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中国人更看重统一,与西方文明相反,从春秋战国起就刻在国人心里

2024-01-25国风

(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深刻影响了中华文明的发展)

【统一为什么是人心所向】

「认可统一、看重统一、追求统一」,是我们中华民族精神的一个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为什么我们会有这种民族精神?它有多方面的原因。

我们之前说过,有经济方面的原因——治水;有安全方面的考量——抵御外敌;最后还有价值观方面的原因。这种价值观我把它概括成,对「一」的看重,对「多」的质疑。

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他的文化是各有特色的,他的价值偏好也不一样。

(古希腊城市雅典的复原图)

比如说西方文化或者叫做西方文明,他们在「一」和「多」的关系上,对「多」是比较看重,对「一」是比较排斥的。这样一个偏好源远流长,在奠定了西方文明基调,所谓的古希腊时期,这种偏好就产生了。

古希腊有个哲学家叫赫拉克利特,他就说过这个话,叫「不同产生和谐」,不同就是「多」,「多」才和谐,反过来「一」就是单调,就是不和谐。

西方当代的一位哲学大家——罗素,他也有类似的表达,叫「参差多态,乃是幸福的源泉」。什么叫参差多态?就是丰富。丰富以后,我们各种的需要就能得到满足,就幸福。

所以从这种对「多」的一种价值偏好出发,整个西方社会它就发展成了现在的多元社会。

(无论是地中海还是整个欧洲,并未能实现真正的统一)

相比之下我们中国,就对「一」是比较看重,比较推崇。这样一种价值偏好,在奠定我们中国文化基调的春秋时期,就已经出现了。

我们春秋时期叫做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各家各派虽然有不同的见解,但是也有相同点其中一个相同就是对「一」的推崇,对「多」的质疑。

比如说墨家,墨子就说过这句话叫「尚同」,意思是崇尚相同、崇尚一样。

到了儒家,这方面孔子也讲过很多类似的观点。比如孔子说过,大同;定于一;天人合一;平天下;大一统,等等,说明他也是看重这个「一」。

而在这方面阐述的最多、最完整的是道家。在道德经里边,老子写的这句话叫: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宁;神得一以灵;谷得一以盈;万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为天下正。

(春秋战果时期百家争鸣)

庄子也讲了类似的观点:道不欲杂,杂则多,多则扰,扰则忧,忧而不救。他也说过,万物一府、万物一齐,万物与我为一。

在我们整个中国春秋时期,即便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他们都认可「一」。

从文化偏好「一」出发,落地到政治生活里边,法家就把他跟统一,这样一种政治的结构联系起来了。

李斯就说过类似的话,叫「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

(秦朝完成了中国的第一次统一)

前面「地无四方,民无异国」,就是一种统一的状态。后面几句话「四时充美,鬼神降福,此五帝三王之所以无敌也」,是讲统一这种状态的价值,也就是统一好,不统一不好。

这种观念到今天,对我们每个中国人印象都是非常深刻的。比如说我们一讲「统一」,它的反面叫什么?我们取一个词叫做「分裂」,这里边就有玄机。

要从文字的角度上来讲,统一的反义词它不应该是分裂,应该是「分立」,这才是比较对应的一个词语。那为什么我们不叫分立,要用分裂呢?因为分立是个中性词,各个东西组合成一个整体叫统一,他们没有成为一个整体,各自待在那里就叫分立。它只是一种实证性的客观描述,没有价值判断的属性在里面。

(分裂与分立,词语意义不同)

但是把分立拿掉,换成分裂,价值判断就出来了。什么叫分裂?举个例子,我手里拿着一个杯子,没拿稳掉到地上打碎了,裂了、坏了,各部分处于正常来说不该在的位置,这叫分裂。所以在我们中国人意识里边,我们根深蒂固的东西,都跟我们源远流长文化是相联系的。我们普遍认为 「一」是好的,所以「统一」是好的,「多」是有问题的。

我们从「多」出发,落实到国家意识形态里面。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实现统一,我们认为是不好的,这叫分裂,有着败坏的意思。

最后整个收拢起来看,我们中国对统一的认可,它的原因多方面、源远流长,也深刻的影响了我们整个中国人的一种思想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