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冠花 张书山
速度激情 杨仁鸣
腊鱼 朱波娜
福建民居 陈红卫
情节 夏克梁
春华秋实 唐靖
马克笔为舶来品,自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传入我国。作为一种新兴的绘图工具,其在引进之初主要用作日常标记和艺术字体的书写等,后逐渐发展为成熟的绘画工具。当下,人们对于马克笔的印象或许仍停留在艺术涂鸦、插画填色、海报设计、草图绘制等方面的应用,但已有许多艺术家尝试通过创作实践拓宽马克笔的应用边界,使其在绘画表现上有了更多可能性,并创作出许多独具审美韵味的绘画作品。
不拘一格的材料选择
马克笔多为塑料管状笔,首尾两端一般均设有笔头,并有大小与形制的区别。较粗一端的笔头一般为棱角分明的宽扁形或轮廓平滑的斧形,较细一端大多为圆头或尖头。马克笔的墨水性质大致可分为颜料型和染料型两类,前者主要包括丙烯马克笔与水彩马克笔等,后者主要有酒精性马克笔和油性马克笔等。如果按照溶剂性质来划分,则可分为水溶性马克笔和有机溶剂马克笔。不同类型的马克笔有各自适合的应用场景与优势,如丙烯马克笔颜料性质稳定、不易褪色,但色彩透明度往往不如酒精性马克笔。如何择取,还基于艺术家的使用习惯与绘画风格。
同时,纸张等材料的选择也是影响马克笔绘画的重要因素。如常用的酒精性马克笔,其墨水具有一定的渗透性,因此大多马克笔专用纸表面会经过特殊涂层处理,以便作画时更好地控制笔触。而厚卡纸和油画布因具有与马克笔专用纸相似的属性,也成为适宜马克笔绘画的材料。还有许多艺术家尝试以更加多样的材料进行创作,如有的艺术家在创作实践中发现,利用宣纸的强吸水性可让某些类型的马克笔笔触更好地融合,从而营造出别样的画面意境;还有的艺术家创造性地选用硬质PVC板作画,笔触能在更加可控的状态下进行透叠,画面色彩也更加明丽。
此外,在马克笔绘画创作中,艺术家还积极探索各类非常规材料与画面风格的关联,如在绘画基底上加入金箔、石粉等材料,营造出如综合材料绘画般的多样质感。可见,材料选择不拘一格是马克笔绘画的一大特点,也正是基于这一优势,艺术家们才能在创作中进一步挖掘和创新属于自己的技法与风格,形成独树一帜的艺术面貌。
基于媒材的技法创新
对技法的研究,是掌握一门艺术的表现规律、拓宽其审美维度的不二法门。马克笔绘画技法的创新,正是建立在充分了解其多样的工具特点和复杂的材料属性的基础之上。
平铺与叠加是马克笔绘画的基本技法。以张书山的作品【鸡冠花】为例,该作品表现了数株盛放的鸡冠花。艺术家选用水彩纸为作画媒材,通过平铺的笔触塑造出花冠与叶子,并借助笔触的叠加来控制色彩的深浅浓淡,以营造空间的纵深感和物象的立体感。近观画面细节,每一道笔触都清晰可见、轮廓分明,在不断地叠加中形成丰富的层次。
「融合法」是笔者在创作中常用的技法,与水溶性马克笔和水彩纸的材料属性最为契合。在表现湖州练市古镇景致的写生作品【情节】中,为了营造出近实远虚的空间感并烘托雾气朦胧的环境氛围,我通过对笔速的控制来调节色墨的干湿程度,先慢速涂抹让色彩自然渗透、交融,再在近景中以硬笔快速勾勒,使建筑结构等细节尽量清晰、分明,由此实现了虚与实的自然过渡。
「刮涂法」对绘画材料有着特殊的要求,适宜于厚卡纸或PVC板等硬度较强且吸水性弱的基底。创作过程中,艺术家需先以较深的颜色铺底,再选用较浅的颜色,以宽笔端反复地在底色上刮涂,将厚重的颜色逐渐推至边缘,形成外深内浅的色块,同时营造出色块间的挤压效果。如朱波娜的作品【腊鱼】便是巧妙运用了这一技法,使画面色彩通透而不失层次感。值得一提的是,「刮涂法」还可用于绘画作品的修改。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一些学生的作品因色彩过于厚重而死气沉沉,老师便常用此法在画面局部进行处理,「刮」去重色,使色块更加透气。
此外,基于媒材的技法创新还有很多。如「做底法」是将粗霞石胶和立德粉进行混合,再用笔刷将其轻轻地拍打在较厚的纸面或油画布上,让基底呈现颗粒质感,上色后便可产生厚重的肌理效果。再如「酒精擦洗法」需配合有机溶剂马克笔使用。在作画过程中,创作者以蘸取酒精的棉球或棉签代替画笔,在画面局部进行揉擦,使堆积过重或不均匀的色块自然晕开,营造出微妙的色彩变化。
传情写意的笔触表现
如果说基于不同材料而形成的诸多技法是奠定作品风格的基石,那么在使用马克笔作画的过程中所产生的千变万化的笔触语言,则能直观地反映出艺术家的审美追求、心灵律动和精神气质,成为创作者传递情感、展现个性的最佳媒介。
马克笔的独特笔触是它区别于其他画种的重要因素,具有硬朗、明确、均匀等特征,是一种朴实的绘画语言,其美妙之处就在于平而有趣、简而真实、淡而有味。试看陈红卫的作品【福建民居】,作为一位具备中国画功底的艺术家,他在运用马克笔工具作画时以线条为造型基础,通过笔的转动实现线的粗细对比,以运笔的停顿、转折凸显线的节奏变化,自由书写时不显浮夸之态,严谨刻画时又不失凝练之势。整体观之,画面兼具活泼的律动之感与质朴的自然之风。
除了朴实之美,流畅而硬朗的马克笔笔触还非常善于表现速度感与力量感。这种观感的营造不仅基于马克笔独有的宽扁形笔头,更取决于作画者的造型能力、用笔熟练程度,以及落笔的当下对于线条走向的笃定。杨仁鸣所作【速度激情】便是典型的例子。该作品聚焦短道速滑运动现场,画面背景中繁而不乱的笔触层层叠叠,与数条细长线条相互交错,营造出极强的动势。线条前端落笔有力,中段平滑流畅,末端轻盈飘逸,快、准、狠,一气呵成,充分体现出创作者用笔的自信,让观者感受到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的激情挥洒,酣畅淋漓。
此外,我们还能在近年来涌现出的许多马克笔作品中看到针对笔触的创新探索,感受笔触语言与画面情感氛围的微妙关系。如有的艺术家有意挑选墨水即将用尽的马克笔进行创作,以干涩的枯笔营造苍茫、萧瑟的环境氛围;有的艺术家仅以圆笔头或尖笔头作画,弱化了马克笔典型的方正笔触,以近似西方点彩的细密笔触塑造物象,彰显朦胧的诗意之美;还有的艺术家在创作时仅沿单一方向运笔,试图以极为规律的笔触语言探索画面的形式美感。
马克笔具有强大的表现力和艺术感染力,其创作发展尚处于探索、尝试的阶段。要让马克笔绘画在艺术领域占有一席之地,需要艺术创作者们不断积累经验,更新观念,积极从其他艺术形式中汲取养分。只有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艺术语言体系,马克笔绘画的未来发展之路才能行稳致远。
(作者:夏克梁,系中国美术学院副教授)