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文风朴实无华而又不失高雅之气,多次换韵使得文章在整齐中见变动,显得潇洒飞动。它不仅是陶渊明对自己一生的总结与反思,也是他对人生、自然和死亡的深刻洞察与超脱态度的体现。
陶渊明【自祭文】的创作背景
陶渊明的【自祭文】创作于宋文帝元嘉四年(427 年)9 月。当时,陶渊明已六十三岁,身体状况不佳。有感于人生将尽,他决定撰写此篇祭文总结自己的一生。在那个时代,社会动荡,文人多寄情山水以寻求内心的宁静。陶渊明一生经历了贫困与坎坷,对世俗的纷争感到厌倦。他选择归隐田园,追求内心的自由与超脱。【自祭文】正是他在生命的尾声,对自己一生的回顾与总结,表达了他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死亡的坦然态度。
【自祭文】的语言风格特色
【自祭文】的语言简练而意蕴深远,以简短的四字句为主,间以五字、六字、八字句,虽置辞简赅但意象生动、含蕴丰富。文风朴实无华而又不失高雅之气,如 「天寒夜长,风气萧索,鸿雁于征,草木黄落」,短短几句,便描绘出一幅深秋的凄清景象。文中多次换韵使得文章在整齐中见变动,显得潇洒飞动。同时,语言中充满了真挚的情感,让人感受到陶渊明内心的宁静与超脱。
【自祭文】所体现的生死观
在【自祭文】中,陶渊明展现出一种超脱豁达的生死观。他认为生死是自然的规律,不应过分恐惧或留恋。他将对死亡的思考上升到哲学的层面,用自己的一生证明了人之生死应秉承的顺其自然、委运乘化的生命哲学观。他说 「余今斯化,可以无恨。寿涉百龄,身慕肥遁,从老得终,奚所复恋」,表明他对死亡的坦然接受,认为活到现在已经足够,没有遗憾。这种生死观体现了他对生命的深刻洞察和对自然的敬畏。
【自祭文】中的人生总结与反思
【自祭文】中,陶渊明对自己的一生进行了总结与反思。他提到自己一生贫困,「逢运之贫,箪瓢屡罄,绤絺冬陈」,但依然保持乐观,「含欢谷汲,行歌负薪」。他在田园生活中找到了内心的宁静,「欣以素牍,和以七弦。冬曝其日,夏濯其泉」。然而,他也感慨自己与众不同,「嗟我独迈,曾是异兹」,不追求世俗的荣华富贵,坚守自己的内心。他反思人生,认为人们往往珍惜生命,害怕无所成就,而他自己则顺应天命,「识运知命,畴能罔眷」。
【自祭文】的意象与内涵
【自祭文】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如 「鸿雁」「草木」 等,通过描绘这些自然景象,烘托出生命的无常和时光的流逝。「逆旅之馆」 象征着人生的短暂和虚幻,而 「本宅」 则代表着生命的归宿。文中的 「嘉蔬」「清酌」 等祭祀物品,不仅是现实的描写,更蕴含着对生命的敬畏和对死亡的尊重。这些意象共同构建了一个深邃而富有哲理的内涵,让读者感受到陶渊明对人生的深刻思考和对生死的坦然面对。
陶渊明的【自祭文】是他对自己一生的总结和思考,展现了他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人生态度和生死观念。这篇祭文不仅是文学上的佳作,更是对人生意义和价值的深刻探索,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