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华文天下 > 国风

刘艳(山东乐陵)散文:腊月二十八的习俗

2024-02-08国风

腊月二十八的习俗

(散文)

文/刘艳(山东乐陵)

转眼间,时光的年轮已经到了腊月二十八,去超市购物的时候,看到处处张灯结彩,大家把春联都提前贴上,让人感受到春节的味道和气氛。从小年开始,几乎每一天都是一个节日,于是就有了「进了腊月门,转眼就是年」的说法,那么腊月二十八有什么习俗呢?

一是把面发。腊月二十八,家家把面发。从今天开始,人们着手开始准备各种各样的主食了,二十八中的「八」与发面的「发」是非常吉祥的字,有八方来财、年年发发的寓意,给新的一年添个好的彩头。在古时候,春节期间,年前都要蒸出够全家人吃上一个星期左右的馒头,这叫做隔年吃。当然,现在外面卖的馒头花样也是琳琅满目,自家发面蒸馒头的人越来越少。但是每到年关岁末的这个时候,也有不少人会蒸一些象征吉祥如意的大寿桃、红枣馒头、玉米、小兔子、大老虎等面食。

二是打年糕。年糕是我们国家传统的过年食品,年糕是由糯米加上红枣蒸制而成的。关于年糕的起源,有一个传说。当年,伍子胥在修建姑苏城的时候,为了防止城市被围时没有吃的,就在修建城墙的时候,用糯米和上泥土搅拌成砖,这样城墙不但牢固有粘性,而且还能当饭吃。后来,伍子胥被愚蠢的夫差陷害,被迫自杀。在吴国姑苏城被勾践围困的时候,守城将士因为没有粮食,就挖开城墙里边的城砖当饭吃,那就是最早的年糕。后来老百姓为了纪念伍子胥,就制作黏糯顺滑的年糕。年糕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公元前六世纪的食谱【食次】就载有年糕「白茧糖」的制作方法。辽代时,据说北京的正月初一,家家就有吃年糕的习俗。明清时期,年糕已发展成市面上一种常年供应的小吃。年糕有红、黄、白三色,象征金银。年糕又称年年糕,与年年高谐音,寓意着人们的工作生活一年比一年提高。

三是贴花花。就是这一天要贴年画和窗花。年画是最早的民间绘画艺术,画上胖娃娃、锦鲤、侍女等,有多子多福、年年有余之意。贴窗花时要将窗户擦拭干净,中间贴上圆圆的团花,四周贴上喜鹊登梅、狮子滚绣球、鸳鸯戏水等。窗花承载着人们的憧憬与梦想,那如梦似幻的自然风光,总是给纯真的心灵堆积一些舒畅和谐的梦想与崇尚自然的基因,常常激发出生命的本真和热爱自然的灵光。贴上窗花让房间显得清雅而又古朴、热烈而又新颖。

新年岁首,又是一年的开头,在漫天的祝福中开始,也在漫天的喜庆中结束。充满梦想的未来正徐徐张开它斑斓的画轴,为我们开辟出了一片新的天地。我很自豪,自豪我们的世界、我们的自然和我们所拥有的一切。我知道,它们为人们灌输着的不仅是生命,还是一个希望,一个新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